1219.此间,乐矣! (第1/2页)
先不管老姑娘了,
反正做这道牛佛烘肘所用的五十年女儿红。
好几万一坛,还有价无市,非常难找,基本都当收藏用。
极味楼身后老板用了好大关系,只弄来二十坛,今天这八个牛佛烘肘,用了整整一坛。
剩下十九坛,存在青木川百年酒窖中,以后再吃这牛佛烘肘,每次都会比前一次更好。
说到这里的时候,阮和泰被抓住了把柄。
明明晚上只有五桌,怎么八个肘子?
即便是有一个是下午时候试菜吃了,他们这帮人也都是被那块肘子勾来的。
那还有两个呢!
还有俩肘子,自然是被幕后老板弄走了呗。
一个去了平安沟食堂。
一个去了特警队“做买卖”。
一块肘子换一个独门绝招,一手教绝招,一手交筷子。
可怜的警队教官和精英们,不少人迫于“诱惑”,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反正,警队食堂晚上的米饭馒头消耗量剧增,按照常规用量准备的根本没够吃。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跟今天无关。
这道牛佛烘肘讲究还多着呢。
比如它的调料里,还要加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草果、砂仁、豆蔻、丁香、陈皮、良姜、白芷、甘草等十二味中药材。
除此之外永川的豆豉,自贡产的豆瓣酱,不是郫县豆瓣,而且得放三年陈。
还有仁寿芝麻香油。
汉源的花椒,没有用平安沟的花椒。
不是平安沟的花椒不好,是因汉源花椒是川省十佳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种特殊,跟平安沟的不是一个品种。
这些配方讲究的很,多一分则药味过重,少一分则香气不足。
乃是徐师傅的独家秘方。
器具也有讲究,得用特制土陶罐子。
烧火用的是谷壳炭炉,炭火需要提前煨烧两个小时让炭变成白灰裹红芯。
码碳都有讲究,要保持陶罐里的温度似开非开,也就是八十多度不到九十度,经常得拿火钳子调整碳的位置。
除此之外,火候控制的难度如走钢丝,微火慢烘需持续添炭控温,火大则糊底,火小则腻滞,汤汁浓缩时还极易焦糊,需不停浇淋汤汁。
力气小点都没法干这活。
后厨为了这八个肘子,专门有四位厨师全程盯着。
就这还得看天命。
因为生肘子,烘完之后它会收缩,皮肉紧绷的跟要裂开似的,翻动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皮开肉绽不成形状。
好在今天运气不错,八个肘子就翻车了一个。
就是下午试菜给吃掉的那个……
——
阮和泰介绍(×)显摆()完成,又上了一轮香茗。
众人借着刚才的话题聊了会。
主要是侯老和梁老聊他们怎么得到的消息。
其实跟小胖妹一样。
极味楼在半个多月前试菜,其实有三波人。
原来凡人居的老客、极味楼请来(挖来)的厨师同行、猫猫头的体验官。
从传统、专业、年轻人三个维度来进行。
阮和泰原本是扬州的厨师,梁老原先在国营饭店的一个同事的徒弟,见过几面,逢年过节的打电话的交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