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财政统计(上) (第2/2页)
“一旦我方大量占有市场,形成口碑,为了可逐步提高利润!翻好几倍亦有可能!”
于学忠听得瞠目结舌,猛地一拍大腿:“俺的娘!一千五百万美元!还能翻倍!?这得买多少门大炮?够老子……不,够咱们全军换装一回了!”
他这接地气的惊叹,引得众人发出一阵善意的轻笑,紧张的气氛为之一缓。
常荫槐扶了扶眼镜,接口道:
“于军长说的是。此乃双赢!咱们赚了外汇,美国得了实惠和订单,还缓解了社会压力。这生意做得通,做得妙!少帅,明年铁路和港口的运力,我定向此倾斜!”
————————————
随后是气质精干的沈玉博士,她的汇报简洁有力:
“少帅,‘金融与特许收入’项下,年度预估900万美元,占比11.3%。”
“‘东北元’(DBY)铸币税贡献约300万。铁路、港口特许经营与关税约360万。矿产森林等特许权收费约240万。”
她补充道:“‘东北元’正逐步铺开,信用坚挺,其铸币税收益预计将随经济总量持续增长。铁路、港口特许费及关税,亦因贸易繁荣而同步增长。”
杨宇霆敏锐地追问:“铸币税虽好,但若发行过滥,导致物价飞涨,该如何制约?”
沈玉似乎早有准备,从容应答:“请杨总监放心,发行机制以美元和国库黄金为锚,且有严格上限,绝无滥发之虞。”
————————————
最后,孙希济博士起身,汇报了最为特殊的部分。
“少帅,‘资本利得’项下,年度预估400万美元,占比5.0%。此乃‘白山黑水基金会’将其部分投资收益,无偿捐赠于我财政。”
他郑重道:“基金会运营良好,其投资收益随我境内产能上升及全球布局而不断增长。此笔捐赠,纯为支持东北建设。”
全场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自己赚的钱还能生钱,并反哺回来,这手段闻所未闻。
————————————
最终,全年总收入预估:8000万美元!
巨大的数字悬挂在图表顶端,仿佛带着沉甸甸的金铁之音。
满场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兴奋议论。
连一向老成持重的张作相都激动得手指微颤,喃喃道:“八千……万?美元?三亿两千万现大洋!这……这真是……”
韦庆典博士最后进行总结分析,他声音洪亮,试图压下现场的骚动:
“少帅,诸位!此收入结构,意义非凡!”
“其一,成功转型!传统收入占比已降至18.1%,我经济已彻底摆脱旧桎梏!”
“其二,双轮驱动!工业利润(26.9%)为内生根基,出口创汇(38.8%)为外延引擎!”
“其三,现代财政!金融特许(11.3%)与资本利得(5.0%)的出现,标志我财政手段已远超时代!”
“其四,战略主动!此结构令我财政彻底独立,可完全自主地推行强国战略!”
————————————
张汉钦缓缓站起身,并未立刻说话。
他踱步到那幅巨大的图表前,背对众人,沉默了近半分钟。
这短暂的寂静让会议室刚刚沸腾的空气骤然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他挺拔的背影上。
他猛地转过身,脸上已不见丝毫波澜,唯有目光锐利如鹰,先前无意识叩击桌面的手指已紧握成拳。
“八千万美元!”
他重复了这个数字,声音不高,却像锤子一样砸在每个人心上。
“很好。这证明我们走的路,是富国强民的康庄大道!”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沉凝如山:
“但是,诸位。挣钱的能耐,我只认一半。这钱怎么花,花到哪里,能不能花出个铁桶江山来,才是真本事!”
他的目光如冷电般扫过负责财政和建设的常荫槐、刘尚清、袁金凯、阎庭瑞等人。
“荫槐,刘老,袁老,阎老。”
“把你们的本子翻开。”
张汉钦的声音不容置疑,
“现在,就从今年军费开支第一条开始报。我要听听,咱们这八千万元,是怎么变成飞机大炮,是怎么变成——”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吐出最后四个字:
“万钧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