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90章 纳娶新妃

第90章 纳娶新妃

  第90章 纳娶新妃 (第2/2页)
  
  李纯再一想,自己都即位十几年了,才纳了一个妃子,郭氏、纪氏、刘氏等人年龄也偏大了,既然不和睦,不如再找一个年轻的、称心如意的妃子。
  
  李承闽得知圣意后,便向右丞崔群反映,崔群自然是要在暗中帮助寻找。崔群知道,李纯的眼光高,喜欢内外兼修的女子,经过一个多月的筛选后,帮李纯寻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年轻女子萧氏。
  
  李纯简单了解了萧氏的背景,知道她原本是一个官员的妾室,没想到过门不到一年,丈夫病逝了,大夫人霸占了家产,把她赶回了娘家。
  
  李纯觉得两个宰相搞得都是什么事,前面是一个大龄剩女,后面又是一个小寡妇,怎么搞得皇帝找老婆像给人扶贫解难的一样。
  
  李纯想,既然是崔群推荐,应该不会差,就见一见吧,召萧氏进宫聊了一下,觉得此人谈吐不俗、年轻靓丽,总体还算不错。
  
  李纯又一想,作为皇帝该扶贫也要扶贫,让这么年轻靓丽的女子守寡也不好,自己就勉为其难收了吧,将其纳入后宫封为萧贵人。
  
  萧贵人年方二十,本就是青春活泼的年龄,入宫以后,性格开朗,与人为善,经常给李纯排忧解闷,驱散了李纯心中不少郁闷。
  
  李纯感慨,难怪男人喜欢年轻的女子,其实不光是外貌青春靓丽,更重要的是心态问题。
  
  就说入宫比较早的郭皇后、纪妃、刘嫔,自己对她们也不薄,能给的都给了,可是她们一点都不理解自己的苦心,郭皇后和刘嫔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让他烦不胜烦。
  
  萧贵人年轻就单纯一些,容易满足,没那么多心机,李纯和她相处就随和很多。李纯本想把纪妃让出的尚物处交给萧贵人来管,但是想到萧贵人一旦接触到权力,食髓知味,也可能会卷入后宫的权力斗争,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按照惯例,李纯在萧贵人族中选择一个有文化的堂哥萧达明,以门荫制度封其为枢密院太府司的一个九品小官,算是对萧贵人的照顾。
  
  李纯也不想背上喜新厌旧的骂名,每个月也会到郭皇后、纪妃、刘嫔那边各去两次,聊的好就留下过夜,话不投机就回自己的寝宫。其他的时间,去杜秋妃和萧贵人那边自然就多一些,在她们两个那里心情也舒畅一些。
  
  萧贵人入宫后不久,听说杜妃入宫满一个月时,李纯和杜妃搞过一次斗诗品茶来纪念,也要学着样子,在她入宫满一个月时搞一场。
  
  这天,萧贵人将李纯邀请到自己的寝殿,泡好一壶剑南蒙顶茶,也要跟李纯斗诗品茶。
  
  李纯觉得萧贵人还年轻,写诗水平和自己没法比,有心放点水,于是提议各写一首绝句,谁写得好,谁就赢。
  
  绝句只有四句,篇幅比律诗短一半,更简单一些,萧贵人欣然同意。
  
  写绝句,李纯的文思来的比较快,看了萧贵人一眼,就来了灵感,当即就挥笔写下;
  
  佳人
  
  一张俏脸如桃花,两只明眸若秋水。
  
  花香秋波交相映,美不胜收使人醉。
  
  萧贵人看出李纯是暗喻夸自己,心中有了几分欢喜,但是一时却想不出好诗句,暗自着急起来。
  
  最后,萧贵人灵机一动,干脆从李纯的这首诗入手,模仿着他的内容,也写了一首:
  
  眷侣
  
  两人相恋成眷侣,四目相对情旖旎。
  
  天长地久珍此缘,海枯石烂志不移。
  
  李纯看了萧嫔写的诗,觉得还可以,间接表达了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也有几分欣喜。
  
  可是两首诗,也看不出谁写的更好,李纯准备按照老规矩,谁先写出来,谁就先喝一杯蒙顶茶。
  
  可是萧贵人却有不同意见,她说:
  
  “陛下写的是:一张俏脸如桃花,两只明眸若秋水。臣妾写的是:两人相恋成眷侣,四目相对情旖旎。臣妾的诗胜过陛下一倍,应该臣妾先喝。”
  
  李纯仔细一看,原来萧贵人的诗带数字的部分,都是自己的两倍,难怪说胜过自己一倍,还不好反驳,只得无奈认输。
  
  萧贵人得意地先喝了第一杯茶,李纯只能接着喝第二杯茶,李纯边喝茶边想:“怪不得孔夫子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男人跟女人没法讲理,讲理就输。”
  
  除了刚开始时,李纯去萧贵人那里多一些,后面就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朝政上,没有太多的时间专宠一人。
  
  一年以后,萧贵人给李纯生下一个儿子,李纯起名为李斌,萧贵人也晋封为萧嫔。
  
  其他嫔妃也给李纯生了一些孩子,加起来差不多有十六七个,由枢密院请了几个有文化的先生,按照年龄教授不同学科的知识,倒是让李纯省心了不少。
  
  白居易在教育事业上很用心,全国的教育文化工作在稳步推进,元和九年招收的初中生,到元和十三年五月底就要毕业了。
  
  在教育部的主导下,各州都建设了一所高中和一所中专,提前完成了师资配备,教育部也完成了教材和教育大纲的编写。
  
  与此同时,教育部要求每个乡建设一所小学,由教育部提前编写小学各科教材,由各县准备好小学校舍。
  
  第一批初中生毕业后,各州的高中和中专立即开展招生工作,选拔了一批优秀的生源,作为各州重点培养的人才。
  
  那些没有考上高中和中专的初中毕业生,也早有安排,被分配到各个小学担任数科老师,加上提前聘用的语文老师,组成了第一批小学教师队伍。
  
  元和十三年,教育部对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的设立规模、师资配备进行了具体的规范,作为以后长期执行的政策,确保教育事业的连续性。
  
  乡小学由各县统一举办,采取五年制,每个年级招收一个班,一般为30人,县可以根据各乡的实际人数,确定各乡小学的实际招生人数,保证各乡至少三分之一的适龄儿童可以入学。
  
  师资方面,语文、思想方面的老师,可以从以前的私塾先生里招,数学、科学方面的老师,原则上先从从初中毕业生里招,等以后培养出高中生,各科老师再从高中毕业生里选拔招聘。县初中也由各县统一举办,采取四年制,每个年级招2-3个班,按照小学毕业生数量的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招生,择优录取。
  
  目前的师资队伍已经配齐,待高中生毕业后,新的老师原则上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待大学生毕业后,可再从大学生中招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