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91章 大抓科教

第91章 大抓科教

  第91章 大抓科教 (第1/2页)
  
  学科方面,目前初中的学科内容和难度保持不变,五年后待小学生毕业,生源质量提高,初中更换新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增加知识,提高难度。
  
  州的高中、中专原则上由各州举办,均采取三年制,高中原则上招3-4个班,继续学习各项文理知识;中专招4个班,分财经、政法、医学、建筑四个专业,高中生加上中专生招生数量原则上为本州初中毕业生数量的三分之一。
  
  为了能办好两所学校,各州的教育部门也是想尽了办法,才算勉强挖到一些人才来充任教师,可以顺利办学。
  
  目前是人才紧缺状态,公职人员、教师、医生、技术人员都比较紧缺,中专生可以按照专业方向就业,高中生可以进入州、县公职,也可以去当教师。
  
  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均采取公办学校免学费的方式,但是每上一个台阶都会压缩三分之一,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小学、初中的办学经费由各县负责,高中、中专的教育经费由各州负责,教育部和各道学政抓好业务指导。
  
  在唐朝文盲率比较高的时代,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相当于把教育普及率提升了一个量级。
  
  受限于唐朝当时的条件,还不适合普惠制教育,只能是先进行精英教育,然后再逐渐提升扩展。
  
  各级学校都是公费,一下子招生太多,朝廷也没那么多经费,社会上岗位没那么多,就业也是问题。
  
  关于新办小学的招生,李纯特别跟白居易探讨了男女同权入学的想法,白居易倒是很开明,赞同李纯的想法,但是他也有些顾虑。
  
  白居易说:“制定这个政策不难,但是执行起来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一是很多家庭重男轻女,在一些财力有限的家庭,未必允许女童入学;二是小学还好,到了初中以上,如果男女同班在一起,有些人又会说男女授受不亲,形成不好的舆论。”
  
  李纯道:“你说的这两个问题,朕也想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的,朕也没想过毕其功于一役。朝廷首先在制度上规定男女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权,给女童入学提供政策保障,肯定会有一些家庭不理解、不配合,但是也一定会有些家庭支持、配合这个政策,先搞出一个好的开端,等以后经济发展了,人的思想觉悟了,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让女童入学。小学阶段,男女可以同班,初中以上,可以先采取分班教学,每个年级的女生集中在一个班,避免那些封建卫道士们随意指责。”
  
  白居易说:“陛下想的很细,循序渐进是比较可行的,臣也认识不少开明的家庭,都表示会让家里的女孩上学,朝廷出了政策,他们也更有底气了。”
  
  李纯道:“三国时期的蔡文姬,东晋时期的卫夫人,都是有名的才女,就是当朝也有才女薛涛、刘采春,朕希望以后可以出现更多的女性人才,跟男人一起共享大唐的荣耀。”
  
  白居易说:“陛下有此想法,是所有女性的荣幸,臣会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带头让女童入学。”
  
  元和十三年是唐朝教育的大年,全国建立了一大批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教育模式。
  
  由于采取的是公费教育,比以前的私塾省了不少钱,教学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深受百姓的欢迎。
  
  稍微有点基础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段纷纷报考相应的学校,由于招生人数毕竟有限,竞争很激烈,只有少数基础扎实、天资较好的学生得以入围。
  
  在小学招生方面,教育部特别强调男女生公平报名测试,每所小学不得以任何理由排斥、拒收女童,教育部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
  
  各个家庭对教育部的政策理解不同,有的认可,有的不认可,最后还是各个家庭根据情况来自己作选择。
  
  夏原作为京都,各类学校的招生比例适当放宽,招生的人数也多一些,京兆府开设了三所高中,三所中专。
  
  按照惯例,教育部的官员分头到夏原的几所高中、中专参加开学典礼,给新入学的学生们描绘了光明的前景,对他们的学业也给予很大的鼓励。
  
  整个夏原开设了上百所小学,百姓们深刻感受到新知识的好处,很多家境较好的家庭纷纷让子女报考新式小学,一大批小学生走进校园,成为很多人难忘的场景。
  
  教育部还专门举办了两所直属小学,其中一所招收皇族和朝廷六品以上官员的子女,一所招收七品以下官员的子女,又办了一所直属初中,招收皇室和官宦人家的适龄少年。
  
  李纯带头,让自己的那些未成年子女全部按照年龄段进入相应的学校学习,其他官员看到皇帝带头,也纷纷将子女送到教育部举办的三个直属学校读书。
  
  官宦人家的孩子,以前都是聘请老师在家一对一的教学,学习非常枯燥,现在孩子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氛围比以前好多了,校园里热闹非凡。
  
  尽管各类学校是公办免学费,而且是男女同权、择优录取,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农民和工人仍然比较贫穷,生的孩子又多,大都选择家中相对聪明的男童报名测试,女童入学率比较低。
  
  相比而言,官绅、富户更有条件,也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的子女大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的也愿意让家中女孩接受教育,女童入学率稍高一些。
  
  从小学招生入学情况来看,男女比例大概为四比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一个过程,只能等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更好,才能实现均衡教育,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李纯还跟白居易探讨设立大学的设想,按照他的想法,朝廷在中央设立几所专科大学,在道一级设一所综合大学。
  
  大学的专业更加细化,包括农林、地矿、财经、行政、司法、医学、冶金、机械、建设、交通等专业,培养的是朝廷和道一级的公职人员和各类高级技术人才。
  
  由于高中生才刚入学,各个大学还处于筹备状态,经费还好说,建立师资队伍的难度比较大,由教育部和各道学政先搜罗挑选,确保三年后能按时开学。
  
  在未来,李纯还打算在大学生的基础上,招收研究生,培养更加高级的人才,目前来说还有点远,待大学开始招生后再筹备。
  
  目前,可以先发挥国子监的作用,按照新的科举方式选拔人才,考中进士后,在国子监培养一年,补充一些行政、司法、财经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才能入职为九品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