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染缸里的希望 (第2/2页)
张主任点点头,目光落在染缸里的布上,又看了看旁边晾着的那块昨天染的青蓝布,走过去仔细看了看:“这布是你染的?”
“是,张主任,这是我昨天染的,今天还在染新的。”苏青禾说,心里有点忐忑。
张主任拿起晾着的布,用手摸了摸,又对着阳光看了看:“颜色很均匀,手感也软和,比我们供销社现在卖的蓝布质量好。你这手艺,是家传的?”
“是我妈教我的,她是江南青溪村的,那边世代都做染布的生意。”苏青禾说。
“江南的染布手艺,果然名不虚传。”张主任点点头,转头对陆时衍说,“小陆,你没说错,这手艺确实不错。我们供销社现在正想做点有特色的布,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新鲜样式,但也有不少老人喜欢这种传统的青蓝布,要是能批量染出来,肯定好卖。”
苏青禾心里一阵激动,她没想到张主任会这么认可她的手艺。
陆时衍笑着说:“张主任,我就说这手艺能用吧。青禾,张主任这次来,就是想跟你谈谈合作的事。”
张主任看着苏青禾,说:“姑娘,我想跟你订一批青蓝布,先订二十块,每块一尺见方,用来做头巾和围裙。你要是能染出来,我们供销社按每块五毛钱的价格收,你看怎么样?”
五毛钱一块!苏青禾心里算了算,一块布用一尺白棉布,成本八分钱,加上靛蓝草和明矾,总成本也就一毛钱左右,一块布能赚四毛钱,二十块就是八块钱!这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张主任,我能染出来!”苏青禾用力点点头,眼里闪着光。
“好,那我们就说定了。”张主任笑着说,“你什么时候能染好?我们想尽快上架。”
“我抓紧时间,三天之内一定给您染好。”苏青禾说。
“行,那我三天后让小陆来取货。”张主任说完,又跟苏青禾交代了一些布的规格和要求,就跟陆时衍一起走了。
送走他们,苏青禾还愣在原地,直到王婶拍了拍她的肩膀:“姑娘,你成了!这下可好了,凭手艺挣钱,再也不用看人脸色了!”
苏青禾这才反应过来,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看着染缸里的布,看着手里的染谱,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笑容。母亲说得对,凭手艺吃饭,饿不死。
刘桂兰也凑了过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青禾,没想到真成了!姨妈以前还担心你,是姨妈错了。你放心,这三天姨妈帮你一起染,肯定能按时交活。”
“谢谢姨妈!”苏青禾抱住刘桂兰,哽咽着说。
赵小玲从屋里出来,听见她们的话,脸上有点不自在。她刚才在屋里听见了张主任的话,知道苏青禾真的能靠染布挣钱,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她走到染缸边,看了看里面的布,小声说:“妈,我……我也能帮忙。”
刘桂兰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你帮你姐搅布,多学学,以后也能有个手艺。”
苏青禾看着赵小玲,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赵小玲虽然嘴上厉害,但心里并不是坏孩子。她笑着说:“小玲,谢谢你。等我挣了钱,给你买块花布做新衣裳。”
赵小玲脸一红,别过脸去:“谁要你买,我自己有钱。”说完,就蹲在染缸边,拿起搅棒轻轻搅动起来。
苏青禾看着她的背影,笑了。阳光洒在院里,落在染缸里,泛着细碎的蓝光。老槐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为她庆祝。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她还要染更多的布,把母亲的手艺传下去,在这北方小城,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接下来的三天,苏青禾和刘桂兰、赵小玲一起,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染布。刘桂兰帮着泡靛蓝草、烧热水,赵小玲帮着搅布、拧水,苏青禾则负责掌握染布的时间和火候,按照染谱上的要求,一丝不苟地操作。
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三个人心里都充满了干劲。赵小玲再也没说过染布是“瞎折腾”,反而对染布的手艺越来越感兴趣,时不时地问苏青禾一些染布的诀窍。苏青禾也耐心地教她,告诉她怎么分辨颜色的深浅,怎么让布的手感更软和。
第三天下午,二十块青蓝布终于染好了。她们把布一块一块晾在老槐树上,青蓝色的布在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小小的蓝天,引得隔壁的邻居都来看热闹。
“这布真好看,比供销社的还好看!”
“青禾这姑娘真能干,凭着手艺就能挣钱!”
“以后我要做围裙,就找青禾染布!”
听着邻居们的夸赞,苏青禾心里满是自豪。她知道,她终于用母亲的手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傍晚的时候,陆时衍来了。他看着满院的青蓝布,眼睛一亮:“青禾,你真的染好了!太漂亮了!”
苏青禾笑着说:“多亏了姨妈和小玲帮忙,不然我一个人肯定赶不上。”
刘桂兰笑着说:“小陆,真是谢谢你,要是没有你,青禾也得不到这个机会。”
“这是青禾自己的手艺好,我只是帮了点小忙。”陆时衍说,从包里拿出十块钱递给苏青禾,“这是张主任让我带来的,二十块布,一共十块钱。”
苏青禾接过钱,手里沉甸甸的。这是她来北方后挣的第一笔钱,也是她凭着母亲的手艺挣的第一笔钱。她看着钱,又看了看满院的青蓝布,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陆时衍看着她,温和地说:“青禾,张主任说了,要是这批布卖得好,以后还跟你订,而且还想让你试试染其他颜色的布,比如浅蓝、藏青,多样化一点。”
“真的?”苏青禾眼睛一亮,“我可以试试,我妈以前也染过其他颜色的布,染谱上有记载。”
“太好了!”陆时衍笑着说,“那你抓紧时间研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
苏青禾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她的染布之路,才刚刚开始。她要把母亲的手艺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道江南的青蓝染,让这门古老的手艺,在北方小城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晚上,刘桂兰做了红烧肉,还煮了玉米糊糊,算是庆祝苏青禾第一次挣到钱。饭桌上,赵小玲夹了一块肉给苏青禾:“姐,你多吃点,这几天你辛苦了。”
苏青禾笑着说:“你也多吃点,谢谢你帮我。”
刘桂兰看着她们姐妹俩和睦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以后咱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青禾,你放心,姨妈会一直支持你。”
苏青禾点点头,看着桌上的红烧肉,看着身边的姨妈和表妹,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在这北方小城,她不仅有了母亲留下的手艺,还有了牵挂她的家人。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香得她眼睛都眯了起来。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老槐树上的青蓝布还在轻轻晃动,散发着淡淡的靛蓝香气。苏青禾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凭着这门染布手艺,让自己和姨妈、表妹都过上好日子,也让母亲的在天之灵,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