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燕云十六州 > 沙海问渠

沙海问渠

  沙海问渠 (第2/2页)
  
  不一会儿,麦田里的农夫们都放下手中的活,围了过来。他们大多穿着旧唐军的衣服,虽然洗得发白,却很干净。看到江寒,他们都露出了好奇的目光,却没有人上前询问,只是对着他友善地笑了笑。
  
  “这些都是从吐蕃统治区逃出来的唐人,还有一些是我们归义军士兵的家人。”赵烈对着江寒解释道,“老将军说,要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这样河西走廊才能真正恢复生机。”
  
  江寒点了点头,心中对那位从未谋面的王策老将军,又多了几分敬佩。
  
  粮队穿过麦田,继续向西而行。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道雄伟的关楼。关楼通体由黄土砌成,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依旧坚固挺拔。关楼上插着一面巨大的红旗,红旗上绣着“唐”字,在风里猎猎作响。
  
  “那就是玉门关!”赵烈指着关楼,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
  
  江寒的心脏猛地一跳,催马向前。离关楼越来越近,他能清晰地看到关楼上的士兵,他们穿着整齐的甲胄,手持长枪,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关楼的城门大开着,门口站着两个士兵,看到粮队,立刻挺直了身子。
  
  “赵将军回来了!”门口的士兵大喊一声。
  
  粮队走进城门,江寒环顾四周。城门内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一队队士兵,他们正在操练,呐喊声震耳欲聋。广场的两侧是营房和粮仓,营房虽然简陋,却排列得整整齐齐,粮仓的屋顶上晒着粮食,散发着淡淡的麦香。
  
  “江兄,随我去见老将军。”赵烈翻身下马,对着江寒说道。
  
  江寒点了点头,跟着赵烈穿过广场,来到一座简陋的土坯房前。土坯房的门口没有卫兵,只有一棵老胡杨树,树干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这些都是二十年来,战死的兄弟。”赵烈指着树干上的名字,声音低沉,“老将军每天都会来这里,抚摸着这些名字,跟他们说说话。”
  
  江寒的目光落在树干上的名字上,那些名字有的已经模糊不清,有的却还清晰可辨。他仿佛能看到,二十年来,王策老将军每天都站在这棵老胡杨树下,对着树干上的名字,诉说着河西走廊的变化,诉说着归义军的坚守。
  
  赵烈推开土坯房的门,对着里面喊道:“老将军,赵烈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位从长安来的客人。”
  
  屋里传来一阵咳嗽声,随后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响起:“进来吧。”
  
  江寒跟着赵烈走进屋里。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张床。桌子上放着一张地图,地图上画着河西走廊的地形,还有归义渠的走向。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桌子旁,他穿着一件褪色的红袍,脸上刻满了皱纹,却双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军人的威严。
  
  “老将军,这位就是从长安来的江寒。”赵烈对着老人恭敬地说道。
  
  老人抬起头,目光落在江寒身上。江寒只觉得那目光像是一把锋利的刀,能看透他的内心。他对着老人拱了拱手,恭敬地说道:“长安江寒,见过老将军。”
  
  老人点了点头,示意江寒坐下。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江寒倒了一杯茶,缓缓说道:“长安来的客人,路途辛苦了。我听说,你是为了河西走廊而来?”
  
  “是的,老将军。”江寒接过茶杯,轻声说道,“三个月前,我在漠北的一座烽燧里,发现了一具枯骨,他手里攥着半块刻着‘安西’二字的青铜令牌,身下压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河西未失,玉门仍在,安西军魂,不渡玉关’。我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人的目光变得悠远,他放下手中的茶壶,缓缓说道:“那具枯骨,是我们归义军的斥候,名叫李信。三个月前,我派他去长安报信,想让朝廷知道,河西走廊还在我们手里,归义军还在坚守。可没想到,他却没能走出漠北的风沙。”
  
  说到这里,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二十年前,安西四镇陷落,我带着三百多名残兵,从龟兹突围,一路杀到河西。当时河西四郡已经被吐蕃人占领,我们无路可退,只能在沙海里挣扎求生。我们挖渠引水,种粮屯兵,收留流民,渐渐壮大起来。十年前,我们收复了玉门关,建立了归义军,发誓要守护好这片大唐的飞地。”
  
  “老将军,朝廷……朝廷知道吗?”江寒忍不住问道。
  
  老人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朝廷怕是早就忘了我们。这些年,我们多次派斥候去长安报信,可都石沉大海。直到上个月,李信出发前,我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把消息带到长安,让朝廷知道,河西走廊还在,归义军还在。可没想到……”
  
  老人的话没有说完,却让江寒的心里充满了酸楚。他能想象出,二十年来,归义军在河西走廊上孤军奋战,他们不仅要面对吐蕃人的进攻,还要忍受朝廷的遗忘。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守着,从未放弃。
  
  “老将军,我这次来,就是想把归义军的消息带回长安。”江寒站起身,对着老人郑重地说道,“我要让朝廷知道,河西走廊还在,安西军魂还在!我要让陛下派兵来,和归义军一起,收复河西四郡,让大唐的旗帜重新插遍河西走廊!”
  
  老人抬起头,目光紧紧地盯着江寒,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站起身,对着江寒拱了拱手,激动地说道:“江兄,若能让朝廷派兵来,收复河西四郡,你就是归义军的大恩人,就是河西走廊百姓的大恩人!”
  
  “老将军言重了。”江寒连忙扶起老人,“守护大唐的土地,是每个大唐子民的责任。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士兵冲进屋里,对着王策老将军和赵烈大声喊道:“老将军,赵将军,不好了!吐蕃人大举进攻,已经快到玉门关了!”
  
  王策老将军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猛地站起身,对着赵烈命令道:“赵烈,立刻集合士兵,准备迎敌!”
  
  “是!”赵烈应了一声,转身冲出屋去。
  
  江寒也站起身,握紧了腰间的铁尺,对着王策老将军说道:“老将军,我也去帮忙!”
  
  王策老将军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好!江兄,今日就让我们并肩作战,让吐蕃人知道,大唐的土地,不是那么好抢的!”
  
  两人走出屋,广场上已经集结了数千名士兵。他们穿着整齐的甲胄,手持武器,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王策老将军走上高台,对着士兵们大声喊道:“兄弟们,吐蕃人又来了!他们想占领我们的家园,想夺走我们的土地!可我们是谁?我们是大唐的安西军!我们是归义军!我们誓与玉门关共存亡!”
  
  “誓与玉门关共存亡!”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江寒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热血沸腾。他知道,一场恶战即将开始,可他没有丝毫畏惧。因为他身边,是一群为了守护家园,为了守护大唐土地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勇士。
  
  王策老将军走下高台,翻身上马,对着士兵们喊道:“出发!”
  
  数千名士兵跟在王策老将军身后,浩浩荡荡地走出玉门关。江寒也催马跟上,腰间的铁尺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望着前方的沙海,心中暗暗发誓:今日,定要与归义军并肩作战,守护好这玉门关,守护好这大唐的河西走廊!
  
  吐蕃人的大军已经逼近玉门关,黑压压的一片,像潮水般涌来。为首的吐蕃将领,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手中挥舞着弯刀,嘴里喊着挑衅的口号。
  
  王策老将军勒住马,对着身边的士兵们命令道:“列阵!”
  
  士兵们立刻列成方阵,长枪如林,盾牌如墙。江寒催马来到方阵的前方,与王策老将军并肩而立。
  
  “江兄,小心!”王策老将军对着江寒说道。
  
  江寒点了点头,目光紧紧地盯着前方的吐蕃大军。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关系到玉门关的安危,更关系到河西走廊的未来。他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差错。
  
  吐蕃将领见归义军列阵以待,冷笑一声,挥了挥手。吐蕃大军立刻发起了进攻,无数的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直扑归义军的方阵。
  
  “放箭!”王策老将军大喊一声。
  
  方阵后方的弓箭手立刻弯弓搭箭,无数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吐蕃大军。吐蕃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可后面的士兵却依旧悍不畏死地向前冲。
  
  很快,吐蕃大军就冲到了方阵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江寒挥舞着铁尺,在吐蕃士兵中穿梭,铁尺所到之处,吐蕃士兵纷纷倒地。他的身上溅满了鲜血,却丝毫没有退缩,依旧奋勇杀敌。
  
  王策老将军也挥舞着长剑,与吐蕃将领战在一处。他虽然年老,可剑法依旧凌厉,每一剑都直指吐蕃将领的要害。吐蕃将领没想到王策老将军如此勇猛,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归义军士兵虽然勇猛,可吐蕃大军人数众多,渐渐占据了上风。归义军的方阵被冲开了几个缺口,吐蕃士兵源源不断地涌了进来。
  
  “守住缺口!”王策老将军大喊一声,催马冲向缺口。
  
  江寒也跟着冲了过去,铁尺横扫,将涌进缺口的吐蕃士兵斩杀。可吐蕃士兵实在太多了,刚杀退一批,又一批涌了进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江寒抬头望去,只见一支骑兵从沙坡后冲了出来,他们穿着唐军的甲胄,马背上插着红旗,旗上绣着“唐”字。
  
  “是朝廷的军队!”江寒激动地大喊一声。
  
  王策老将军也看到了那支骑兵,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激动地说道:“朝廷没有忘了我们!朝廷派兵来了!”
  
  吐蕃将领看到朝廷的军队,脸色大变,他知道,再打下去,自己必败无疑。他大喊一声,带着剩下的吐蕃士兵,转身就逃。
  
  归义军士兵和朝廷的军队一起,追了上去,斩杀了不少吐蕃士兵。直到吐蕃士兵消失在沙海里,他们才停下脚步。
  
  朝廷军队的将领催马来到王策老将军和江寒面前,翻身下马,对着王策老将军拱了拱手,恭敬地说道:“安西大都护郭子仪麾下,左卫将军李光弼,见过王老将军!陛下得知归义军坚守河西走廊的消息后,深受感动,立刻派末将率军前来支援!”
  
  王策老将军激动得浑身颤抖,他握住李光弼的手,哽咽着说道:“李将军,你们终于来了!二十年了,我们终于等到朝廷的军队了!”
  
  李光弼也感动地说道:“老将军,你们辛苦了!陛下说了,归义军是大唐的英雄,是河西走廊的守护神!陛下已经下令,册封老将军为河西节度使,统领河西四郡的军政事务!”
  
  王策老将军对着长安的方向,双膝跪地,大声喊道:“臣王策,谢陛下隆恩!归义军将士,谢陛下隆恩!”
  
  归义军士兵和朝廷的军队也纷纷跪地,齐声喊道:“谢陛下隆恩!”
  
  江寒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河西走廊的春天,终于来了。
  
  数日后,朝廷的大军陆续抵达河西走廊。在王策老将军和李光弼的率领下,归义军和朝廷的军队一起,向吐蕃人发起了进攻。吐蕃人节节败退,很快就被赶出了河西四郡。
  
  河西走廊收复的消息传到长安,新帝李适龙颜大悦,下令大赦天下,减免河西走廊百姓的赋税。同时,他还整顿朝纲,更换内阁,任用贤能,大唐渐渐呈现出中兴的景象。
  
  江寒没有留在河西走廊,他辞别了王策老将军和赵烈,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在他离开的那天,王策老将军和归义军的士兵们,一直送他到玉门关外。
  
  “江兄,此去长安,一路保重!”王策老将军对着江寒拱了拱手。
  
  江寒也对着王策老将军和归义军的士兵们拱了拱手,说道:“老将军,各位兄弟,保重!我在长安等着你们的好消息,等着河西走廊恢复往日的繁华!”
  
  说完,江寒催马转身,向着长安的方向而去。他知道,河西走廊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大唐的中兴之路也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有归义军这样的勇士,有朝廷的励精图治,大唐一定能重现往日的辉煌,河西走廊也一定能恢复往日的繁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