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发现套利新大陆 (第2/2页)
系统警报轻响。
“触发条件满足。”陈帆看着倒计时,“三分钟后执行反向操作。”
李阳检查网络连接状态,确认五条独立信道均正常。张远刷新券商接口,确保卖出通道畅通。
倒计时归零。
程序自动发出指令:买入50手期货合约,市价单分批成交;同时通过银行间市场协议卖出全部现货持仓。
成交回报陆续返回。
期货回补均价98.76;现货卖出结算价98.38。实际实现价差0.38元。
扣除手续费与滑点,净收益8.7万元。
主屏跳出结算报告:【跨市场套利首单完成|收益率10.88%|准确率98.3%】
张远猛地站起身,盯着账户余额刷新了三次。“真赚到了……一分没少。”
李阳靠在机柜边,盯着运行日志里那一长串成功标记,嘴角微动:“这比纯模型推演有意思多了。”
陈帆没说话。他打开策略库目录,新建文件夹命名为“期现套利_国债”,将本次全流程数据打包存入。包括原始行情、下单序列、成交明细、风控节点。
“这不是运气。”他轻声说,“是系统第一次完整兑现价值。”
张远坐下,打开Excel开始整理交易记录。表格列得极细:时间节点、对手方类型、成交速率、价差变动斜率。他甚至加了一栏“心理预期偏差”,记录自己每次想干预系统的冲动时刻。
李阳则调出模块代码,准备优化VWAP算法的响应频率。他发现第三批委托因网络抖动延迟了1.2秒,虽然未影响结果,但存在改进空间。
陈帆切换到全局监控界面。所有子系统运转平稳:数据采集、风险评估、交易执行、容灾备份。绿灯常亮,无异常报警。
他忽然想起昨夜硬盘崩溃时的画面——指示灯熄灭,日志中断,三年积累险些归零。而现在,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人,系统不仅活了下来,还第一次独立创造了真实财富。
这种感觉不一样。
不是预测成功的快感,也不是技术突破的兴奋,而是一种确信:他们正在构建的东西,能穿越故障、波动和不确定性,持续产出结果。
“我们还可以做更多。”他说。
李阳抬头:“比如什么?”
“企业债、利率互换、跨品种配对交易。”陈帆目光落在屏幕一角,“国内金融市场还有很多缝隙没被填满。”
张远停下打字的手:“下次能不能加大仓位?这次只用了8万,赚8.7万,听起来多,其实也就翻了一倍。要是投80万……”
“不行。”李阳立刻反对,“政策风险没排除。国债期货刚推出两年,监管随时可能出手限制投机行为。我们得控制暴露头寸。”
“那就设定上限。”陈帆打断,“不动用社团总资金的10%,每次操作前做压力测试,回测过去一年极端行情下的最大亏损。”
“还要加入流动性监测。”李阳补充,“刚才买卖价差太大,差点影响成交效率。”
“都加上。”陈帆点头,“把这些规则写进模块说明书,作为强制校验项。”
三人达成共识。新的套利逻辑将不再依赖人工判断,而是由程序自动筛选、评估、执行,并在每次操作后自我校准。
陈帆调出下一阶段开发路线图,在“跨市场策略”分支下新增三项任务:
- 增加债券久期匹配算法
- 接入更多现券报价源
- 构建多因子择时过滤器
他正准备保存文档,主屏右下角突然弹出一条消息:
【警告】“00国债(7)”基差再次扩大至0.79元
【状态】新一轮偏离已持续42分钟
【建议】符合套利阈值,可重复操作
陈帆的手指停在鼠标左键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