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行长办公室的橄榄枝:资源的整合 (第2/2页)
“是一套我自己写的工具链。”陈帆回答,“从数据采集、清洗、入库,到分析建模,全部由本地程序驱动。它不依赖外部服务商,也不走现成的商业软件路径。正因为这样,它的成长空间才完全掌握在我手里。”
房间里安静下来。窗外有清洁工推着拖把经过走廊,轮子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林国栋终于开口:“如果你能在六个月内拿出成果,采购这一块,我可以放权给你主导。”
“我要买两台高性能服务器。”陈帆立刻接话,“支持多线程任务调度,硬盘阵列冗余,还要配独立网卡,做局域网隔离部署。”
“预算够吗?”
“设备控制在三十五万以内,剩下用于专线申请和基础运维。”陈帆说着,已经打开另一个文档,“这是我草拟的初期执行计划。”
他将笔记本转向对方。屏幕上是一份结构清晰的任务列表:第一周完成服务器选型与供应商比对;第二周转入网络资源协调;第三周启动团队组建流程(暂定三人技术小组);每月五号提交进度简报,格式参照银行内部业务通报标准。
林国栋扫完一遍,点头:“简报这点做得不错。上面要看过程,也要看痕迹。”
“我会按时交。”陈帆说,“而且每一笔支出都有记录,随时可查。”
林国栋收起文件,站起身走到窗边。阳光照进半边办公桌,他背对着光,“你知道为什么这个项目会落到你头上吗?”
陈帆没答。
“不是因为你预测准。”林国栋转过身,“而是因为你做事的方式不一样。别人等数据,你去造数据流;别人靠关系拿信息,你靠规则筛信息。这种思路,值得试一次。”
他走回桌前,拿起合同,“今天就把签字流程走完。财政那边我会打招呼,设备采购走特批通道。”
陈帆也站起来,把笔记本合拢,放进背包。
“还有一件事。”林国栋忽然说,“项目名义归口是市科委牵头,但实际执行由分行监督。对外统一口径,说是银行内部技术升级试点。”
陈帆明白他的意思。体制内的事,名头要稳,落地要快,太张扬反而容易卡住。
“我知道怎么配合。”他说。
林国栋点点头,递过一支笔:“那就现在签?”
陈帆接过,在乙方代表栏写下自己的名字。日期填的是当天。
合同交出去后,林国栋拨通了财务处电话:“关于那个试点项目……我想调整一下支出结构,设备部分优先拨款。”
挂断电话,他对陈帆说:“第一批资金三天内到账。你抓紧联系供应商。”
陈帆点头,转身走向门口。
“陈帆。”林国栋在背后叫住他,“别让我这份信任,变成替你挡风的墙。”
“不会。”他停下脚步,没有回头,“我会让它变成垫脚的台阶。”
门关上前,林国栋看着那份手写的执行计划,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陈帆走出银行大楼时,天色微亮。他站在台阶上掏出手机,翻出之前存下的电脑城号码。拨通后,声音清晰而坚定:
“我要订两台奔腾III 500MHz,256MB内存,加网卡,支持局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