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7章 经验输出 (第1/2页)
林凡给宋运辉的回信发出没多久,就又收到了他的来信。这次,宋运辉的信中除了继续探讨技术问题外,还提到了一个他面临的新挑战——他所在钢厂也在上级要求下办起了“三产”公司,旨在解决职工子弟就业和创造效益。但由于缺乏经验,方向不明,管理混乱,目前不仅没盈利,反而成了个填不满的窟窿,厂里怨声载道,连带着他这个技术负责人也受到了些非议。
宋运辉在信中苦恼地写道:“……让我搞技术,再难我也能想出办法。可这经营管理、项目选择,实在是门外汉,有力无处使。厂里指派的人要么是关系户,不懂业务;要么是老实巴交的工人,没有市场头脑。眼看投入的资金要打水漂,我心急如焚,却不知从何下手。林凡兄,你那边‘三产’公司办得风生水起,不知可否指点一二?”
林凡看着信,能想象出宋运辉面对报表和人事时那副拧紧眉头、束手无策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这个技术狂人,到底还是被现实逼到了他不擅长的领域。
对于宋运辉的求助,林凡没有丝毫藏私的想法。他深知,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独木难成林,只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摸索出成功的路子,整个国家的经济才能活起来。而且,帮助宋运辉,也是巩固他们之间友谊和联盟的重要一环。
他利用几个晚上的时间,将自己创办和管理“三产”公司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他没有空谈理论,而是完全从实战出发:
首先是如何选择项目。他结合宋运辉所在钢厂的特点,建议他们不要好高骛远,可以从最熟悉的金属加工入手,比如利用边角料生产市场紧俏的五金件、小型农具,或者为当地建筑市场提供简单的钢结构配件。“发挥自身优势,贴近市场需求,是小企业生存的根本。”林凡在信中强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