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3章 三产公司的方向 (第1/2页)
劳动服务公司(以下简称“三产公司”)的班子初步搭起来了,但摆在林凡面前最紧迫的问题,是确定第一个突破口。方向选错了,不仅浪费宝贵的启动资金,更会严重打击团队的士气。
林凡没有急于拍脑袋做决定,而是带着新组建的核心团队——包括党支部书记老周、会计孙姐,以及那个上蹿下跳急着要立功的业务经理韩春明——开始了密集的市场调研。
他们走访厂里的各个车间,看哪些边角料最多、最有利用价值;他们咨询供销科,了解哪些劳保用品、小型工具厂里需求量大又需要外购;他们甚至跑到厂区外的街道、农贸市场,看老百姓需要什么。
几天跑下来,信息收集了一大堆,但似乎哪个方向都能做,哪个方向又都显得鸡肋,赚不了大钱。
韩春明有点着急:“林总,这么看下去不是办法啊!要我说,还是得干票大的!我南边那哥们儿又来信了,说有路子弄到一批便宜的电子元器件,咱们……”
“打住。”林凡直接打断他,“春明,记住约法三章。高风险的一律不碰。我们要做的是能长久、能见光的生意。”
老周比较稳重,建议道:“林凡,我看还是先从厂内入手最稳妥。比如把各车间的废钢废铁统一回收,分拣一下,好的挑出来回炉,碎的就卖给废品站,虽然利润薄,但稳当,也能让职工子弟们先有点事做,熟悉起来。”
孙会计也附和:“是啊,经理,启动资金有限,得用在刀刃上。先从简单的开始,积累点家底再说。”
林凡点点头,这思路没错,但他觉得还不够。仅仅收废品,格局太小,也难以真正锻炼队伍,更无法实现他“技术延伸”的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