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装修疑云 (第1/2页)
宏宇大厦的物业管理处位于裙楼三层,与主楼的现代奢华相比,这里显得务实甚至有些简陋。空气中漂浮着打印墨粉、廉价空气清新剂和隐约***混合的味道。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声响,照得每个人脸上都带点缺乏血色的苍白。
张九黎推开玻璃门,径直走向标着“经理室”的房间。他出示了证件,神色是惯有的冷峻,没有任何寒暄的意图。物业经理是一位四十多岁、发际线后移、穿着略显紧绷西装的男人,姓王。他显然提前接到了通知,连忙起身,脸上堆着紧张而又努力配合的笑容。
“张队长,您好您好!您要的资料我们都准备好了,这边请,这边请。”王经理将张九黎引到旁边一间小会议室。会议桌上已经摆放了好几摞文件盒和一台开着机的笔记本电脑
。
“麻烦王经理了。”张九黎坐下,目光扫过那些文件盒,“主要是想调取大厦最近一年,特别是13楼及周边区域的所有装修报备记录、施工申请、设备维护记录,以及所有涉及镜面安装、调整、更换的施工备案。”他特意强调了“镜面”二字。
王经理一边熟练地在电脑上调取电子档案系统,一边指着桌上的文件盒:“纸质记录和部分电子扫描件都在这里了。张队长,我们大厦管理还是很规范的,所有入驻商户的装修、哪怕是内部格局微调,按规定都需要向我们报备,提交施工方案、图纸、施工单位资质、消防许可等等,我们审批备案后才能动工
。”
他说话带着点职业性的自夸,但眼神里的些许闪烁没能逃过张九黎的眼睛。
张九黎首先快速翻阅了近一年的主要装修记录。大部分是些知名公司办公室的升级改造,记录齐全,施工单位也多是本市有资质的正规公司。但他注意到,关于13楼那个特定区域的记录,却显得异常模糊和稀少。
“13楼东侧那个设备间兼储藏室区域,”张九黎手指敲了敲桌面,“根据图纸,那里不属于任何租户的专属区域。近期有没有任何的施工报备?比如电路改造、墙面维修、或者……添加任何装饰物?”他隐去了“镜子”这个关键词。
王经理在电脑上搜索着,眉头渐渐皱起:“奇怪……电子记录里显示,大概……九个月多以前,确实有一个关于那个区域的施工申请备案。申请项目写的是……‘公共区域局部美化与线路优化工程’。”
“申请方是谁?施工单位是哪家?”张九黎立刻追问。
王经理滚动着鼠标,眯着眼看着屏幕:“申请方写的是……大厦物业本身?不对啊,这种项目通常需要业委会审批,我好像没印象……施工单位是……一家叫‘光影设计工作室’的公司。这名字有点陌生。”
“光影设计工作室?”张九黎迅速记下这个名字,“有这家公司的具体信息吗?营业执照复印件、负责人、联系方式?”
王经理开始在档案盒里翻找对应的纸质备案文件。他翻找的速度越来越快,额头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对啊……应该有的啊……当时审批流程走完了的……”他喃喃自语,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找不到?”张九黎的声音沉了下去。
王经理又焦急地在电脑里搜索了许久,最终颓然地靠在椅背上,脸色发白:“张……张队长,电子记录里只有那个申请条目,但附件……相关的施工合同、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扫描件,全都缺失了!纸质档案里也找不到对应的文件夹!这……这不符合程序啊!”
张九黎的心猛地一沉。关键文件的缺失绝非偶然!
“那个‘光影设计工作室’,还能查到其他信息吗?”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
王经理又尝试在物业的供应商数据库、费用支付记录里搜索,结果同样令人失望。“没有……支付记录里没有给这家公司的任何款项支付信息。它就像……就像只存在于那个申请条目里一样
。”
“公司注册信息呢?你们当时没有审核吗?”张九黎追问。
“按规定肯定要审核的……”王经理擦着汗,“但现在什么都找不到……我……我立刻让人事去查当时经办人的工作交接记录,看看是不是遗漏在谁那里了……”他的声音越来越没底气。
张九黎知道,这很可能是徒劳的。他换了个方向:“那个‘美化与线路优化’工程,具体施工内容是什么?工期多久?谁负责监工的?”
王经理看着屏幕上那极其简略的备案条目:“施工内容写得很模糊……只说了‘更新部分装饰,优化照明线路’。工期……大概两周。监工……记录显示是当时工程部的一位同事,叫老刘。”
“老刘人呢?”张九黎立刻捕捉到这个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