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装修疑云 (第2/2页)
王经理的脸色更加尴尬了:“老刘……他三个月前就离职了。说是老家有事,急辞工,交接……交接得有点匆忙。”
离职了?又是这么巧?张九黎的直觉告诉他,这个老刘是关键。
“立刻找到这个老刘的所有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以及他离职前的所有工作记录!”张九黎的语气不容置疑。
“是是是,我马上让人事去调!”王经理连忙拿起内部电话。
在等待人事查询的间隙,张九黎不死心,再次仔细翻阅那段时间所有可能相关的记录。忽然,他在一份普通的月度消防设施检查报告的备注栏里,看到了一行极其不起眼的手写备注:“配合‘光影’施工,临时调整13楼东消防门禁权限,周期两周。——刘”
字迹有些潦草,但这个“刘”字,无疑指向了已经离职的老刘!这条备注也证实了施工确实存在,并且需要临时调整安保权限,这说明施工可能涉及了对原有结构的改动或需要接入某些系统
。
“张队长,”人事部的员工送来了老刘的档案复印件,“这是老刘入职时填的资料。离职后他留下的联系手机号已经停机了。老家的地址是这个,但比较模糊。”
张九黎接过档案,看着那份信息寥寥的表格和那个已经停机的号码,眉头紧锁。对方显然算计好了一切,关键人物要么找不到,要么已经消失。
“‘光影设计工作室’……”张九黎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它听起来就像个皮包公司或者空壳公司
。他用自己的手机尝试在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搜索这个名字。
搜索结果很快出来——“光影设计工作室”已于大约半年前注销!
注销原因显示为“股东决议解散”
。其注册地址是本市一个著名的共享办公空间,通常被用来注册空壳公司。留下的法定代表人姓名是一个极其常见的名字“张伟”,联系方式同样是一个已经停机的号码。
一切线索似乎都在这里戛然而止,被一只无形的手干净利落地切断了。
张九黎面色阴沉地坐在会议室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王经理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冷汗已经浸湿了他的衬衫后背。
虽然直接线索断了,但调查并非毫无进展。
首先,确实有人利用大厦管理的某个漏洞,以看似合规的程序,塞进了一个名为“美化优化”、实则为安装那个诡异镜阵的施工项目。项目从名称到内容都极具误导性。
其次,施工方“光影设计工作室”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空壳公司,在其完成罪恶使命后便被迅速注销,抹去痕迹
。
再次,物业内部当时负责此项目的工程师老刘,在项目完成后不久便匆忙离职,如今下落不明,极大可能参与了此事,甚至可能是内部接应者
。
最后,所有纸质和电子证据都被人为刻意销毁或隐匿,手法专业,目的明确。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宏宇大厦内发生的离奇事件,绝非偶然或自然形成,而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利用风水邪术和现代技术结合的冷血谋杀! 策划者不仅精通邪术,更具备极强的反侦察能力,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流程和漏洞了如指掌。
张九黎站起身,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因他的怒气而降低了温度。他对王经理冷声道:“保护好这里所有的现有资料,尤其是老刘经手过的所有项目记录,全部封存待查!另外,立刻配合我们技术人员,尝试恢复服务器上可能被删除的电子档案!”
“是!是!一定全力配合!”王经理连声应道。
张九黎大步走出物业管理处,外面的阳光刺眼,他却感觉心头笼罩着更深的阴霾。
对手的狡猾和谨慎超乎想象。但“光影设计工作室”和老刘这两个名字,就如同黑暗中第一道被撬开的缝隙。
虽然模糊,但追踪的方向,已经明确。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队里的电话,声音冷冽如刀:
“立刻安排两件事:一,核实追查一个原宏宇物业工程师,刘XX,所有社会关系、银行流水、离职前后行踪,我要知道他的一切!二,全面排查一个已注销的公司,‘光影设计工作室’,查它的注册资金来源、银行账户流水、以及那个叫‘张伟’的法代的所有真实信息!哪怕它是个空壳,也要给我查出是谁在后面操纵!”
电话那头传来干脆的回应。
张九黎挂断电话,回头望了一眼高耸入云的宏宇大厦。
玻璃幕墙反射着冰冷的光,如今在他眼中,这座现代化的建筑仿佛成了一个巨大而精致的犯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