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一个线索 (第1/2页)
晨光熹微,透过玄机茶馆的雕花木窗,在深色的地板上切割出几块暖色的光斑。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浮动,一切似乎与往常一样宁静。然而,陈玄却无心享受这份晨间的静谧。他坐在惯常的位置上,面前摊开着那本深蓝色土布包裹的《相灵秘卷》残卷,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书页边缘参差不齐的撕裂处,目光却并未聚焦其上。
昨夜13楼的景象,如同冰冷的浮雕,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那些精心摆放的镜子、错综复杂的光路、孤零零的木椅、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低频嗡鸣和刺骨寒意。更重要的是,“血镜引煞局”这个名称所带来的沉重分量和明确指向。
他知道,自己触碰到的,远不止是简单的风水失调。这是一种人为的、恶毒的、并且极具针对性的布局。其目的,绝非恶作剧或简单的影响运势,而是催化、汇聚并引导强大的负面能量,以期对特定目标造成深远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
。
左眼传来一阵熟悉的、细微却持续的抽痛,比往日更为顽固,这是昨夜强行窥破镜阵核心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家族诅咒对他再次深入干涉此事的警告。他端起手边早已微凉的药茶喝了一口,清苦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却难以完全压下那源自识海深处的不适。
茶馆门口的风铃清脆地响了一声。
陈玄抬起头,看到张九黎推门而入。这位刑警队长依旧是一身便装,但眉宇间的疲惫和冷峻比昨日更甚,仿佛一夜未眠。他锐利的目光迅速扫过茶馆,最终落在陈玄身上,微微颔首,便大步走了过来,毫不客气地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陈先生。”张九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开门见山,“你昨天后来似乎又去了大厦?有什么新发现?”他的直觉一如既往的精准。
陈玄没有立刻回答。他沉默地拿起桌上的紫砂壶,为张九黎也斟了一杯热茶。白汽袅袅升起,隔在两人之间。他需要思考如何向一位坚信证据和逻辑的刑警队长,解释那超乎常理却又真实存在的发现。
“张队长,”陈玄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我确实有发现。但接下来的话,可能会超出你日常处理的范畴,甚至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
张九黎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他没有打断,只是端起茶杯,目光牢牢锁定陈玄:“你说。我听着。”破案的压力和之前种种无法解释的疑点,让他愿意保持最大程度的开放态度。
陈玄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解锁屏幕,调出昨夜拍摄的那些照片,将手机推到张九黎面前。
张九黎放下茶杯,拿起手机,一张一张地仔细翻看。他的表情从最初的严肃,逐渐变得困惑、震惊,最终凝固为一种深沉的凝重。照片上那些角度刁钻的镜子、明显人为构建的光路、以及那张孤零零的椅子,构成了一幅极其诡异且目的明确的画面。
“这是……什么地方?”张九黎沉声问,指尖点着屏幕。
“宏宇大厦,13楼,一个空置区域的设备间。”陈玄回答,“张队长,你还记得我之前提过,大厦外部存在一些‘形煞’,但单凭它们不足以解释发生的悲剧吗?”
张九黎点了点头,目光仍未从照片上移开。
“这个布置,就是答案的关键部分之一。”陈玄的手指虚点手机屏幕,“这并非简单的胡乱摆放。这是一个非常古老且阴毒的风水局,在圈内被称为——‘血镜引煞局’。”
他尽量用平实的语言解释:“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镜子的反射和汇聚特性。布置者精心计算了角度,将窗外射入的、带有不良属性的‘形煞’之气(如对面建筑的尖角、路桥的反弓等带来的负面能量),与大厦内部本身可能存在的‘阴冷’之气,通过多重镜面不断反射、融合、放大。”
他的手指划过一条光路:“最终,所有这些被提炼过的、极具侵蚀性的负面能量,会高度浓缩,持续不断地冲击这个‘焦点’——也就是这张椅子所在的位置。”
陈玄抬起头,看向张九黎的眼睛:“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这个‘焦点’位置,身心会受到极大的侵蚀和干扰。轻则精神萎靡、运势暴跌、健康急转直下;重则……”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几分,“重则心智被彻底扭曲,被极端的负面情绪和幻觉吞噬,最终……走向不可挽回的结局。那三位死者印堂上的‘劫煞纹’,或许就是这种能量冲击初期在面相上的显现。”
茶馆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声。张九黎的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陈玄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冲击着他过往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唯物认知体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