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32章 丞相手握十万雄兵,灭魏绰绰有余,陛下却还要增兵,这是为何?

第432章 丞相手握十万雄兵,灭魏绰绰有余,陛下却还要增兵,这是为何?

  第432章 丞相手握十万雄兵,灭魏绰绰有余,陛下却还要增兵,这是为何? (第2/2页)
  
  “若非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翊又何来建功立业之机?”
  
  这时,车骑大将军张郃趁机问道:
  
  “听闻朝廷已决定明年增兵汉中,支援诸葛丞相伐蜀。”
  
  “不知相爷心中可有领军的人选?”
  
  此言一出,
  
  满座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耳倾听。
  
  眼下,灭蜀之役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了。
  
  因为汉中被拿下,川蜀门户也就洞开。
  
  正如诸葛亮提出的战略一样,以汉中为根据地,打进去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灭蜀之役的成功是板上钉钉,而魏国又没有被灭。
  
  那这天大的功劳,自然会被有心之人盯上。
  
  京中的权贵们,收到一点风声,便纷纷都来拜贺李翊。
  
  指望来年开春,安插自己的儿子,或者族中子弟到军中去。
  
  以便来年去前线镀金,再不济混点儿军功。
  
  回京后,也好在京中谋一个差事。
  
  李翊缓缓放下酒盏,神色凝重:
  
  “去年徐晃将军病逝,如折我一臂。”
  
  “蜀道艰难,诸位莫要以为伐蜀是件易事。”
  
  “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更兼蜀中人才并未完全凋敝。”
  
  “依然有愚忠于曹魏的顽固分子,向我军做出抵抗。”
  
  “此役,绝非汝尔等所想那般容易。”
  
  光禄勋崔谅接口道:
  
  “……相爷过虑了。”
  
  “我等世受国恩,正该为国效力,何惧艰难?”
  
  众人纷纷称是,个个摆出忠勇之态。
  
  李翊目光扫过席间,忽然停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身上,嘴角微扬:
  
  “奉先将军,您乃当世虎将,可有挂帅的想法?”
  
  醉眼朦胧的吕布闻言,哈哈大笑,声若洪钟:
  
  “李相说笑了!老夫离开行伍已近十载。”
  
  “这把老骨头早就打不动了,相爷还是另请高明吧!”
  
  宴席间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吕布虽已年逾七旬,但虎威犹存,这一笑依然震得杯盏轻颤。
  
  李翊含笑点头:
  
  “奉先将军老当益壮,何必过谦?”
  
  “不过既然将军无意出山,那明年的领军之人,老夫自当慎重遴选。”
  
  “诸公且安心回去等候消息。”
  
  宴席将散时,众人纷纷命随从抬上贺礼。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琳琅满目。
  
  崔亮上前低声道:
  
  “相爷,这些薄礼不过是我等一点心意,还望笑纳。”
  
  “来年出征,犬子崔凌虽不才,但也略通兵法……”
  
  李翊摆手打断:
  
  “诸公心意,老夫心领了。”
  
  “至于军中人事安排,还需从长计议。”
  
  送走宾客后,李翊独自在书房中对着一地礼品出神。
  
  管家轻手轻脚地收拾着,忍不住问道:
  
  “相爷,这些礼物……”
  
  “登记造册,悉数入库。”
  
  李翊淡淡道,“明日早朝,本相要面奏陛下。”
  
  夜深人静,李翊在灯下细阅兵部文书。
  
  忽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
  
  “奉先将军既然去而复返,何不进来一叙?”
  
  李翊头也不抬地说。
  
  吕布推门而入,醉意全无,目光炯炯:
  
  “相爷果然知我。”
  
  李翊放下文书,示意吕布坐下:
  
  “将军今夜在宴席上装醉推辞,想必另有深意。”
  
  吕布叹道:
  
  “老夫确实年事已高,不宜再统大军。”
  
  “不过更重要的是……”
  
  “相爷可曾想过,为何这些权贵争相要将子弟送入军中?”
  
  “哦?”李翊挑眉,牵唇笑道,“翊愿闻其详。”
  
  “伐蜀之功,谁不眼红?”
  
  吕布冷笑,“但他们只看见功劳,却看不见凶险。”
  
  “若是败了,这些纨绔子弟岂不误了大事?”
  
  吕布活了七十多岁,人生大起大落。
  
  其心智之成熟,早非当年的义父杀手阿布可比。
  
  李翊点头:
  
  “……将军所虑极是。”
  
  “故而明日面圣,我欲举荐一人……”
  
  “张郃?”吕布接口道。
  
  李翊微笑,“知我者,奉先也。”
  
  两人对坐而饮。
  
  窗外梧桐叶落,飒飒作响。
  
  “相爷,你当真要举荐张郃挂帅?”
  
  吕布放下酒盏,眉头微蹙。
  
  “此人近年来在朝中日益骄纵,恐怕与诸葛亮合作未必顺利。”
  
  “孔明那人,你我都知道,最是讲究上下分明。”
  
  李翊轻抚长须,目光深邃:
  
  “奉先以为,陛下为何要在来年给诸葛亮增兵?”
  
  吕布一愣:
  
  “自然是为了战事顺利,加快灭蜀进程。”
  
  “如今汉中已定,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
  
  正当此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
  
  一位身着淡绿罗裙的少女端着食盘款款而入。
  
  身姿曼妙,步履轻盈。
  
  她先将一碟精致的下酒菜摆在案上。
  
  又端上一盘切得薄如蝉翼的酱肉,动作优雅从容。
  
  “父亲,奉先将军,夜深了,用些小食吧。”
  
  少女声音清越,如珠落玉盘。
  
  吕布看得一怔,不禁问道:
  
  “相爷,这可是令爱?”
  
  李翊含笑点头:
  
  “……正是小女李仪。”
  
  “仪儿,还不快给奉先将军见礼。”
  
  李仪盈盈一拜,仪态万方。
  
  烛光下,她面容姣好,眉目如画。
  
  虽只十六年纪,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度。
  
  吕布慨叹道:
  
  “令爱真是仪态万千,不知芳龄几何?”
  
  “回将军话,小女二八。”
  
  李仪轻声应答。
  
  “二八正是桃李年华,该考虑嫁人了。”
  
  吕布笑道,“不知可曾许了人家?”
  
  李仪嫣然一笑:
  
  “在父亲身边能学到很多教益,情愿不嫁人,侍奉在父亲身边。”
  
  “女子当嫁,岂有不嫁人之理?”
  
  吕布皱眉,摇了摇头。
  
  李翊连忙打圆场:
  
  “奉先也莫要见怪,顶数她小,最是骄惯。”
  
  “就连老夫也拿她没辙。”
  
  李仪依偎在父亲身边,娇嗔道:
  
  “父亲又说女儿的不是了。”
  
  这番小插曲过后,吕布忽然想起方才的话题,正色问道:
  
  “相爷,你方才那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增兵,难道不是为了灭蜀顺利吗?”
  
  李翊尚未答话,李仪却轻笑起来:
  
  “奉先将军也是久经沙场的,难道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吕布老脸一红,非但不恼,反而饶有兴趣地问道:
  
  “还请小姐赐教。”
  
  李仪敛衽一礼,侃侃而谈:
  
  “将军请想,诸葛丞相手中现有十二万大军。”
  
  “而魏国如今民生凋敝,粮草短缺。”
  
  “丞相却是兵强马壮,龙精虎猛。”
  
  “这般兵力,便是灭两个魏国都够了。”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继续增兵?”
  
  她顿了顿,见吕布若有所思,继续道:
  
  “蜀地是天然的封闭之地,成都更是天府之土。”
  
  “倘若大军在里面割据,岂非灭了一个魏国,又来一个魏国?”
  
  吕布恍然大悟,似醍醐灌顶般拍案道:
  
  “原来如此!陛下增兵,是为了防范前线大军生变!”
  
  李翊点头补充:
  
  “确切地说,是让他们相互制衡。”
  
  “奉先应该不会忘了,当年刘焉仅仅只是把路给堵住。”
  
  “再谎称蛾贼作乱,便轻易完成了割据,连朝廷都没办法。”
  
  “蜀地确实是天然的割据之地,便是朝廷往来沟通都十分不便。”
  
  吕布长叹一声,举杯一饮而尽:
  
  “想不到我吕布征战半生,竟还不如一个闺中女子看得透彻。”
  
  “相爷,你教女有方啊!”
  
  李仪谦逊地低下头。
  
  “……将军过奖了。”
  
  “小女不过是常听父亲与诸位大人议论朝政,耳濡目染罢了。”
  
  吕布忽然想到什么,问道: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举荐张郃?”
  
  “此人若是与诸葛亮不睦,岂不误了大事?”
  
  李翊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正因为张郃与诸葛亮未必和睦,才更要举荐他。”
  
  见吕布不解,李仪轻声解释道:
  
  “将军想,若是派去的人与诸葛丞相太过融洽,陛下岂不是更要担心?”
  
  “可万一……”
  
  显然,吕布在想,要是两人当真不和,岂非误了大事?
  
  “放心吧。”
  
  李翊一眼看出吕布心中所想。
  
  “二人都是经过岁月沉淀之人,不会因私怨而误了国家大事。”
  
  “相反,以诸葛亮在朝中的威望,以及张郃在军中的威望。”
  
  “他二人联手,效果说不定反而更好。”
  
  吕布这才完全明白过来,不禁感叹:
  
  “朝堂之事,果然比战场更加复杂啊。”
  
  夜深了,
  
  李仪告退后,吕布与李翊继续对饮。
  
  “相爷,有女如此,你真是好福气。”
  
  吕布由衷赞叹,“可惜我那犬子,整日只知道走马斗鸡,不成器啊。”
  
  李翊摆手道:
  
  “……奉先过谦了。”
  
  “不过……仪儿这孩子,确实与众不同。”
  
  “她自幼聪慧,三岁能诵诗,七岁通经史。”
  
  “这些年来,我在家中处理政务,她常在旁伺候。”
  
  “久而久之,竟也通晓了不少朝堂之事。”
  
  吕布忽然压低声音:
  
  “相爷,你实话告诉我。”
  
  “举荐张郃,是不是还有你别的考量?”
  
  李翊沉吟片刻,方道:
  
  “张郃近年来确实有些骄纵,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让他出去历练。”
  
  “况且……他在军中人脉深厚,若是留在朝中,反而容易结党营私。”
  
  “高明!”
  
  吕布击节赞叹,“一箭双雕!”
  
  “既满足了陛下制衡的需要,又化解了朝中的隐患。”
  
  李翊却叹了口气:
  
  “只是苦了前线的将士。”
  
  “权力制衡,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二人沉默良久,吕布忽然问道:
  
  “相爷,你觉得……诸葛亮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玄机吗?”
  
  李翊苦笑:
  
  “以孔明之智,岂会看不破?”
  
  “只是他身为臣子,也只能顺势而为罢了。”
  
  这时,
  
  更鼓声从远处传来,已是三更时分。
  
  吕布起身告辞:
  
  “夜深了,相爷也早些歇息吧。”
  
  送走吕布后,李翊独自在院中漫步。
  
  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上。
  
  他想起方才女儿的言谈举止,既感欣慰,又有些担忧。
  
  “父亲为何叹气?”
  
  李仪不知何时来到身后,为他披上一件外袍。
  
  李翊回头看着女儿,轻声道:
  
  “仪儿,你今日在奉先将军面前的表现。”
  
  “虽然机智,但未免太过锋芒毕露。”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虽然迂腐,却也不无道理。”
  
  李仪挽住父亲的手臂,柔声道:
  
  “……父亲教诲的是。”
  
  “只是女儿见奉先将军误解父亲的用意,一时心急,才多说了几句。”
  
  “为父明白你的心意。”
  
  李翊拍拍女儿的手,“只是朝堂之事,错综复杂。”
  
  “有些话,说得太明白反而不美。”
  
  父女二人在月下漫步,李仪忽然问道:
  
  “父亲,您说诸葛丞相会明白朝廷的用意吗?”
  
  李翊停下脚步,凝视着女儿:
  
  “以孔明之智,必然明白。”
  
  “但他更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
  
  “为臣之道,既要尽忠职守,也要懂得明哲保身。”
  
  “老夫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他若想在朝中更进一步,就得明白这个道理。”
  
  李仪暗想,如今诸葛亮已经是内阁首相了。
  
  他还要如何更进一步呢?
  
  父亲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那……张郃将军若是与诸葛丞相处不好,耽误了伐蜀大业,又当如何?”李仪追问。
  
  李翊意味深长地说:
  
  “这就是为什么为父还要举荐夏侯霸为副将。”
  
  “有他在中间斡旋,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在两个威望极高的老将中,安排一个降将进去。
  
  但夏侯霸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降将。
  
  因为他是曹魏的宗室,在曹魏那边身份地位是比较高的。
  
  此前在关中立了功,诸葛亮便顺势将他举荐给了刘备。
  
  而不出意外,刘备也是予以了夏侯霸极其优渥的待遇。
  
  至于他配不配上,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魏国里那些魏国官员们知道。
  
  只要你投降朕,保证你是荣华富贵,金票大大滴。
  
  所以夏侯霸很快跻身到了齐汉军事高层。
  
  而代价,当然是要他当灭魏的带路党,同时负责招募魏国官员将领了。
  
  这就是政治。
  
  次日早朝,果然如李翊所料。
  
  当他提出以张郃为主帅、夏侯霸为副将兼监军的议案时,立即引起了激烈争论。
  
  崔亮率先反对:
  
  “张郃虽勇,但性情骄纵,恐难与诸葛丞相和睦共事。伐蜀大业,岂能儿戏?”
  
  张郃本人更是大为不满:
  
  “末将征战多年,何曾需要他人节制?”
  
  “李相此举,莫非是信不过末将?”
  
  很少有让人担任副将的同时,还兼领监军的。
  
  夏侯霸担任了监军,那张郃就得受他节制。
  
  这令打了一辈子仗的张郃,当然感到不满。
  
  李翊从容应对道:
  
  “正因为张郃将军勇冠三军,才更需要夏侯霸这样熟知蜀地情势的副将辅佐。”
  
  “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张将军以为然否?”
  
  张郃一时语塞。
  
  这时,出乎所有人意料,夏侯霸主动出列:
  
  “末将愿听从张将军调遣,绝无二心!”
  
  这番表态,让原本准备看热闹的众臣都愣住了。
  
  退朝后,刘备单独召见李翊。
  
  “……子玉,今日朝堂之上,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
  
  刘备似笑非笑,“想不到夏侯霸竟会主动表态支持。”
  
  李翊躬身道,“夏侯霸是聪明人,自然明白陛下的用心。”
  
  刘备点头:
  
  “这件事你办得很好。”
  
  “不过……朕听说昨日奉先去过你府上?”
  
  “奉先将军确实来过,与臣商议伐蜀人选。”
  
  李翊坦然道。
  
  “哦?”刘备挑眉,“那他可有什么高见?”
  
  李翊如实回禀:
  
  “奉先将军起初不解陛下增兵的用意,后来经过……经过分析,方才明白这是为了相互制衡。”
  
  他隐去了女儿参与讨论的细节。
  
  刘备大笑:
  
  “这个吕奉先,还是这般直性子!”
  
  “不过他能明白朕的用心,倒也难得。”
  
  从皇宫出来,李翊在回府的路上,一直在思考接下来的安排。
  
  他知道,举荐张郃和夏侯霸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两人能够默契配合。
  
  伐蜀之后,如何分配战功,安定蜀地。
  
  才是真正的挑战。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