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33章 他日谁主东宫,乃陛下家事,非臣子所宜预闻也

第433章 他日谁主东宫,乃陛下家事,非臣子所宜预闻也

  第433章 他日谁主东宫,乃陛下家事,非臣子所宜预闻也 (第1/2页)
  
  却说邓艾在沓中屯兵,这日正在帐中研究地图。
  
  忽听探马飞报,说诸葛亮亲率大军分三路而来,前锋已过阴平桥。
  
  邓艾拍案而起,传令速召王平、张翼、董厥三将提兵接应。
  
  参军师纂进言道:
  
  “将军,诸葛亮此番来势汹汹,不如暂避锋芒,待其粮尽自退。”
  
  邓艾却不以为然,沉声道:
  
  如若退了,汉中与成都联系断绝,则大势去矣!”
  
  “吾已在此经营多时,岂可轻弃?”
  
  正议论间,忽闻寨外鼓声震天,人喊马嘶。
  
  亲兵急入禀报:
  
  “将军,齐兵已至寨前!”
  
  邓艾披甲持枪,率众将出营列阵。
  
  但见汉军阵中旌旗蔽日,当先一将银甲白袍,正是天水太守王颀。
  
  王颀纵马出阵,扬鞭大喝:
  
  “邓艾!吾今奉丞相将令来讨逆。”
  
  “丞相已率大兵百万,上将千员,分二十路而进,已到成都。”
  
  “汝若识时务,早降为妙,免遭屠戮!”
  
  邓艾闻言大怒,挺枪直取王颀:
  
  “竖子安敢妄言!”
  
  二马相交,战不三合。
  
  王颀便感力不能支,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邓艾驱兵追杀二十余里,忽见前方山谷中转出一支人马,旗号大书“陇西太守牵弘”。
  
  副将师纂急劝:
  
  “将军,恐有伏兵!”
  
  邓艾大笑:
  
  “此等鼠辈,纵有伏兵何足惧哉!”
  
  遂催兵急进。
  
  牵弘见邓艾来势凶猛,稍作抵抗便率部退走。
  
  邓艾追至十里外一处狭谷,忽听四面山头鼓角齐鸣,姜维亲率精兵从谷中杀出。
  
  “邓艾休走!天水姜伯约在此!”
  
  但见姜维金甲红袍,手持长枪,威风凛凛。
  
  邓艾心知中计,却毫不畏惧,挺枪迎战:
  
  “久闻伯约大名,今日正好领教!”
  
  两员虎将战作一团,枪来枪往,火星四溅。
  
  战至十余合,不分胜负。
  
  邓艾暗自心惊:“姜伯约果然名不虚传!”
  
  正在激战之时,后军忽然大乱。
  
  原来金城太守杨欣趁邓艾与姜维交战,偷袭了甘松大寨。
  
  邓艾得报,急令副将虚立旗号与姜维周旋,自率亲兵回救甘松。
  
  行至半路,正遇杨欣率部携辎重撤退。
  
  邓艾大怒:
  
  “杨欣鼠辈,安敢袭我营寨!”
  
  杨欣见邓艾来势凶猛,不敢接战,率部望山路疾走。
  
  邓艾紧追不舍,将至一处山岩下、
  
  忽听头顶一声梆子响,岩上滚木礌石如雨而下。
  
  “将军小心!”
  
  亲兵队长奋不顾身推开邓艾,自己却被巨石砸中,当场殒命。
  
  邓艾目眦欲裂,却无可奈何,只得率部退回。
  
  待回到主战场,只见魏兵已被姜维杀得七零八落,汉兵正从四面合围而来。
  
  “将军快走!”
  
  师纂浑身是血,率亲兵杀开一条血路。
  
  邓艾率残部退入大寨,清点兵马,折损近半。
  
  正要整顿防务,忽有流星马飞驰而至,带来惊天噩耗:
  
  “将军!诸葛亮已破阳平关。”
  
  “蒋舒归降,傅佥战死,汉中全境失守!”
  
  “乐城王含、汉城蒋斌皆已开城投降!”
  
  邓艾只觉天旋地转,勉强扶住寨墙才未跌倒。
  
  师纂急道:
  
  “将军,沓中已成孤地,不如早退!”
  
  邓艾环视众将,见人人面带惶恐,知军心已乱,长叹一声:
  
  “传令,拔寨退兵!”
  
  此时姜维已率大军将沓中团团围住。
  
  夜幕降临,
  
  汉军营中灯火通明,歌声嘹亮,士气高昂。
  
  姜维在中军帐内与诸将庆功,王颀举杯道:
  
  “今日大败邓艾,全赖伯约神机妙算!”
  
  牵弘笑道:
  
  “那邓艾自称名将,今日不也中了伯约的诱敌之计?”
  
  姜维却面无喜色:
  
  “……诸君且莫高兴太早。”
  
  邓艾虽败,然手中尚有兵力可以救援汉中。”
  
  “此人用兵诡诈,必不会轻易认输。”
  
  果然,当夜三更时分。
  
  邓艾寨中突然火起,喊杀声震天。
  
  姜维急令各营严守,不得妄动。
  
  至天明方知,邓艾使的是金蝉脱壳之计。
  
  夜间虚设灯火,主力早已从小道撤退。
  
  姜维闻报,不禁叹服:
  
  “邓士载果然名不虚传!”
  
  ……
  
  汉中平原上,金黄的麦浪在秋风中起伏。
  
  诸葛亮亲自巡视屯田情况,见士卒与百姓一同劳作。
  
  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不禁颔首微笑。
  
  回到中军大帐,诸葛亮召集众将议事。
  
  费祎出列献计:
  
  “丞相,近日细作来报,曹叡宠信宦官黄皓,对其言听计从。”
  
  “若能重金贿赂此人,令其在魏主面前进谗,或可收奇效。”
  
  杨仪皱眉道:
  
  “此计虽妙,然黄皓既得宠信,岂会轻易为我所用?”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深邃:
  
  “……文伟此计可行。”
  
  “黄皓此人,贪财好利,且与邓艾素有嫌隙。”
  
  “若能许以重利,再晓以利害,未必不能成事。”
  
  当下命费祎全权负责此事,拨付黄金千两,珍宝无数。
  
  密遣能言善辩之士入成都行事。
  
  却说成都宫中,黄皓正为曹叡揉肩捶背。
  
  “大王,近日前线捷报频传。”
  
  “曹彰将军连破齐军数寨,诸葛亮已退守祁山不敢出了。”
  
  黄皓细声细气地禀报着完全虚构的战况。
  
  曹叡慵懒地眯着眼:
  
  “果真?为何孤看军报上都是些小胜?”
  
  黄皓忙道:
  
  “那些将军们都想夸大敌情多要粮饷,奴婢这是替大王明察秋毫呢!”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伪造的捷报,“您看,这是曹彰将军刚送来的密奏。”
  
  正当此时,小黄门来报:
  
  “大王,征南将军曹休八百里加急奏章到。”
  
  黄皓脸色微变,抢先接过奏章:
  
  “大王劳累,容奴婢先为您整理要紧奏章。”
  
  曹叡不疑有他,挥手示意黄皓处理。
  
  黄皓退出殿外,迅速浏览奏章内容。
  
  见曹休在奏章中详述永安防务吃紧,请求增派援军。
  
  不禁冷笑一声,将奏章塞入袖中。
  
  是夜,黄皓秘密接见了汉朝密使。
  
  看着满箱的金银珠宝,黄皓眼睛发亮,却故作矜持:
  
  “尔等这是何意?咱家对大魏那是忠心耿耿……”
  
  密使笑道:
  
  “黄大人自然忠心,但邓艾等外将拥兵自重。”
  
  “他日若功高震主,大人在朝中还有立足之地吗?”
  
  “不如与我等合作,各取所需。”
  
  黄皓沉吟片刻,终于点头。
  
  次日,黄皓向曹叡禀报:
  
  “大王,曹休将军又送来捷报。”
  
  “说已击退齐军三次进攻,斩首万余。”
  
  曹叡大喜:
  
  “叔父果然是我朝栋梁!传旨嘉奖。”
  
  黄皓却道:
  
  “大王,曹休将军虽勇,但毕竟有旧伤在身。”
  
  “奴婢听闻他在军中常常卧病,不如另派年轻将领接替?”
  
  曹叡却摇了摇头:
  
  “叔父镇守永安多年,熟悉防务,不可轻换。”
  
  黄皓见此,只得作罢。
  
  一面又密遣心腹人员,牢牢把控宫中联系。
  
  而成都宫中,许多大臣,皆是人人自危。
  
  他们对魏国的忠诚有多高谈不上,与曹氏合作本就是利益的等价交换。
  
  如今,曹氏愈发衰落。
  
  众人都选择作壁上观,真正愿意为曹氏效死力的没几个
  
  所以面对黄皓开始掌握宫中话语权的一事,大家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黄皓也变得愈发嚣张。
  
  但众人却不以为意,
  
  在大家看来,这只是一个跳梁小丑最后的挣扎罢了。
  
  因为成都过不了多久,就要变天了。
  
  现在所有人,都在为自己谋求退路。
  
  整个成都王宫的气氛,变得十分压抑。
  
  与此同时,
  
  永安城中,曹休正焦急地等待朝廷回音。
  
  他已经连续上了七道奏章,却如石沉大海。
  
  副将王产进言道:
  
  “将军,不如末将亲自去一趟成都如何?”
  
  曹休叹道:
  
  “朝廷既无回音,必是有人从中作梗。”
  
  “你我现在擅离防地,正好授人以柄。”
  
  这时探马来报,汉军大将黄忠率三万水师逼近永安。
  
  曹休强撑病体,登城巡视。
  
  “报——江面出现齐军战船百艘!”
  
  曹休眺望江面,但见旌旗蔽日,战船如云,不禁忧心如焚。
  
  当夜,曹休旧伤复发,咳血不止。
  
  军医诊治后,悄悄对众将说:
  
  “将军忧劳成疾,若再不得静养,只怕……”
  
  王产跪在曹休榻前:
  
  “将军,让末将再送一道奏章吧!”
  
  曹休虚弱地摇头:
  
  “不必了……大王若还信我,早该回音。”
  
  “想必是朝中有人进谗……我曹休一生忠勇,竟落得如此下场……”
  
  言毕,
  
  吐血数升,昏死过去。
  
  就在曹休生命垂危之际,黄皓正在成都宫中向曹叡进言:
  
  “大王,曹休将军又送来捷报,说已大破齐军,生擒黄忠数员将领……”
  
  曹叡终于起疑:
  
  “既然连战连胜,为何还要不断请求增兵?”
  
  黄皓早有准备:
  
  “这个……曹休将军说要在年内一举平定荆襄之地,故请增兵。”
  
  曹叡沉吟道:
  
  “齐人经营荆襄已有二十余载,岂是轻易可破?”
  
  “传旨曹休,命他固守即可,不可贪功冒进。”
  
  这道圣旨发出时,曹休已经奄奄一息。
  
  王产接到诏书侯,见其中只字未提增兵之事。
  
  反而责备曹休贪功,不禁悲愤交加。
  
  “将军!朝廷……朝廷竟如此对待忠臣!”
  
  众将士跪在曹休榻前痛哭。
  
  曹休勉强睁眼,看过诏书后,长叹一声:
  
  “天意……天意啊……”
  
  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气绝身亡。
  
  主帅猝逝,永安守军顿时大乱。
  
  副将虽想稳定军心,但各级将领各怀心思,军令难行。
  
  消息传到江对岸,吴王刘永大喜过望:
  
  “天赐良机!黄老将军,即刻发兵!”
  
  黄忠银须飘洒,豪气干云:
  
  “老臣愿为先锋!”
  
  是夜,汉军水陆并进,猛攻永安。
  
  刘永亲自披甲执锐,立在船头督战:
  
  “今日必破永安,让洛阳那帮大臣瞧瞧,本王绝非是浪得虚名的!”
  
  黄忠一马当先,率敢死队登城。
  
  老将军虽然年迈,但宝刀未老,手中凤嘴刀所向披靡。
  
  王产在城头死战,见黄忠杀来,大喝:
  
  “老匹夫休要猖狂!”
  
  话落,挺枪来战。
  
  二将在城头大战,王产渐渐不支。
  
  正当危急时,忽听城内喊杀震天——
  
  原来汉将刘磐率奇兵从密道潜入,打开了城门。
  
  “天亡我也!”
  
  王产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
  
  永安既破,巴东各城闻风而降。
  
  不到半月,整个巴东郡尽归汉军所有。
  
  捷报传到汉中时,诸葛亮正在与诸将议事。
  
  听闻曹休死讯,诸葛亮默然良久,叹道:
  
  “曹文烈也算是一代名将了,竟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可叹。”
  
  费祎笑道:
  
  “此皆丞相神机妙算,当喜才是。”
  
  诸葛亮正色道:
  
  “此非可喜之事。”
  
  “用间虽能收一时之效,然终非正道。”
  
  “若朝廷上下同心,纵有十个黄皓又何妨?”
  
  杨仪在一旁暗思,只要能够击败敌人,又何妨管他是不是正道?
  
  但他不敢在诸葛亮明确指出这个观点,只是问道:
  
  “丞相,如今巴东已下,是否该乘胜进军?”
  
  诸葛亮摇头:
  
  “我军新得汉中,巴东初定,当以稳固为主。”
  
  “况且……曹叡经此教训,必会整顿朝纲。”
  
  “李相爷常说,任何时候,都要敬畏战场。”
  
  “尊重将士们的性命,也尊重自己的对手。”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硬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