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占田析户 (第1/2页)
南中准确来说,应称为贵州,但由于独立建州的日子在今年夏,故依旧称之南中并无问题。
张丰、王凌至南中屯兵已有二、三年,南中豪强从刚开始的忌惮,但随着大族子弟被举荐至中原任职后,众豪强态度转为友善,并乐意接受唐朝的统治。
有了华人豪强的配合,熟夷部落先后臣服。或有不臣服的夷部,张丰、王凌领兵进讨,斩夷人君长,并迁夷丁至蜀中耕作,或是迁至滇池耕作。
其中最关键的军事行动,莫过于黄权收复越嶲郡。
越嶲郡位于蜀中之南,其有便于成都与南中的旄牛道,道宽且近,乃是南中大道。然因东汉中期以来,因军事动乱频繁,牦牛羌绝大道。故蜀中通往南中之道,惟有从朱提南下。
之前孙策嫌越嶲郡偏远,寡有华民居住,故干脆没有征讨,而是主要解决益州与牂柯二郡的豪人与叛夷。而在唐军南下之后,其职责收复南中诸郡,黄权因精通文武,遂从一介降人被提拔为郡守,在王凌的支持下,负责复设越嶲郡。
越嶲郡中,势力最大者莫过于北疆的旄牛羌,大概有七八千户。而除旄牛羌外,郡中大小夷部颇多,或数百家,或一、二千户。
经过一番分析,黄权决定先向北境蛮夷下手,降服了定莋、台登、卑水等地夷部,夺取了盐铁相关资源。后又剿灭了西北的捉马、苏祁二部,大体收复了越嶲郡。
因苏祁与旄牛羌有姻亲关系,旄牛羌得知苏祁被灭,召集部中上万人,南下进攻黄权。而黄权先发制人,领两千甲兵据敌,在卑水设计大破旄牛羌,斩首数首级,俘虏两千人,令旄牛羌惊恐。
黄权上疏于张丰、王凌,请求趁势追击,疏通被断绝的牦牛道,以便蜀中与南中联络。张丰令王凌率步骑三千前往,二人合兵五千,由王凌运粮,黄权作为先锋作战。一路向北,途中历经七八次战役,斩首二三千级,一直杀至汉嘉郡内,牦牛道沿途蛮夷大畏,遂向王凌乞降。
王凌采纳黄权意见,杀牛飨宴,重申恩信,约征徭役。诸夷畏服,悉从约定。而在郡中蛮夷被解决后,黄权在郡县内布署长吏,并征召夷人修缮城郭。众夷不敢不从,遂在去年为官府大修城邑。
张虞浏览奏疏,颇是欣赏道:“黄权复郡有功,下诏封为男爵。”
“诺!”
钟繇应了声,说道:“陛下,南中诸郡华民多者,唯建宁、朱提、牂柯三郡。云南、永昌次之,越嶲、兴古末之。而七郡之中,大族豪强与夷部联姻,盘根错节,以臣之见,不宜大索民户。”
张虞眉头微皱,问道:“不索民何以知户籍,又何以抑豪强以扶弱?”
钟繇说道:“贵州豪强族内多蛮夷,与其索蛮夷数目,不如专计豪强华民数目。如陛下在贵州颁布占田令,华男占山田两百亩,华女、次丁占山田一百亩,次女、奴隶占田五十亩。而赋税缴纳,皆依中原户赋缴纳。”
“占田令颁布,南中华人必踊跃投籍占田,更能吸引蜀中民众南下。而抑豪却不弱华民,关键在于析户。陛下当令每户占田之限,如一家占田五十顷,如有超额者,当析户别立,否则苛以重税,且不准额外占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