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球汽车行业的爸爸 (第2/2页)
因为海蓝汽车从来没有公布过相关的论文或者技术参数……其他厂商拿过去逆向研究,只能看个大概,知道是一种很复杂的复合材料,但是怎么造出来还搞不明白。
要是他们能够搞明白这个固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其实距离搞出来他们自己的混合氧化聚合物固态电池也就不远了……
海神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就在这正极材料以及负极材料上……
材料搞不出来,一切都白搭!
海蓝汽车玩不需要锂金属的混合氧化聚合物固态电池去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锂金属需求量,瞬间少了一大截!
海蓝汽车每年出货量数百万辆电动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车厂商,并且其销量占比非常高。
很多分析机构都认为,今年全球范围内,包括纯电车型、插混车型、增程车型在内的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一千八百万辆,海蓝汽车一家就能占据四百五十万辆以上。
总销量能够有这么高,是和海蓝汽车有极大的关系的,比如在高端乘用车市场里,很多人之所以选择购买电动车,那纯粹是因为有海蓝汽车,如果没有海蓝汽车的这种黑科技顶级产品,他们不会购买其他品牌的电动车,而是会继续购买燃油豪车的。
海蓝汽车不仅仅是电动车,更是顶级黑科技产品……逼格上比传统的燃油豪车还要更高呢。
其次,海蓝汽车所研发,后续通过技术转让流向市场的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半固态电池,同时通过出售高性能激光雷达,车规/工业级摄像头等传感器等零配件,并且和其他汽车厂商相互交换一些关键专利。
向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电动车技术或零配件产品!
特斯拉也好、比亚迪也罢,又或者是其他电动车厂商,其实他们或多或少都用上了海蓝汽车的技术或零配件产品。
海蓝汽车的存在,直接就整体推动了电动车技术的进步以及成熟,这也大幅度刺激了电动车市场的成熟。
成熟的电动车,才催动了电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
而有着如此巨大影响力海蓝汽车……却开始转而使用不需要锂金属的混合氧化聚合物固态电池了,虽然还没有完全放弃锂电池,在低端车型上还在继续使用,但是趋势不可阻挡。
这对于锂金属行业而言,无疑是天塌了……一下子就少了好几百万辆电动车的锂金属需求量呢。
而且更关键的是,海蓝汽车的电动车,以纯电为主,增程车型虽然有,但是销量占比很小的。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看似有一千七八百万,但实际上相当多一部分还是插混车型或增程车型,其中的纯电车型里,大部分其实还是低价小电池的车型,三四百公里续航的低价电动车其实占比也很多的。
而海蓝汽车呢,绝大部分都是续航六百公里以上的纯电车型!
这也导致了海蓝汽车所消耗的动力电池,占据全球动力电池消耗量的过半以上。
然而这过半的动力锂电池的消耗量,直接没了……人家海蓝汽车用固态电池去了。
因此这两年,锂金属的价格持续走低,而今年更低……导致锂金属市场呈现了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
受此影响,徐申学手底下的多家矿务公司也迎来了经营上的困难,其中一家甚至出现了亏损。
徐申学手底下的多家矿务公司,加起来一共占据了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锂金属产能,锂金属价格持续下跌,呈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他们现在已经开始陆续关闭一些效益不高的落后锂矿产能了。
不过徐老板家大业大,对自家锂金属业务的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也不在乎。
当年掌控锂金属行业,是为了保障电动车行业的高速发展。
现在放弃锂金属行业,也是为了让电动车行业更进一步!
严格上来说,他手底下的这些矿务公司的锂金属业务,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续随行就市继续经营就好了。
而锂金属价格持续下跌,这也给了宁代电池等传统锂电池厂商的压缩成本带来了持续的空间。
传统锂电池,不管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半固态电池,只要价格低到一定程度,那么就不会缺乏市场。
这也是目前宁代电池的未来几年的战略:淘汰落后的三元锂电池产能,尽可能的降低磷酸铁锂电池以及半固态锂电池的成本,深耕电动车中低端市场,同时开辟储能市场。
实际上这也是很多传统锂电池厂商的主要思路!
大家都知道海蓝汽车的固态电池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的。
因此锂电池在中低端市场里,依旧有不小的生存空间,至少未来十年八年都会如此。
至于十年后……十年后如果还找不到转型的方向,或者还没突破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那么就等死吧!
因为海蓝汽车的固态电池,其制造成本以及售价,随着时间的过去,技术的成熟,产量的持续扩大,必然会越来越低的。
海蓝汽车的固态电池,逐步取代传统锂电池,这是历史大趋势。
当然,宁代电池作为徐申学的企业,同时海蓝汽车集团也持有大量宁代电池的股份,它们还是比较特殊。
在未来,它们是有可能从海蓝电池获得固态电池的技术授权,成为固态电池厂商的……当然,高昂的技术授权费用还是要免不了要交。
然而其他传统锂电池厂商,前景可就不是那么美妙了,最近两年,各大上市锂电池厂商的股价持续走低呢……明明他们现在的锂电池出货量节节攀升,营收和利润都在上涨,但是股价确实一直在跌……因为他们没有了未来。
市值看的就是未来,一眼都能望到头,甚至没有未来的企业,哪怕还在赚钱呢,但是股价也能跌到地板上去。
未来几年里这些传统锂电池厂商还能活下去,甚至部分还能活得比较滋润,也能拥有一定的战略调整或技术突破的时间。
只是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只是传统锂电池厂商进入了衰退期,固态电池行业的相关企业则是迎来了井喷爆发期。
受到海蓝电池大规模扩充固态电池产能的影响,海蓝电池的上百家主要供应链厂商一个个都在高唱凯歌,疯狂扩张,大量招人!
毕竟动力电池市场并没有减少,相反,还在持续高速增长当中……只是动力电池从传统锂电池逐步替换为固态电池。
而对于整个电动车行业而言,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尤其是海蓝汽车集团承诺明年开始逐步向其他厂商供应固态电池,这将会极大的促进电动车行业的整体发展!
这,也是徐申学所希望看见的……他要的不仅仅是海蓝汽车的大杀四方,他更希望看见电动车行业的整体发展。
全球每年七八千万辆汽车产销量呢,光看海蓝汽车一家是吃不完的,撑死了也就搞个千万辆左右的销量。
那么其他市场份额就放着不管吗?
不可能的!
海蓝汽车试图通过提供动力电池,激光雷达等零配件,技术授权或其他方式,智云集团则是通过提供车规级算力芯片,辅助驾驶系统向其他的六七千万辆汽车市场渗透。
这种通过子系统、零部件渗透的方式,也有个前提,那就是需要让其他汽车厂商,尤其是海外传统大型汽车厂商看到制造、销售电动车的好处……一种得足以让他们放弃传统优势燃油车,转投电动车的怀抱的好处。
而固态电池,就是这种好处!
徐申学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布局,说高大上一点就是布局全产业链,立足中上游。
用更简单直白的话来说就是:徐申学试图当全球汽车制造行业的爸爸……
固态电池供应,就是阳谋……我知道你担心会被卡脖子,但是我这固态电池这么牛逼,你难道真的不用?
就算你自己因为各种担心而不用,但是你的竞争对手可就用了……到时候丢了市场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固态电池的供应,就和算力芯片一样,但是摆在明面上的阳谋……表面上,你爱买不买,没人逼你。
但实际上你不买不行,因为你不买,你的竞争对手会买,然后你在人工智能领域里就会落后。
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已经开始逐步深入各行各业的当下,在人工智能领域里落后,那后果可严重了。
所以现状就是,APO6000显卡这种顶级算力卡,智云集团直接敞开了卖,其他高科技企业则是抢购,包括美国的那些高科技企业都在抢购……
未来在固态电池领域里,徐申学希望能够复制算力卡领域里的强势,然后获得汽车产业里的巨大话语权。
他要当全球汽车行业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