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830下乡

830下乡

  830下乡 (第2/2页)
  
  将盐放上卡车,唐植桐这才掏出信看了一眼,没啥大事,主要说唐蓉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打算报考四九城电力学院。
  
  待人、车到齐,押运科的职工领了枪支弹药,点名无误后押运处拔营起寨前往农场。
  
  农场在永定门车站的东南边,在1900年之前,永定门南边的这一大片土地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苑囿,水草肥美至极,专供皇家行围猎玩乐所用。
  
  官方称之为“南苑”,老百姓则称之为“南海子”。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四九城,小本子闯入园中焚毁建筑、射杀动物,偌大一个园林毁于一旦。
  
  《辛丑条约》一签,本就不富裕的国库更加空虚,清廷再也无力维护南苑,光绪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大手一挥,发行了“龙票”,准招佃屯垦,于是就有太监、军阀在苑内抢占土地建立庄园。
  
  大概也是这个时间段,南苑建起了机场,也是中国第一个飞机场,现在机场不仅仍在运营,还发展壮大了,在机场旁边建了航天一分院及试制工厂,成了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研制基地。
  
  汽车跑的比自行车快,唐植桐和其他骑自行车的同事一同前往,即便有人带路,也是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农场,而此时,先一步乘车到达的职工已经着手整理今晚休息的“床”了。
  
  一行人径直去了农场在这边的临时驻地,驻地周围站了不少人,其中有不少押运处的职工在忙活着往地上铺秸秆,一瞧就是打地铺用的。
  
  几人将自行车往旁边一放,也加入其中。
  
  唐植桐除了自行车,还将自己身上的枪放在了其他押运员立起来的枪架子上,这边有人看着,不用操心有人会抢。
  
  “张科长,怎么样?累不累?”唐植桐接过张金波抱过来的秸秆,乐呵呵的问道。
  
  “丰收在即,累咱也乐意啊。”张金波同样乐呵呵的回应着。
  
  “嘿,看大家伙都挺高兴,估计都跟你有一样的想法。刚进村就发现不少过来参加劳动的,这次来了不少人吧?”唐植桐将秸秆扔在地上,顺着规划好的方向,将秸秆摊薄。
  
  过来的路上路过麦场,麦场上聚集了不少人,从穿着上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些是社员,哪些是城里人。
  
  “确实不少,来了才知道,除了咱自己系统的,还有不少大学生和初中生。听说有邮电学院过来的,说不准能碰到你同学呢。”张金波擦了一把汗,回道。
  
  “嘿,那不能,我同学前阵子都去工厂参加生产劳动了,正好赶不上这次麦收。”唐植桐笑笑,有线系是有福气的,在工厂里好歹是按点上下班,这边麦收嘛,一个字,起早贪黑。
  
  “哈哈哈,那就是校友。你先铺着,我再去扛点过来。”张金波哈哈大笑两声,转身又去当搬运工了。
  
  铺比扛要快一些,唐植桐将手边的秸秆都铺好后,张金波也没回来。
  
  唐植桐趁这个功夫打量了一下临时住所,这一溜有八间不大的土坯房,房子根部的那层草泥已经在风吹雨淋下剥离殆尽,尽显颓废。
  
  其中一间是用作仓库和厨房的,有人进进出出往里面搬运着面粉和厨具。
  
  其他七间应该是用来给女同志休息使用的,因为只有女同志进出,没见到老爷们靠近。
  
  “人太多了,除了一部分安排在老乡家中休息外,其他人大部分都在打地铺。市局的意思,这几间房留给女同志,男同志在外面凑合几天。”方圆此时凑了过来,顺着小兄弟的视线看过去,似乎是在给他解答疑惑。
  
  “这安排很妥当,糙老爷们睡哪都成。咱是不是再挖一溜坑,建上一排临时厕所?”唐植桐左右张望一下,只在角落里看到一个简易棚子,看着有人捂着鼻子出来,不用凑近,就知道那是卸货的地方。
  
  “哎~你这个建议好,是得把厕所扩一扩。你铺完床去临时食堂去看看,市局那边临时通知,这次过来的学生也在这边吃饭,任务又加重了,该调配人手直接紧着咱押运处的同志招呼就行。”方圆眼睛一亮,朝旁边几个围在一起抽烟的男同志招招手,说罢领着他们去开启扩建工程了。
  
  “好嘞!”唐植桐这边答应的干脆,让自己的包往没铺好的地铺上一扔,代表这块有人,就径直去了厨房。
  
  天大地大,干饭最大,至于床铺嘛,临睡前再铺也不晚。
  
  “你好,师傅,我是押运处的唐植桐,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吗?”唐植桐在房门口探了个头,没有进去,因为里面满满当当,不仅有锅碗瓢盆案板蒸屉面粉,还有好几个女同志在帮着大师傅和面,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唐科长好,我是市局食堂的曲毅。我刚才听方处说过你要过来帮忙,欢迎欢迎。”曲毅抬起头,侧身从里面挤出来,想跟唐植桐握个手,但手上都是面,只能抬手打个招呼。
  
  “曲师傅客气了,都是为同志们服务嘛。”唐植桐往后退了一步,给曲毅让出空来。
  
  “哈哈,唐科长说的在理,要不你给切点咸菜?咱今晚凑合一顿,明天正式开伙。”曲毅满脑袋官司,食堂来的人不多,却要负责好几百人用餐,压根忙不过来。
  
  “行。我看屋里的空间也不宽裕,咱们是不是在外面垒几个台子,把桌案、炉灶啥的搬出来?”临时厨房空间有限,唐植桐搭眼瞅了一眼就没兴趣往里面钻了,等火烧起来,还不知道里面得有多热呢。
  
  “那敢情好,我还想着今晚用疙瘩汤凑合一顿,吃完饭再垒灶台呢。”
  
  “曲师傅先忙,我去垒吧,这活我熟。”唐植桐乐呵呵的毛遂自荐。
  
  唐植桐说对这活熟悉还真不是瞎说,来这边之前没少见农村大席,两个厨师有三四个灶眼就能撑起十桌、二十桌的流水席。
  
  而且,在原本的记忆里,唐植桐小时候也没少干这样的活。
  
  马大爷以前跑大棚的时候,都会带着马克俭,有让他帮忙的意思,也有让他学习的意思。
  
  而每逢有这种好事,马克俭都不会漏掉自己的小伙伴,虽然到了主户家得垒灶、烧灶、上菜、撤菜,但零嘴少不了,妥妥的“肥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