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70章 团结湖

第470章 团结湖

  第470章 团结湖 (第1/2页)
  
  “这可是个大事儿啊。”
  
  冯沐一脸严肃道:“你人在这儿,这个东西我就不看了,这个奖你是怎么想的,详细说说。”
  
  “还是评选优秀的中篇、短篇,中短篇创作周期短,不能像茅奖那样好几年才办一次,还是要每两年一小评,在两年一评的基础上,每四年再进行一次大评.”
  
  江弦侃侃而谈着自己的设想。
  
  冯沐和唐达成听得频频点头,觉得江弦这个设想不仅可行,而且成熟。
  
  这小子不光写文章是一把好手,做起工作来也是一绝!
  
  这样的想法同时在冯沐和唐达成的心底浮现。
  
  “另外呢,还有一个点,我觉得短篇和中篇的获奖数量得改一下。”
  
  “数量得改?”
  
  “嗯。”
  
  江弦点点头,“这些年的优秀评选,一直是短篇数量多,中篇数量少,就说今年,短篇要选的数量,几乎是中篇的一半。”
  
  “我觉得这个不对。”
  
  “中短篇,中篇的篇幅和内容更适合广泛的社会反响和深度探讨,而且中篇的篇幅适中,既能够容纳复杂的故事情节,也能保持较高的文学价值。”
  
  “所以应该稍微多设置一些中篇的数量,至少应该反过来,让中篇的数量是短篇的两倍。”
  
  “这个有道理”
  
  孔罗荪想了想:“中篇往往能够更好地平衡故事性和文学性,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市场的关注,应该多鼓励中篇的创作。”
  
  冯沐和唐达成静静听完,又听江弦补充一句:
  
  “还有一点,推荐作品的时候,咱们还是限制在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比较好,免得有个别作家,好几部作品同时获奖。”
  
  “.”
  
  冯沐、唐达成和孔罗荪同时看向江弦。
  
  个别作家?
  
  你说的这个个别作家,难道不就是你自己?
  
  除了你,还有谁能每篇都受到读者们的狂热追捧。
  
  “倒也不用卡的这么死。”
  
  冯沐道:“短篇是短篇,中篇是中篇,我们还是应该允许一名作家同时获得短篇和中篇奖项的。”
  
  江弦心领神会,知道这话是冯沐补偿给他的。
  
  不过他心里也已经够满足了。
  
  江弦清楚,这次优秀评选,要真让他拿七个奖,那可就全乱套了。
  
  所以改制是一定要改的,至于改的方式,那就全由江弦说了算,也是他给自己找回点补偿的地方。
  
  那就改了这个优秀评选。
  
  改成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
  
  把含金量提起来。
  
  这样就算是江弦拿不到这七个优秀奖,他心里也没什么不平衡的。
  
  就是七个优秀奖,那也比不上这一个鲁迅文学奖啊!
  
  而且照目前冯沐的话办下去,很有可能还是两个鲁迅文学奖。
  
  江弦的提议很快在作协内部进行讨论。
  
  讨论非常激烈。
  
  赞同这项提议的人不少,反对的声音也有很多。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赞成的声音比较大,而且大部分人都觉得江弦的构想很好。
  
  用最擅长写长篇的茅盾来为长篇文学奖项命名。
  
  当然也要用最擅长写中、短篇的鲁迅来为中、短篇文学奖项命名。
  
  这个奖,冠以鲁迅之名,那真是再合适不过!
  
  时间紧迫,觉得方案可行,鲁迅文学奖的事情迅速敲定下来,书记处把戳一盖,文件下发,确定今年不办全国优秀评选,改办成第一届鲁迅文学奖。
  
  原本操办全国中篇、短篇评选的评委会成员们也都摇身一变,成了首届鲁迅文学奖的评选小组成员。
  
  另一边,江弦则是跟着他爹江国庆一块儿跑去了团结湖。
  
  对于这会儿的京城人来说,团结湖这地儿一年都来不了一趟,太远太远了。
  
  这会儿二环内的京城人管去南城叫城外,出二环一律叫去郊区,连日坛使馆区什么的都算东郊,西外动物园算西郊,更何况三环的团结湖呢?
  
  当然了,现在也没三环这概念。
  
  团结湖,你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地儿没什么古老的历史。
  
  在古代,哪有团结这词儿啊?顶多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但当时有水碓子这地名了。
  
  碓子就是舂米的东西,砸年糕那种用具,相当于蒜臼子,水碓子就是用水力来驱动的,在古代未必算高科技,但也属于人工智能了,这就说明当地水多,所以才有这种机械设备。
  
  新中国成立之后,京城先改造了龙须沟这种地方,也就是在市区的环境。
  
  后来是抗美援朝那会儿,美国的李奇微投了细菌弹,造成东北地区瘟疫,全国因此展开爱国卫生运动。
  
  于是京城开始大规模地整治这些水沟水洼子一类容易被污染的地区,之后就重点改造出了“四大湖”:青年湖、人定湖、太平湖还有团结湖。
  
  除了太平湖是因为靠近北太平庄得名“太平”,其他“青年”“人定”“团结”这都是新词汇。
  
  太平湖71年就被填了,另外三个湖一直都是公园,而且公园还收费。
  
  当然了,江弦和江国庆俩人也不上公园儿去,坐着伏尔加一路到团结湖南一条的两栋小楼前才停下。
  
  “两栋楼,一共161套房,拢共1.2万平米,平均下来每套房74平米,那会儿卖的时候,不分楼层、户型,一律400块钱一平米,算下来,也就是平均3万块钱整一套.”江国庆给江弦介绍说。
  
  江弦笑了笑,“可以啊老爷子,了解的还挺详细。”
  
  江国庆哼了一声,“那位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来买房子那能俩手拎个脑袋就过来么?可不得事先调查好。”
  
  俩人说着下了车,江弦抬头看向面前的两栋楼,分别是1号楼和2号楼。
  
  这两栋楼,是团结湖在京城房地产历史上的第一,无人能超越,因为这里是京城第一个公开发售商品房的社区。
  
  那还是80年的事儿了,那会京城开始了商品房试点,就是这两栋楼,不管是谁,只要有钱就能买。
  
  三万块一整套,老爷子说的是当年的价儿。
  
  那是80年,普通家庭一年能攒100块钱就算很牛的了。
  
  万元户那时候都得戴大红花。
  
  3万块,普通家庭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京城那会儿人均工资应该是70块钱左右,也就是一年800,那3万块,约等于不吃不喝40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