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66章 六个“天”

第466章 六个“天”

  第466章 六个“天” (第1/2页)
  
  赢了两盘棋,漫天的鲜花和掌声让聂卫平头都有点晕。
  
  遥想当时连斩日本五员大将的江铸久,得胜后与观众见面。
  
  热情的观众把他堵在入口处,索要签名的本子一直顶到他的鼻尖上,挤得他连胳膊都抬不起来。
  
  当时组织者见状,连忙把江铸久拉上讲台,护送他从后门出场。
  
  就这,前门还有一大群观众痴痴地等,久久不肯离去。
  
  那是聂卫平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人们如此热爱和崇拜一个围棋运动员。
  
  结果让他猝不及防的是,当初的那一幕,和他现在所受到的礼遇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国内对他是连篇累牍的报道,以前寂寂无名的一个小众运动运动员,一时间成了民族英雄。
  
  而与聂卫平一起迅速火爆起来的,还有写出“胜天半子”这四字的《天局》。
  
  这其实很正常。
  
  围棋火了,那跟围棋沾边的东西,肯定都要受到读者们的关注。
  
  而这会国内关于围棋的文艺作品并不多。
  
  甚至可以说少的可怜!
  
  屈指可数!
  
  因为围棋热度实在是太低了。
  
  就说此前中日合拍的大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在国内播出以后,那真是连个水花都没扑腾出来。
  
  至于文学作品,那就更少了。
  
  所以江弦这部《天局》,那真是天时、地利、人和。
  
  再加上,江弦本就已经是国内颇有名气的作家,读者受众极多。
  
  因此,随着聂卫平二连胜的消息传开,《天局》的影响力跟着扩大。
  
  1985年第九期的《人民文学》加印都加印不过来,幸亏《天局》这是和《人民文摘》同时发表,这才帮《人民文学》那边分担了些发行上的压力。
  
  “江弦的稿子还没送来么?”
  
  人文社,韦君宜老太太找李景峰问了这么一句。
  
  李景峰一脸尴尬。
  
  “没呢。”
  
  眼瞧着《天局》大热,他们人文社跟着眼红。
  
  冯沐早已经和他们交代过,要出版《天局》这篇。
  
  江弦这名作者也同意了。
  
  可是谈到一半,他忽然提出要先改改稿子再出版。
  
  这也正常,很多作家在作品出版前都会有再改改稿子的想法,人文社没多想,就让他先回去改了。
  
  结果这一改,就改到了现在。
  
  “这啥情况啊?”
  
  韦君宜有点儿疑惑,“我了解江弦同志,向来是一诺千金,不是答应了又中途变卦的人啊。”
  
  “可能是他忘了?”
  
  “有可能。”
  
  韦君宜觉得李景峰的猜测不无道理,“江弦现在身上职务多,担子重,最近又主持上了今年全国中、短篇的评选工作,哪件都是大事儿,说不定真是太忙了把这事儿给忘了。”
  
  “这咋整?”
  
  李景峰有点儿犹豫,人江弦现在什么身份?他这个小编辑哪敢去找他催稿?
  
  “要不您去打个电话问问?”他把目光看向韦君宜。
  
  论身份论地位,好像还是韦君宜去催江弦的稿子更合适。
  
  “这样吧。”
  
  韦君宜想了想,“待会儿你跟我一块儿上他家去一趟?去他家里问问。”
  
  “那也成。”
  
  李景峰点点头,又问:“咱用不用带点东西?”
  
  “带点东西?”
  
  韦君宜看他一眼,“你觉得带点啥合适?你想想,也也别太贵重,太贵重的话不合适,江弦同志也肯定不会收下。”
  
  “那就.”
  
  李景峰一琢磨,眼前一亮,“带点儿咱的稿纸!江弦他就喜欢这玩意儿。”
  
  韦君宜:“???”
  
  俩人往线网兜里装了一大捆写有人文社字样的绿格子稿纸。
  
  “江弦他就喜欢咱们社的稿纸,说咱们稿纸旁边儿的空白特大,改稿子的时候能写的进去东西。”李景峰解释说。
  
  “原来如此。”
  
  韦君宜默默听完李景峰的话,想了想,又装了一捆稿纸到线网兜里去。
  
  俩人做完这一切,直奔江弦家,还没到院子门口,就瞅着江弦抱着个小丫头刚溜娃回来。
  
  “呀,这、这就是年年吧?”韦君宜看见江弦怀里的小小陛下,喜欢的不得了。
  
  小家伙一张白嫩嫩的小圆脸,水汪汪的大眼睛跟朱琳似得,这会儿脑袋缩在江弦怀里,左摇右晃,看着奶里奶气的,任谁都想rua两把。
  
  “哎呀,真漂亮啊,多大了?”
  
  “一岁多。”
  
  江弦摸摸江年年的脑袋,“快,叫奶奶。”
  
  “奶奶。”
  
  江年年稚声稚气的喊一句,然后又贼害羞的往江弦怀里钻,不敢见人。
  
  “哎呦。”
  
  韦君宜乐得皱纹都舒展开了,摸了摸身上这也没带红包,回头尴尬的和也在摸红包的李景峰对视上。
  
  失算了吧!
  
  带啥稿纸?!
  
  “这是叔叔。”
  
  江弦指了指李景峰,又和韦君宜、李景峰二人打上招呼,“老太太,景峰,你俩怎么上我家来了?外面凉,进去坐。”
  
  “哎。”
  
  推推搡搡着进了门,江弦给俩人各倒杯热茶,李景峰和韦君宜对视一眼,正纠结着谁开口问稿子的事情,结果反倒是江弦先端过来一摞稿子:
  
  “你俩今儿来的正好,省得我让司机再带我去人文社一趟了。”
  
  韦君宜看了眼他的稿子。
  
  “这是?”
  
  “这是我改的《天局》。”
  
  “《天局》?”
  
  韦君宜拿过那一摞稿纸,根据她多年编辑工作的经验,一摸厚度立马摸出来,少说十万字。
  
  “《天局》哪有这么多字?”
  
  “我不是琢磨着,《天局》一篇出个短篇集太少了,干脆又写了几部中短篇,一并做成合集出版了吧。”
  
  “又写了几部中短篇?”
  
  韦君宜和李景峰面面相觑。
  
  不从事文学工作的话,可能不会理解这句话的荒谬程度。
  
  多少作家,想发表一部中短篇,都得废上九牛二虎之力。
  
  光是写一写,短则几个月,长则好几年,完事儿想过下稿子,又得好几年。
  
  就说路遥的中篇《惊心动魄的一幕》,从78年就开始创作了,一直到了80年,才终于在《当代》杂志上发表。
  
  可见写稿子的坎坷。
  
  然而江弦,也就是不久之前才提出的要再改改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