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臧霸 (第2/2页)
臧霸的一生,就是一段不断做出妥协和牺牲的悲剧。他为了保全自己和宗族的生存,不得不向当权者屈膝投降,甚至出卖同袍手足。
从东海避难到徐州谋生,臧霸一步步攀援上位,但所走的路却是染血的不归路。
臧霸出身于泰山郡华县,家中原本是当地有名有势的大族。可是由于与郡太守结怨,臧家宗族遭到了灭顶之灾。
为了救出身陷囹圄的父亲,18岁的臧霸带领私兵在半路劫法,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流血事件。之后父子逃亡东海,失去了根基。
就在臧霸避难之处,他又遇到了第二次宗族浩劫。当时臧霸追随陶谦镇压黄巾军,被任命为骑都尉,屯驻原避难地开阳县。
谁知几年后,陶谦竟率兵攻破臧霸的老家华县,臧霸眼睁睁看着故乡化为火海,宗亲被屠戮一空,却不得不强作淡然。因为在异乡为人作嫁,臧霸已经身不由己。
“王霸之君可以用道义告诉我,希望将军替我说好话。”
“刘备返回后将他的话告诉曹操,曹操听闻后就此罢休,任命徐、毛二人作为郡守。”
“之后,曹操与袁绍对峙抗衡时,臧霸多次带领精兵援助青州。”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击败袁谭于南皮,臧霸前往祝贺,趁机请求让子弟及诸将之父兄家属前往邺城。”
“后来东部州郡发生骚动,臧霸以正义之名出兵,平定暴乱,肃清了海岱一带,被封为列侯,后被加封为都亭侯,加官为威虏将军。”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臧霸与夏侯渊讨伐黄巾军余党徐和等人,因功升任徐州刺史。”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臧霸跟随曹操讨伐孙权,担任先锋,两次攻入巢湖,攻打居巢,攻破城邑。”
“之后,臧霸率领一支军队,进攻皖城,讨伐吴军将领韩当,让吴军不能救援陈兰。”
“韩当派遣吴军迎战臧霸,臧霸与吴军在逢龙大战,双方僵持。”
“韩当再次派遣兵力,在夹石迎战臧霸,臧霸与吴军大战,大败吴军,胜利后驻扎在舒城。”
“之后,在孙权撤军逃遁时,臧霸夜间追赶,直到天明,已追出一百余里,终于追上吴军,前后夹击,大败吴军,致使吴军不能救援陈兰,张辽也因此大败陈兰。”
“随后,臧霸又跟随曹操在濡须口讨伐孙权,与张辽担任先锋,行军途中,遇上大雨。”
“曹军的主力已经到达,江水因大雨而暴涨,吴军船只稍稍前进,曹军将士惊慌不安。”
“张辽见状想要撤军,臧霸阻止道:第二天,曹操果然有令。”
“张辽来到曹操处,把臧霸的话告诉曹操。曹操听了,称赞臧霸,拜臧霸为扬威将军,授予符节。”
“最后,孙权投降,曹操下令撤军,留下臧霸与夏侯惇等驻扎在居巢。”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即王位,臧霸升任镇东将军,加封爵位武安乡侯,统领监督徐州的军事。”
“曹丕登基后,他进封开阳侯,后改封良成侯。”
“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他与曹休攻吴,击败吕范于洞浦(今安徽和县南),升任执金吾,加授特进。”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ruì]即位,增封臧霸邑五百户,并前三千五百户。不久后,臧霸逝世。”
“臧霸逝世后,追谥曰威侯。其子臧艾嗣任。”
“因臧霸前后有功,封其子三人为列侯,赐一人爵关内侯。”
“公元243年,臧霸被尊祀于魏太祖曹操庙庭。”
苏轼:曹老儿上位后,臧霸也为了保住地盘和权势,不得不向新主子摇尾乞怜。
虽然曹操对他很宽容,但臧霸为了讨好还是出卖了同袍昌霸。
在濡口之战时,他更是拼尽最后一丝尊严,以换取封赏高位。
从这些让步和妥协中可以看出,臧霸的前半生就是一连串血泪史。
要养活宗族,守护地盘,他不得不屈服权贵,被迫出卖同路人,否则就会一贫如洗,家破人亡。
用现在的话说,臧霸就是一个为了生存被逼无奈的“综合症“患者。
活阎罗一般的处境逼迫着他不顾一切代价,做出让人深感压抑和悲哀的选择。
臧霸的前半生,可谓是一路铺满荆棘。在避难和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选择向权威低头,甚至背弃同路人以维系家族和地盘的存活。
然而,对于这个曾经骄横泰山的豪杰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痛彻心扉的屈辱。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臧霸可以说是幸运地活了下来。不过他付出的代价也是血淋淋的。
除了出卖昌霸之外,他还在陶谦手下亲眼目睹了自己家乡被屠戮一空的惨剧。
作为一名当过县狱掾的读书人家庭出身,这对臧霸的心灵创伤可想而知。
他不得不在追随陶谦和保住自己宗亲性命之间做出抉择,而最终选择了沉默妥协。
在曹操手下,臧霸继续做出让步。比如在濡须口之战时,面对暴雨逆境他挺身而出维护军心,其实也是为了换取曹丕的赏识和重用。
董昭有言曾评价臧霸“无雄心壮志,唯贪功名富贵“。可以说,正是这份功名欲驱使臧霸在关键时刻摆出勇猛决绝的姿态,为自己谋取更高的地位。
权力游戏的法则就是如此,要生存就要屈服。
作为一个封疆大吏,臧霸没有曹操等当权者那样的大权在握,只能靠出卖良知来换取安身立命的机会。
而这一切,又陷入了一种有去无回的恶性循环:越妥协越背信弃义,越来越深陷其中。
臧霸的前半生就是一个不得不在权力与理想之间反复权衡的过程。为
了生存和延续家族香火,他不得不做出种种令人扼腕的选择。
这是一种残酷的现实,也是乱世留给人们的无奈之路。
我们可以谴责臧霸的偏执和背信弃义,但也要体谅他身陷囹圄的困境。
正所谓“穷苦人家,怎见穷苦“。从这个意义上说,臧霸其实也是乱世的另一个受害者和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