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万亿营收,看好!” (第2/2页)
互联网上也有宣传,但是尉来并没有大规模的宣传,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论是檀锦程还是李响,都只能主推战略级的产品,而其他的产品就只能靠其他的高管去推广了。
悦驰汽车那边的资源,在L系列,星途成长起来之后,已经变得极其有限了,母公司这边已经很少会主动去推广了,一切只能靠悦驰汽车自身来推广。
悦驰汽车自身的资源肯定是不如尉来的,但是无论是悦驰还是坦克以及新推的星河P1,都是有着极高的用户基础的,在燃油车体系里加入领航辅助功能之后的燃油车,其驾驶体验感肯定要高上很多。
在尉来全面出口计划当中,悦驰的燃油车也是其中一环,这些都是老张通过十数年时间获得的信息,也总结出尉来在产品营销上的大致规律。
有技术,有渠道,有品牌,有销量,又有前瞻性,总销量当中的海外销量份额已经越来越高,如果某一天当经济环境变好,尉来的产品可以销往北美地区,亦或是毛熊地区,那尉来的成就就更大了,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止步于此。
“北美地区的话其实也能销,只不过关税太高了。”
事实上北美地区确实从来没有公开说过禁止整车出口至他们地区,但考虑到综合税率,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税率,在商业上基本是不可行的,直接出品的利润空间极小,甚至无法覆盖关税成本。
不仅仅只是尉来,其他国内企业也几乎没有出口北美地区的计划,如果真要开辟北美市场,那就只能在那边开厂了,而这又不是国内大多数企业所愿的。
春节之后,汽车圈子里动作不断,其中以跨界合作最多,已经分拆出去的菊花汽车业务,频频与各大车企传出合作关系,扩张速度明显。
由此可见,先前担忧菊花对于车企灵魂的侵蚀,让车企失去灵魂的论调确实是菊花汽车业务扩张的最大阻碍,当分拆业务,允许其他车企入股之后,也就建立了合作基础。
除了菊花之外,其他车企同样也是动作不断,很明显的是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竞争的白热化,不过要说二月份最风光的企业就当属零跑汽车了。
零跑汽车的新品C10,订单超过4.5万辆,按照这个成绩,这是一款10万辆以上级别的车型,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零跑的C系列已经迅速替代此前的T系列,成为主销车型。
技术积累带来的厚积薄发,让这家去年与哪吒汽车一样在大型价格战当中被冲击得最惨的二线新势力品牌,在获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快速扭转了局面。
零跑汽车的股价,在整个二月份涨了30%,其表现明显优于同期其他的新势力品牌,这就是技术积累转型成功带来的好处。
反观没技术的哪吒,已经是麻烦缠身了。
除了这类独立的车企之外,“车二代”是二月份市场表现最为亮眼的,所谓的车二代,就是如极克,银河,岚图,深蓝等等这种背靠传统车企的新执势力品牌。
不过吉利的骚操作是真不少,那就是他们的车型换代实在是太快了,在车型命名上也多次调整,新车到手不到几个月就成老款了,着实把老用户得罪得不轻。
不过吉利这么干也是无奈之举,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于市场反应的不足,以Z10为例,上市初期大部分车型都是400V平台,而同期竞品已经普及800V架构了,在智能驾驶和安全配置上,性价比也不足。
这就很尴尬了,消费者并不是都懂车,你用400V,同价位的用800V,那他们自然而然的认为800V比较好,而800V平台成熟与不成熟他们根本不管。
实际上所谓的800V优于400V,也只是一个理解状态,技术不成熟的800V平台甚至不如400V平台,这里主要还是看车企的技术储备能力。
吉利倒也不是全然没考虑到市场换代的速度,主要还是出于传统车企生来的谨慎态度,只可惜当前的竞争环境已经不允许企业再“慢”下去了。
“这车怎么说呢。”
在尉来这边,檀锦程倒是显得兴趣很好,如今的尉来已经走上正轨了,星途的两款车型也已经步入正轨,以目前的价位以及参数配置,这两款车型虽然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但在同价位上还是具有领先优势的。
主要还是尉来在纯电领域的优势明显。
没太大的压力的檀老板,通过小米搞了辆还没有正式交付的量产款小米SU7,自己在尉来的测试场地试驾起来了,作为小米的股东,还是名誉董事,檀锦程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只要不对外透露,或者公开传播就行了,实际上新车上市在交付之前,肯定是有一批车子会流出去的,不然媒体车从哪里来的。
“优点和缺点非常的明显。”
李响也一起来体验了一把,檀老板这次搞过来的是SU7的MAX版本,也就是最高配版,搭载的是双电机四驱以及101度的锦新时代三元锂电池,续航能力达到了800公里。
“确实,性能和操控性没得说,但是其他方面的缺点也很明显。”
檀锦程也是点了点头,这些年他试驾的车型很多,有时间的时候也会参与尉来新车型的测试,对汽车的了解程度已经不再停留在普通用户层面了。
他拿到的是高配版本,抛开外观争议不提,这款车优秀的不像是第一次造车能拿出来的产品,要知道就算是尉来与菊花这样的企业,第一款车型也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性能与操控没得说,后排空间有点压抑,但也能接受,毕竟是轿跑嘛,车机互联做得也很不错,在驾驶乐趣方面还是非常优秀的。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就是智驾方面,在发布会上檀锦程就认为雷布斯是吹牛逼的,上车之外的体验是果然如此,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细节方面的缺点也很明显。
“实用性略显不足,但整体来说是一款可玩性很高的车型,针对于他们的用户群体来说,其实已经算是非常完美了。”
“唯一要担忧的就是售后服务能不能跟进。”
第一次造车,其实车子有没有毛病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售后,消费者或者说粉丝其实是允许企业第一款产品不完美的,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小米没有造车经验,在售后服务上能不能跟上,能不能把这种不完美转通过服务转换成用户忠诚度,是他接下来第二款以及后续款式车型的重点。
“是啊,其实现在服务要比完美更重要。”
“应该能卖得很好,ET5的速度要加快一些了,我去找找老张,让他们在产能方面调配一下,过几天我要去帝都就没时间管这些了。”
通过试驾,檀锦程已经感受到了这款车型的魅力,以小米的营销能力,雷布斯亲自上阵一定可以把这款车型的卖点尽最大可能展现出来。
三月份通常是车企密集发布新车的时间段,ET5以及Et5的旅行款也将在三月份正式开启预热,以应对小米SU7接下来可能带来的竞争。
由于SU7的定价还没出来,这一段时间市面上围绕着雷布斯“有点贵”的言论,各式各样的争论层出不穷,其中以看衰的言论居多。
但是以檀锦程对雷布斯的了解,他哪怕是想做高端,价格真的定得有些贵,也一定会用一种反转的方式让用户接受他的定价,雷布斯有这种能力。
3月1日,尉来又一次出人意料地在盘后公布了正式财报,成为A股市场新能源以及整车第一家公布正式财报的上市公司,也是整个A股的第三家。
有两家着急的上市公司,早在一月末就公布正式财报了。
总营收10697.63亿元,净利润819.3亿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高达6688.46亿元,按照尉来的总销量,这个营收让尉来每辆车的平均售价达到了18.18万元。
下降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尉来最赚钱的L系列变化不大,单单L系列就创造了超过1200亿元的营收,平均售价32万元,而L系列的净利润比例达到了9.53%,远高于整车5.65%的净利润。
“这财报没得说,电池净利率稳定,汽车营收大增,关键是分红,真特么的大方啊。”
尉来的财报一出,又是机构以及如老张这样的大户们狂欢之日,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增长不提,关系到他们最为核心利益的分红方案,也在年报当中提及。
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46.57元,分红总金额204.83亿元,占据着2023年度净利润的25%!
“嘿嘿,我一次能拿46.57万元,还不用交税,这钱拿着是真的爽。”
老张嘿嘿直笑,虽然只是一个预案,还要拿到股东大会上去批准,但傻子才不通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