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目标:全球前五! (第2/2页)
简单来说就是增量不增收,钱都让跨国车企给赚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营收都只能维持在千亿的规模,净利润更是没法比。
尉来要做到真正的认可,除了销量还需要在营收上进入全球前十的行业。
“尉来2023年度的财报应该很漂亮的吧?”
顾清清也出声问道,橙子集团这几年除了橙品会以及天美工作室能够保持稳定的营收之后,人工智能方面因为大量的投入,再加上从控制股东手里买下了七星数据中心,导致财报不怎么好看。
外加这几天互联网的退潮,各大互联网公司虽然积极转型,拥抱AI,但是市值表现并不怎么样,这也算是风水轮流转了。
在资本市场上,橙子集团的压力其实也是不小的,主要是财报因为投入加大的原因,表现得没有那么赚钱了,当前资本市场对于预期之类的远低于利润。
“整体的话应该能超过万亿了,咱们也算是万亿营收企业了。”
在公布销量以及销售预期之后,尉来2023年度的财报明显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按照机构给出来的预估,尉来集团2023年度的整体营收是会超过万亿的。
目前民营企业500强当中,能够达到万亿规模的仅仅只有京冬一家,汽车产业里的营收龙头的上汽集团的巅峰也不过是2018年的9021.94亿元。
尉来极有可能成为全国第一家营收规模达到万亿级别的汽车整车制造商。
这个成绩可不仅仅只有资本市场关注,就连上面都在关注着,新能源产业链这些年争议不断,行业乱象越来越多,资本介入之后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行业洗牌速度加快。
无形当中对地方ZF以及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也让新能源汽车路线是否真的能够代替燃油车,成为热议的焦点,但行业发展到这种程度,是根本停不下来,也不能停下来的。
一家营收破万亿的新能源整车制造商,某种意义上能够给社会各界都吃下一份定心丸。
“那你们今年的财报要提前了。”
檀锦程不再是愣头青,顾清清同样也成长很快,主掌橙子集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她的ZZ敏感性同样不差,每年的三月份是财报季,同时也是会议季。
提前拿出一份万亿营收的财报,意义非凡。
“按规矩也需要提前披露的,我们也算是符合程序了。”
按上市公司规则,正负值超过50%就需要提前几日披露,虽然说这个要求不太严格,但只要是增速超过这个数字,大部分公司都会主动执行的,毕竟这是喜事嘛。
1月12日,新一年的第二个周五,特斯拉毛豆3焕新版如同传闻当中那样降价了,紧跟BYD之后第二家巨头又一次开启价格战,市场所有的目标都聚焦到新能源龙头尉来的身上。
“咱们也跟进吧。”
从元旦之后,股市已经在炒作尉来的财报行情了,尉来股份能够明显感觉到日交易量的上升,股价也缓步上升,可见有资金在布局。
尉来的全年销量预期增长比例,跟其他两家龙头企业相当,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预期都是在20%左右,没有太大的看点。
最主要的是,一向喜欢年初搞事情的尉来,这都已经快半个月了,还是没有任何的动作,着实让大家有些意外。
“行,我这就让人放出去。”
船夫哥今年野心勃勃,抢在元旦期间就公布秦系列降价,那他怎么着也得捧捧场子,尉来以要调整的车型也不多,只有星途S01与星河P1这两款。
星途S01因为要换代的原因,起售价调整至10.08万元,星河P1起售价调整至8.98万元,除了这两款主力车型是直接降价之外,其他车型没有走直降的路子,而是以金融贴息,送保险等等方式变相降价。
另外一款车型调整,也就是ET5了,为了跟毛豆3保持竞争,ET5也降了3000块钱,加上变相的优惠,实际到手的优惠也能做到5000元以上,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
星途S01,星河P1,星愿,ET5,四款车型构筑起尉来从7万元至25万元区间的市场防线,对比起王朝系列或许在车型上是要少一些,但星途S01与星愿这两款实在是太能打了,所以目前来看还是可以稳住的。
“看样子星途系列也要考虑一下混合动力了。”
这两年混合动力车型发展实在太快了,BYD就是凭借着混合动力抢占了大量的市场,尉来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要想守住这个巨大的市场份额,必须要在这个价位增加一些混合动力车型。
不过增程式是不打算搞了,这个市场还是太小了一点,保持住高端L系列的利润就可以了,没必要在低价位段跟零跑,深蓝等企业内卷。
尉来果断的跟进,加上15亿元的回馈计划从一月份开启交付,让市场再度沸腾起来,乘联会虽然多次呼吁,但奈何各大车企根本不放在眼里,该降价还是降价。
“今年檀总没什么大动作啊,看来尉来今年的动作应该是以保守为主,这样的话给了咱们一定的机会。”
依旧没有放弃做新能源龙头的BYD销售团队,在看到尉来只是简单的跟进之后,松了一口气,每年年初都要搞出点动静的尉来,今年没有太大的动作,确实是让他们放心不少。
不过尉来也不是没有动作的,尉来的动作主要还是体现在技术以及服务上,从今年开始,尉来会开放更多的充电网络,建设更多的超级充电站。
同时,尉来旗下的尉来科技主导的原利帆汽车团队,也在换电上开始与李兵的闻界开展换电合作,争取在补能方面做到更加的全面。
除了做好服务之外,尉来已经开始将AI大模型引入智驾团队了,AI大模型上车成尉来智驾团队今年的主要任务,提升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的体验。
不过这些暂时还是悄摸摸的,没有对外公布,与传统的价格战相比,如今的尉来更加看重技术战,未来在同质化,价格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比拼的就是谁的技术更牛逼。
“一月份有一整个月的销量时间点,大家还是要打起精神啊,争取拉近与尉来的差距。”
BYD销售团队,尤其是王朝系列团队战意很高,去年海洋网几乎被打崩了,今年他们算是背水一战了,如今今天王朝网再拿不到绝对的优势,那么可能千年老二就是他们的使命了。
赶在过年之前,必须要冲刺一把,不然的话就不仅仅只是股价稳不住了。
庞大的销售网络,超过的预期,一旦完不成,BYD就有可能重走2010年老路,而现今的环境已经不可能再给他们像是之前那般长达十年的缓和期了。
尉来这边的销售团队也没有懈怠,虽然官方给的优惠不多,但增加了经销商体系之后的星途与星河系列,在经销商那边可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价格上他们没办法跟直营店拉开差距,但是可以用其他的优惠来吸引啊,反正尉来给的利润空间还是不错的,说起来当尉来的经销商,还是比较舒服的。
只要不碰尉来给出的官方价格体系这条底线,线下自己的优惠尉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由于有了自己的保险公司,在保险业务上尉来也会跟经销商有合作,给予一定的提成。
最为关键的是,尉来因为大数据业务,APP做得好,在产能规划上做得非常好,也不玩大跃进,搞虚假销量数据,因此他们不需要像其他品牌那样压很多库存。
汽车压库存,那可是要命的。
1月31日,尉来对外公布了2023年度未经审计的财报预披,虽然不是正式的财报,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但依旧还是引起了巨烈的轰动。
2023年度,尉来集团整体营收约1.05万亿至1.1万亿区间,净利润约800亿至850亿元!
当日尉来股份受消息刺激大涨7.7%。
“全国第一家万亿营收的整车制造商,营收挤进全球前十,尉来有资格成为全球性车企。”
“现在就看尉来跟京冬的营收到底谁更高了,是互联网赢还是新能源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