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盲订?我也行。 (第2/2页)
去年L1打得BBA抬不起头来,但毕竟针对的还不是BBA的超豪华市场。
“另外在订金方面也不要玩花样儿,用户要是不满意就让依照我们一贯的处理方式,我们不差这几个钱。”
尉来一贯对于订金处理方式,没有现在流行的所谓大定小定,同时也允许用户在锁单之前无条件退款,甚至还按银行利率支付订金利息,虽然平摊到每名用户身上没几个钱,但在用户这边看来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而在锁单,已经排产的情况下,如果还想退车,那就需要与客服沟通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无正当理由,就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一般情况下是10%至20%,甚至是不给退的。
尉来要做服务,但也不会做冤大头,如果政策过于的宽松,那用户薅羊毛就会过于的厉害,甚至不排除有竞争车企采用事先下定,事后退订的方式来给尉来生产造成麻烦,以及增加库存。
这一点参考苹果当年的维修政策,在服务平衡方面,尉来也要做好风控。
在订金方面,尉来也收得不高,如星途S01这样的30万元以下的大众车型,只收2000块,而30万元以上的,则收取5000元。
“行,那我就安排下去了。”
李响点了点头,他这一个月的预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今在微博上L9的话题热度已经超过5亿了,接下来的四月份,李响将从连续剧式的爆料转向价格上的心理暗战。
而五月份,李响的主要营销点来自于对L9价格的投票,到正式发布的六月份,李响可谓是把日程排得满满的,而六月份的发布会同样也在抓紧策划当中。
实际上李响原本是想跟大嘴学一学拉踩之术的,不过在BYD海豹发布之后,檀锦程与船夫哥玩了一出温情脉脉,李响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因此对于L9的发布会以及营销方式他也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同样是营销大师的李响,深知在尉来还是要一切以老板的意见为主,当老板已经明确表态对于拉踩反感的前提下,作为CEO的他自然不可能是对着干的。
不拉踩,他同样有信心办好这一场发布会。
“流量确实是利器,但很多时候流量也容易受到反噬,咱们是龙头企业,不是那种光脚不怕穿鞋的,不需要用拉踩的方式来营销自己。”
“再说,我们的卖点十足,没有必要把自己放到中小企业一样的层次,去配合他们。”
“你看看极克的风评就知道了。”
作为吉利旗下目前为止最为亮眼的一款新能源汽车,极克的产品力毋庸置疑,哪怕最高售价达到了36万元,但极克001的产品力依旧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虽然被小米挖了大批的人,但极克的工程师们还是非常给力的,然而再牛逼的工程师也驾不住抽象式的营销团队。
抽象式的营销团队,给极克001的车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极克车主们最多的一句吐槽就是:“车是好车,就是XXX。”
这已经成了一个车圈之梗了,可见极克营销团队有多抽象,连车主都受不了他们。
作为一家传统型车企,吉利非常强大,本身的卖点也很多,无论是像BYD那样走科技溢价路线,还是如长城那般走低调的路线,吉利都不愁车子卖不出去。
然而自打去年以来,也不知道是不受到了新势力以及菊花与小米的刺激,他们的营销就越来越抽象了,说他是互联网式的营销吧,又像是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说是传统营销模式吧,又完全不似。
就连船夫哥在对于其他车企,诸如新势力方面的评论都是反复打脸,整个一个就是四不象,或许他们是想学习互联网的营销,来带动自己的热点,但是却没有学会。
“理解,我会调整营销方案的。”
李响在微博上的争议言论也有不少,但是相对于前世而言,已经克制了很多,整体上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檀锦程一些影响的,尉来也确实如檀锦程所言,卖点很多。
E系列与L系列,主打的一个外观语言学与内饰豪华,以30万至50万元的价位区间,体验BBA的质感,对于消费力够强的用户群体,是一个不错的平替产品。
星途主打的就是科技感与性价比,以目前市面上最低的价格,体验到智能辅助驾驶的乐趣,同时还能够兼顾小家庭的使用场景。
悦驰以及埃安系列,同样是主打的性价比,只不过方向与星途不一样,而埃安系列就更好说了,网约车又怎么了,卖得多了谁敢小看我。
走网约车深度定制路线,同时辅以尉来最成熟,最先进的技术,来满足网约车平台以及司机的需求。
一季度已过,属于2022年真正的市场竞争经过三月份的预热之后,真正开始了。
4月5日,各大自媒体根据各大车企对于前三个月销量的公布,统计出了各大车企在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销量,尉来,BYD,特斯拉ZG这三家企业依旧稳居前三。
在全球销量方面,特斯拉在一月份被尉来超越之后,二月份曾再次登顶全球销售第一,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北美地区,二月份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国内的销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北美方面的影响则要小上很多。
不过到了三月份,尉来又再次强势登顶,这两家新能源企业在销量方面上呈现出反复交替登顶的状态,而排名全球第三的BYD,三月份的销量同样全面爆发,与这两家企业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小了。
前三竞争的态势,充分反映出了目前新能源市场的焦灼状态,2021年全面爆发,对于头部企业来说, 2022年都是极为关键的一年,谁在2022年真正登顶,就掌握着今后的主动。
这三家对于今年的销量预期都相当之高,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压力也不小,为了提振销量,特斯拉在四月份再次恢复了之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三月份的变样涨价,仅仅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又恢复过来了,可见在国内市场上,特斯拉的压力还是十分的明显的,海豹虽然更像是ET5的直接竞品,但对于毛豆3同样有着不小的冲击。
这三款车型的用户重合率太高了,在海豹正式交付之前,特斯拉进行一些防御性的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海豹发布之后与尉来的联动,也引发了各大车企掌门人的重视。
新势力品牌方面,可以说是如临大敌,传统车企业方面,包括大众与吉利等等企业都开始进行技术跟进,一体化的车身,如今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四家企业了。
尉来,特斯拉,BYD,零跑。
没错,除了新能源三巨头,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零跑,这家一直存在感不强的新势力品牌,同样走的是全栈式自研的路线,去年他们也发布了他们的一体化车身技术。
另外,零跑已经确定上市时间了,那就是今年九月份,整个一月份,零跑卖出去了2.16万辆车子,销量同比增长140%,T03与C11是零跑的主力车型。
T01为A00级轿车,在A00级轿车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另外新推出的C11,也很有意思,走的是纯电以及增程式的路线。
三月份上市的C11增程式,走的同样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路线,但是最低售价仅需要14.98万元,被调侃为“小L1”,零跑也被调侃为摸着尉来过河。
另一家被调侃为摸着过河的企业是吉利,吉利被调侃为摸着BYD过河,两家企业有着类似的背景,技术路线也相似,BYD推出什么技术或者车型,吉利就以极快的速度跟进。
还别说,销量还真就上来了,不少消费者调侃2021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白白忙活了一年吉利,终于是开窍了。
整个Q1季度,吉利旗下四大新能源品牌合计出售有6.19万辆了,增速明显,这就是技术爆发的实力, 2021看似什么都没干成的吉利,实际一直在默默提升。
而在众多自媒体吃着新能源车企一季度表现流量的同时,尉来也在4月5日这一天,官宣ET5从四月份开始,单月产能提升至1.5万辆。
同时,檀锦程还在某音视频里,公开回复评论ET5今后的市场将是国内与国外同步,1.5万辆的产能当中,大部分的产能将用于国内市场,后续ES3的产能也将拉满。
尉来ET5,特斯拉毛豆3,BYD海豹三款竞品之争,随着ET5产能的拉满,竞争开始进入到白热化。
“艹!”
毛豆3恢复优惠,船夫哥没什么表示,但是当听闻ET5把产能拉满之时,船夫哥在办公室里爆了个粗口。
国内市场,限制ET5销量的只有尉来对于产能的控制,21.98万元的B级轿跑,70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还是非常能打的。
他甚至已经怀疑檀锦程是不是猜到了海豹的交付时间点以及价格,海豹目前的交付确实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至于说价格的话,船夫哥都有点觉得自己疑神疑鬼了,但很奇怪的是这种感觉却是非常的强烈。
而也是在4月5日当天,微博忙人李响也在微博宣布尉来L9开启盲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