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行~吧 (第1/2页)
刘荣如是一番表态,窦老太后不置可否,却也还算满意。
乍一看,窦老太后对才刚出生的皇长子如此防备,似乎仅仅只是防着皇后曹淑,以及曹淑背后的平阳侯曹氏家族。
属于纯粹的新老外戚之争。
但事实上,窦老太后如此怪异的态度,还有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嫡长子继承制。
从私心上,窦老太后固然不希望汉家的新外戚:平阳侯曹氏家族,在未来同时成为皇庶长子、皇嫡长子的母族外戚。
而从‘公心’之上,窦老太后则是本能的,想要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汉家,已经很久没有出现顺位继承的皇嫡长子了。
如果将作为‘半个皇嫡长子’的先孝景皇帝排除在外,汉家上一个顺位继承的先帝嫡长子,还得追溯到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嫡子:孝惠皇帝刘盈。
甚至可以说,孝惠皇帝刘盈,是自太祖高皇帝开国以来,汉家唯一一个顺位继承的先帝嫡长子。
在那之后,无论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还是太宗皇帝刘恒、先孝景皇帝刘启——乃至于当今刘荣,都并非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
后世人常说,谎话说得多了,说谎的人自己就信了;
听谎话的人多了、信谎话的人多了,谎话,也就自然而然成了真。
规矩也是一样。
违反的人多了——尤其是连续违反的次数多了,那原本神圣不可侵犯的规矩,也就成了形同虚设的空中楼阁。
窦老太后虽是女身,但也同样是有学术标签的。
现如今,还没完全瘦死的骆驼:黄老学,便几乎是由窦老太后强行吊着最后一口气。
坊间甚至一致认为,黄老学的彻底落寞、彻底淡退出长安朝堂中枢,必定会是以窦老太后驾崩作为标志性事件。
而在黄老学的思想体系当中,秩序二字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黄老无为,而又无所不为。
将这句颇有些晦暗的思想哲学,与汉家现有的实际状况稍稍结合一下,其实就不难得出一个相对浅显的解读。
即:无为而治,并不是说掌权者、统治者什么都不做,任由天下野蛮生长或毁灭。
而是要先制定一套相对健康的运转体系,或者说是稳定的秩序,然后任由天下,在这套稳定秩序当中自然发展。
美其名曰:道法自然。
简而言之,就是先画一个框架,然后‘圈养天下人’,允许天下人在框架内肆意放纵,但绝不允许脱离这个框架。
只要框架,也就是体系、秩序确立,那黄老学就是‘无为而治’的慵懒模样。
可一旦框架被打破,体系被破坏、秩序变得混乱,那黄老学可就要摇身一变,口头禅要从原本的‘无为而治’,改变为‘无所不为’了。
作为这样一个奇特学派的唯一‘护道者’,窦老太后对于黄老之学,自然有着相当深厚的造诣。
毕竟也是几十年的积累,再怎么天赋不佳,也总该有所成了。
故而,在偏爱黄老学的窦老太后看来,秩序二字的重要性,也同样无与伦比。
具体到‘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封建时代的社会秩序核心组成部分,窦老太后的态度更是无比明确。
但凡有机会,便一定要促成!
只可惜,自太宗孝文皇帝,自代地入继大统开始,汉家接连两次皇位传承、政权交接,都没能具备恪守‘嫡长子继承制’的客观条件。
太宗皇帝入继大统,献祭了自己的正妻和一众嫡子;
虽然最终,窦老太后得以妾室转正为正宫皇后,也让先孝景皇帝变相具备了‘嫡长子’的身份,但明眼人都知道:先帝这个太宗皇帝嫡长子,那纯粹就是人造嫡长子。
如果这么操作也算嫡长子继承制,那嫡长子继承制就没有必要坚持了。
——从今往后,皇帝想立哪个儿子做储君,就直接把哪个儿子的母亲进封为皇后,这个儿子就能成为类似先帝那样的‘人造嫡子’了。
历史上的汉武大帝,便是由孝景帝如此操作,才得以顺理成章的,以皇十子的身份成为太子储君,并最终继承大统。
皇十子即位,很离谱;
但作为皇十子的皇嫡长子、嫡独子即位,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说回眼下。
太宗皇帝没能与立嫡长子,是客观条件使然;
且窦老太后、先帝,都是那一次遗憾的既得利益者,窦老太后也没法说什么。
先帝与立当今刘荣,也同样是不具备‘与立嫡长子’的客观条件。
——先帝没有嫡子,也不能有先帝薄皇后所生的嫡子。
条件不允许,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无嫡立长,与立当今刘荣。
但到了当今刘荣,可就不存在类似太宗皇帝、先孝景皇帝时那样‘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了。
皇后曹淑,是先帝、窦老太后都同意,刘荣自己也点了头,再三思虑才最终定下的皇后人选。
无论曹淑自己,还是曹淑背后的平阳侯家族,也都没有诸如‘不能成为储君的母族外戚’‘不能成为未来的太后家族外戚’的痛点。
如此情况下,既然客观条件允许,窦老太后自然是希望在刘荣这一朝,汉家能重新回到‘嫡长子继承制’的正轨之上。
过去几次皇位传承,如太宗皇帝传先帝、先帝传当今刘荣,都可以勉强解释为:无嫡立长,无奈为之。
但若是连续三次皇位传承,都遵循‘无嫡立长’的第二原则,那‘有嫡立嫡’的第一顺位原则,就要可有可无了。
——反正你汉家的皇帝,也生不出嫡长子!
——还‘有嫡立嫡’个锤子啊?
——直接改成‘有长立长’好了!
再者,一次两次还能说是巧合,连续三次,那就免不得要有人嚼舌根子。
说汉家的天子主动、刻意不生嫡长子,倒还没什么。
就怕有不怀好意者,编排出‘上天惩罚汉家,不允许汉天子拥有嫡长子’之类的谶纬之说。
真要那样,窦老太后可就要难受了。
试想一下。
如果有一天,天下到处都在流传这个说法,并且成为主流认同的说法;
那岂不就是说:除了拥有嫡长子,并使嫡长子顺位继承的太祖高皇帝之外,汉家后来的每一代天地,都‘获罪于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