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章 :昆仑·镜! (第1/2页)
沙发对面,常华祥院士一边起身去拿MIRI天文观测数据,一边摇着头道:“暂时还没有,毕竟现在主要的精力都还集中在校准检验上。”
“而且,这种校检照片和观测数据一般来说也不具备太大的科研分析价值。”
“毕竟校检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误差数据,很少会有人选择申请分析这些东西。”
徐川点点头,道:“没事,我先看看。”
虽然说早些年的时候通过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应用研究过参宿四和一些天文学领域的东西。但毕竟他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再加上自己也不是很上心,对于这些还真不是很了解。
常老院士倒是没在意这些东西,他翻出MIRI天文观测数据后,便将其递了过来。
徐川伸手接过笔记本电脑,用无线鼠标翻阅着数据中的信息。
“咦?这里的数据好像还真有点问题。”
办公室中,对照着第二阶段的校准照片翻阅了一会MIRI天文观测数据后,徐川的目光落在近红外光谱仪NIRSpec反馈回来的观测数据上,眼眸中带着若有所思的神色。
沙发对面,常华祥老院士好奇的看了过来,忍不住问道:“你发现了什么?”
徐川将手中的笔记本放到了茶几上,推动掉转了一下方向,将屏幕转了过去,开口道:“你看这里。”
“这是11月17号的观测数据,参宿四表面亮度在9.91× 10L⊙,半径数据在897.7 R☉。”
“而这张是12.21号的观测数据,时间仅仅过去一个多月,参宿四表面亮度就暴增到1.351× 10L⊙,半径更是膨胀到了941.7 R☉。”
“.”
看着徐川指出来的观测数据,常华祥轻轻的摇了摇头,开口道:“如果是放到其他的恒星上,这个数据变化的确不太正常。”
“但是放到参宿四上面,这并没什么。往些年观测到的亮度与直径变化数据比这个更大的时期都有。”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只不过这次可能比较快一点?以往要达到这种程度的亮度与半径变化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虽然并不是天文学领域的专家,但这段时间常老院士也恶补了很多有关于天文学领域的知识。
尤其是有关于参宿四的。
毕竟这颗距离地球仅六百多光年的红超巨星的确让人非常感兴趣,再加上它现在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末期,即将演变成超新星爆发。
所以很多人都对此感兴趣,希冀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一场绚烂的宇宙烟花。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台大型外太空空间望远镜在完成正式的调试校准工作后,接下来的首批观测目标必然有参宿四。
所以对于参宿四的一些基本信息,常华祥还是了解的。
像这种亮度与半径的变化,放到参宿四这种晚年红超巨星身上并不能算什么很奇怪的事情。
对面,徐川点了点头,认可常老院士的说法。
但很显然,如果仅仅是发现了这点东西,他也不可能说MIRI天文观测数据有问题。
“如果说亮度和直径的变化并不能够说明什么的话,那你看看这个。”
说着,他将MIRI天文观测数据翻了几页,一份NIRSpec近红外光谱仪观测数据映入了常华祥院士的眼帘中。
“这是.”
看着徐川指明的观测数据,常华祥院士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诧异。
虽然并非天文领域的学者,但这种直白的观测数据他还是看得懂的。
而电脑屏幕上,徐川指出来的NIRSpec近红外光谱仪观测数据,是一份异常引力波信号。
该信号持续9分47秒,频率范围0.1-10Hz,来源,正是参宿四方向。
尽管从观测数据来看暂时还无法确定这份异常引力波信号是否是参宿四发出的,但可能性确实不小。
沙发对面,徐川轻轻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没错,这是一份异常的引力波信号。”
“而且它与LIGO/Virgo观测到的双黑洞合并信号频谱显著不同,这一点我还是可以确认的。”
引力波,作为物理学核心领域巨作相对论的预言事件,其相关特征与观测数据他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LSC)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LIGO机构位于米国华盛顿汉福德区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顿的两台引力波探测器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这个被称为GW150914的人类探测到的首个引力波信号,徐川看过它的完整观测数据与表象,对它的情况再清楚不过了。
而眼下参宿四的这些NIRSpec近红外光谱仪观测数据记录的引力波信号,很显然和双黑洞合并产生信号频谱完全不同。
虽然说宇宙中能够产生引力波源的并不止双黑洞合并这种事情,还有致密双星系统(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的绕转、旋近或并合、超新星爆发、宇宙暴胀的遗迹等等都能够产生的引力波。
但很显然,上述的这些宇宙事件和他们对参宿四的观测数据远远挂不上钩。
对面,常华祥院士抬起头,饶有兴趣的开口询问道:“如果这不是双黑洞合并,或者说常规的引力波事件,你觉得这是什么?”
隐隐约约的,他感觉今天可能会了解一些新的东西?
沙发上,徐川思索了一下,开口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不排除可能是参宿四观测背景中的某个宇宙活动事件导致的引力波误入的可能性,但概率并不大。”
“至少在我看来概率并不大。”
听到这个回答,常华祥院士有些好奇的问道:“你觉得这是参宿四本身发出的?”
“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引力波在孤立天体中理论上只有脉冲星的自转或质量分布不对称,以及大质量恒星生命末期的超新星爆发会产生来着。”
这也算是天体物理领域中的常识了,尽管参宿四在走到生命末期后注定会以一场超新星爆发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现在它可没有爆发,而正常的晚年恒星活动中,可不会出现超新星爆发,或者是发出引力波。
徐川摇了摇头,道:“大质量恒星晚年也是会产生引力波的,只不过概率会比较小而已。”
闻言,常华祥院士思索了好一会,才皱着眉头问道:“虽然我并不是天体物理和物理领域的学者,但我想引力波的产生理论这个我应该不会记错。”
“好像至今还没有哪篇论文或相关的物理理论有表明晚年的大质量恒星会在非超新星爆发的时候干涉时空产生引力波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