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参宿四的异常~ (第1/2页)
~
“一期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目前‘炼石工程’正在对小行星带中的陨石进行探勘,首批已探测符合撞击要求的陨石正由精卫·陨石推进装置转运中。”
“按照昨天的汇报数据,大概在一个月后能顺利抵达预设坐标点位。”
“对火星本身的探勘同样正在进行中,一期地质数据已完成相关的采集工作.”
办公室中,简单的说了一下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目前的进度后,常华祥端起茶几上的瓷杯,抿了口温润的茶水润了润嗓子。
徐川点点头,开口道:“那台大型外太空空间望远镜的调试,怎么样了?”
相对比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进度来说,这件事才是他今天过来的目的。
毕竟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不归下蜀航天基地管辖,而是由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组委会管理。
不过现阶段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组委会的临时总部设立在京城,徐川暂时还时间过去。
再加上之前几个月他一直都在闭关研究数学大统一理论,没多少时间关注和处理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发展与事情。
所以只能通过助理的汇报和邮件等渠道了解一下,这会常老院士的汇报,倒是给他补足了不少最新的情况。
倒是从NASA宇航局手中定制的那台超大型,比韦伯望远镜的镜面还大三分之二的外太空空间望远镜,早在他之前闭关研究数学大统一理论的时候就已经送过来了。
但那个时候他在潜心研究数学,甚至都没时间来下蜀航天基地这边看一眼,太空望远镜就已经调试组装好通过航天飞机运送往了外太空。
沙发对面,常华祥院士不假思索的开口道:“已经抵达了L2拉格朗日点完成部署,遮阳板、主反射镜均已经打开。”
“目前正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镜片校准工作,包括主反射镜在内的多个镜片,前两轮测试一切良好。”
“目前已完成在近红外照相机、近红外光谱仪、中红外设备、近红外成像器、无缝光谱仪等光学与近/中红外波段仪已完成阶段性调试。”
“康普顿光谱仪与成像仪、广域巡天仪器、光谱棱镜等高能天体物理仪器阶段性调试工作正在进行中。”
“按照目前的调试进展,预计下个月10号可以完成全面校准工作。”
“另外,第一二批校准期间拍摄的校准照片已经传递回来了,你要看看吗?”
一台大型空间望远镜的部署、展开、调试等方面的工作远比常人想象中更加的繁琐,并不是用火箭或者航天飞机将其发射到指定的位置上立刻可以开始工作的。
从巨幅遮阳板展开,为将来望远镜开展观测提供必要保障、到主反射镜、辅助镜片的打开校准工作、再到多仪器联合校准、功能测试等等,每一步都可谓是极为精密。
就比如镜面释放与缓冲装置移除,拿韦伯望远镜来说,镜面从折迭状态展开为直径6.5米的主镜,精度要求纳米级,耗时超过十天!
而对于前两个月发射上天的大型空间望远镜,常华祥院士很是上心。
尽管这是徐川个人出资购买的‘私人’望远镜,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一台性能远超韦伯望远镜的大型空间望远镜,也是华国的第一台大型空间望远镜。
其将是华国天文史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台科学设备,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了解有关天体的质量、年龄、历史和成分的同时,也必将成为未来十几年探索宇宙的一大利器,为人类揭示出更多、更深远、更精微的宇宙奥秘。
除此之外,它也能够为国内培养一代世界级天文学家,推动华国的天文学迈入国际顶尖梯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得上是‘私器公用’了。
听完常华祥院士的介绍后,徐川点了点头,饶有兴趣的开口道:“照片呢?我看看。”
虽然说这类大型空间望远镜通常要等到全面校准完毕后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性能,但校准期间拍摄的照片,其清晰度也是远超普通空间望远镜的。
毕竟它本身的性能就摆在那里。
闻言,常华祥院士笑着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后面操作了一下,办公室中,一副投影荧幕缓缓落下。
很快,一张张的校准照片就通过幕布投影了出来。
办公桌后面,常华祥院士一边操控着荧幕播放照片,一边开口介绍道。
“第一批校准照片拍摄的是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校准拍摄的HD84406恒星。”
“左边这个是韦伯望远镜的校准照片,而右边的是我们自己的望远镜拍摄的初期校准照片。
沙发上,徐川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投影出来的照片。
幕布上的照片分左右两块,左边的照片上有18个光点。
这对应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总镜面由18面主镜构成,所以早期第一批的校准图片中会出现18个小光点。
而右边的照片上则有着36个光点。
这对应着他向NASA宇航局定制的望远镜镜面由36面主镜构成,那么这拍摄的第一缕星光就是由36个未对齐的镜片拍到的36个光点的合集。
而之所以选择HD84406恒星作为校准目标,其目的很简单。
之所以选择这颗恒星,一方面是因为它很容易识别,而且不会被其他亮度相似的恒星挤在一起,这有助于减少背景混淆。
另一方面是因为有韦伯的校准数据和经验,能够加快他们的校准脚步的同时,对比一下两者的性能了。
注视着面前的照片,徐川认真仔细的打量了一下。
如果是粗略的看一眼,虽然右边的光点数量要多一倍,但两者的差别其实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但如果是仔细的对比左右两边的照片,就会发现右边的照片中黑暗背景下的小光点数量更多。
那是校准过程中曝光背景面的其他恒星与星系,虽然并不是主要的拍摄目标,但依旧会在校准拍摄的过程中被录入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