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八十一章 张之洞的位置 (第1/2页)
袁冬珏当然知道周至的弯弯绕,于是抱着“奇货可居”的想法,说想看《平定两金川方略》可以,但是不能白看,你得把书卷修复工作也承担起来才行。
等到《平定两金川方略》好《四川全图》都修复好后,蜀大也搞了一次展出,不过那一次展出让《四川全图》哄动全国,但《平定两金川方略》却没有得到任何重视,展出完毕就收回了库房珍藏。
直到川师大的高层来蜀大交流,在参观蜀大图书馆古籍保藏条件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已经修复得焕然一新的《平定两金川方略》,不由得大为惊艳。
都是南三阁《四库全书》抄本,看着面前完好无缺,制式谐备的《平定两金川方略》,再想想自家库房里残破的典籍,让川师大的管理者们心生出了一种负罪感,并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向蜀大提出了援助请求,希望蜀大能够按照修复《平定两金川方略》的水准,帮助修复自家馆藏的十八部南三阁手抄《四库全书》。
结果这消息不知怎么地就被中医大听到了,赶紧派人过来联系,你们211得到国家资源这么多,怎么都要帮助帮助大家啊,我们学校的急需修复的古籍可也不少呢!
报告打到了林校长那里,林校长就把蒋天晞和袁冬珏叫到办公室商议,这事儿本身是好事儿,还关系到扩大蜀大影响力,帮助省内其他院校,共同保护历史典籍的好名声,就是今年的预算都已经做完了,现在进入了花钱的高峰期,要临时筹措出一笔经费来不大容易,要不先答应下来,把筹备组建立起来,我们也报告上去,要点经费下来,明年再正式启动?
蒋天晞和袁冬珏商量了一下,对林校长说我们博物馆和图书馆现在条件已经非常不错了,宋、明、清三代高仿修裱纺织品和纸品,现在收藏了一大批,人家肘子说了,故宫有啥咱们这儿就有啥,所以物资准备上来说,我们学校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修裱技术,古代书籍以蜀中余杭两地为佳,修裱书籍的“南工”,和修裱字画的“扬工”,其实就是一枝两朵的关系。现在古籍修复研究所在得到高人投资和指导后,修复工作台,修复工具,修复技术都有了长足的长进,技术储备上,校长也不用太担心。
至于说资金方面,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个有力的外援,虞唐文保基金会啊!
虞唐文保基金会现在已经成了气候,几部大型纪录片《血脉江河》,《史诗勒俄特依》和《毕摩傩仪》的推出,远比之前在三峡赞助抢救性发掘带来的影响巨大得多,也吸引了更多的海内外赞助资金,可以在全国各地推行更多的文保项目。
比如最新筹拍的两部《长城内外》和《中国古建》,相信又会是两部轰动性的大片。
因为某人的关系,蜀大要和虞唐文保基金会要点资金,只要项目合理,基本上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今虞唐文保推动的项目,都比较大,如果仅是修复川师大的《四库全书》零本,有点……拿不上台面。
林校长都气笑了,这还有嫌咱们要钱要得少的单位?挣钱不大灵光,花钱我们还不会吗?那咱们就把这个项目搞大一点!
最后的结果就是川师大搬出了自己的《四库全书》、《古史》、《后汉书》、《唐书》、《江南通志》、《太和正音谱》、《通鉴纪事本末》等十九部珍本古籍,中医药大学搬出了自己的《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东垣十书》、《遵生八笺》等数部典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