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打造中械部队 (第2/2页)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李言摇头笑笑,默默安慰自个,做人不能太贪心,任何事都需要循环渐进,无法一口吃成胖子。
哪怕秒杀商品中给他刷出一个坦克师,他也只能干看着,因为他压根找不来一个师的坦克兵。
“睡觉!”
“养精蓄锐。”
李言没再多想,顺手关掉床头台灯,随后就闭上眼睛在床上,慢慢进入梦乡。
…
次日清晨。
宋公馆的餐厅中。
宋哲沅邀请李言共进早餐。
吃饭途中,宋哲沅告知李言,他已经给韩复渠拍了一封电报,大致向其介绍了李言的情况,韩复渠回电表示,欢迎李言返回家乡,为国效力。
听闻此事,李言连忙放下筷子,诚心实意地感谢宋哲沅:“多谢宋将军代为引荐!以后但凡有用得上李某的地方,宋将军尽可开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李某必不会推辞。”
“小李先生无需客气。”宋哲沅笑了笑,低声提点李言:“韩复渠这人一向比较重利,其信用也很一般,出尔反尔是常有的事,在他手下当差,万事都得多留个心眼,到时别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一说起韩复渠。
宋哲沅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诸多陈年秘闻被他娓娓道来:
“韩复渠幼年时因家中兄弟姐妹较多,吃不起饭,不得已离开家乡,闯关东另谋生路。”
“当时正值北洋第二十镇在新民地区招兵,韩复渠由此加入北洋第二十镇,成为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的新兵。”
“韩复渠运气不错,第三营的管带是冯钰祥冯长官,冯长官见韩复渠外表斯文,还写得一手好字,对其颇为喜爱,很快就提拔他为营部文书官。”
“后来韩复渠又加入了冯长官组织的反清革命队伍,逐渐成为队伍骨干,辛亥革命时…”
听着宋哲沅滔滔不绝地解析韩复渠的发家史,李言虽然对这些陈年旧事没太大兴趣,但宋哲沅此时又说的如此起劲,他只能静静的竖耳倾听。
等宋哲沅终于说完韩复渠,李言不由松了口气,连忙将话题引到别处:“贵军的大刀队名震海内外,李某对大刀队敬仰已久,不知宋将军可愿割爱舍贤,让第四中队跟随李某一同前往山东!”
“大刀队?”
宋哲沅目光一愣,感到惊讶。
大刀队乃是二十九军的精锐队伍,全军上下总共只挑出五百来号人,分别组成五个中队。
现在李言张口就想要去一个中队,说实话,他当真有些舍不得放走这些敢打敢拼西北汉子。
但凡事都有例外,考虑到李言身边确实没有人手,而李言向二十九军所提供的武器弹药,二十九军又占了便宜,于情于理,他都得偿还这一人情。
无奈,宋哲沅只能苦涩地点头同意:“既然小李先生有需要,二十九军断然不会小气,还望小李先生日后能好生善待这些西北男儿!”
“宋将军尽可放一万个心,他们都是西北的好汉子,李某必会用心善待。”李言肯定的回道。
“如此甚好!”
宋哲沅颔首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
他大致猜到李言为何想要第四中队。
大刀队不同于普通部队,里面全是精挑细选的军中精英,任何一个大头兵都能充当班长。
有了第四中队这支骨干队伍,等李言去到山东,他完全可以凭借第四中队这支骨干快速扩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