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调虎离山 (第1/2页)
同宋哲沅一起吃过早餐。
李言原路返回宋公馆一号庭院。
院子里很热闹,一百多号士兵正在吃早饭,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不是蹲在台阶上,就是坐在花坛边,人人都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甜浆粥,手里还拿着一张煎的焦黄的马蹄烧饼。
越过诸多正在吃早餐的士兵。
李言径直来到坐落在庭院左方的膳房。
果然不出他所料。
膳房内的圆形餐桌坐着六个人,也就是苗江、赵青虎、刘继忠、钱大钧、郑三林、罗志海等六人。
看见李言突然走了进来,五男一女停下进餐动作,纷纷抬头望来,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六人不明白李言这时候来膳房干什么,莫非跟军座一起吃早餐没吃好?菜肴不合口味?
“咦…”
李言步伐一顿,目光落在苗江身上。
他发现苗江的领章军衔居然从一杠三星的陆军上尉变成了两杠一星的陆军少校(段评配图)
“这女人什么时候升的少校?”
李言愕然盯着苗江看了两眼,随后便对赵青虎说:“赵队长,待会你安排一下,明日一早我需要去一趟天津,第四中队全体队员都得一同前往。”
“去天津?”
赵青虎目光一呆,很想开口问问为何突然要去天津,但他还是忍住了,立即点头回复:
“好的!我待会就下去安排。”
吩咐完赵青虎,李言又望向苗江:“苗科长,明早之前准备一部电台,到时你也一起同行。”
“去天津?还要准备一部电台…”苗江美眸闪烁,心中思绪翻滚,猜测各种原因。
很快!
苗江想到某个可能。
天津毗邻渤海,港口众多,走私业十分发达。
李言准备提供给二十九军的武器弹药只到货了其中一部分,李言这时候突然准备去天津,除了接头收货,她实在想不出别的可能。
李言背后那个组织需要运送的武器弹药不是一批小数字,既然这个组织选择隐藏于李言身后不愿露出底细,这个组织将武器弹药送到天津当然要比送到北平方便太多,其难度是一与十的区别。
“恭喜了苗科长!”
“现在应该叫你苗处长了吧?”
李言轻笑开口,眼睛看着苗江衣领间那两杠一星的少校军衔,向她恭贺。
“李先生见笑!”
“仅是处长助理而已。”
苗江语气平淡,回复李言。
“处长助理?”
李言诧异‘哦’了一声,不好意思的笑两下,随后转身离开,没在这儿久待。
他搞错了级别,处长助理确实不算处长,还差了点火候,再怎么也得副处长才能外称一声处长。
在军政情报处内部,处长应该是上校军衔,副处长是中校,处长助理则是少校。
…
从膳房里面出来。
李言小步快走,迅速来到书房。
昨天他来这儿看过,一号庭院的书房不止摆放着很多书籍,其中一个书架上还放着很多地图。
明天他得去河北黄骅县提取武器弹药,仔细翻一翻民国时期的河北地图总没坏处。
黄骅县和天津一样,两者都处于渤海湾境内,至于为何跟苗江等人说的却是天津,李言这是为了调虎离山,虚报交货地点。
二十九军也好、日本特务机关也罢、还有一个国党复兴社,你们慢慢在天津沿岸布置眼线去吧,我的真正目的地是黄骅,而非天津。
没办法,当下的北平必然暗流汹涌。
估计各个势力的情报机构都想从他身上找到蛛丝马迹,从而挖出他背后那个神秘组织。
在各方情报机构严密布控的情况下,如果他继续将武器弹药提取出来,神不知鬼不觉的放在北平某地,那未免也太惊世骇俗了一些。
所以,
李言准备换个地方。
黄骅县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黄骅位于河北东南边缘地带,其下方便是山东无棣县。
等提取完武器弹药,李言不准备回北平,直接南下山东,他的时间不算充沛,需争分夺秒。
今天已是5月7日。
距离七七事变还剩两个月。
到时鬼子陆军大本营会成立华北方面军与上海派遣军,数十万日寇将兵分两路,一路入侵华北大地,一路入侵华中地区。
从平津保卫战,再到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南封会战、武汉会战,短短一年时间,日寇南北共进,铁蹄踏遍半个华夏,江苏、山东、河北、察哈尔四省更是全境沦陷。
李言的计划是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前,他至少得拉出一个精锐满编旅,并且这个满编旅的战斗力必须能和日寇的甲种师团正面碰一碰。
甲种师团属于八联队建制,其拥有四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日寇甲种师团的满编兵力高达惊人的两万八千二百人,几乎就是一个军。
对于国军部队而言。
甲种师团近乎噩梦。
一个甲种师团能正面凿穿十万大军。
然而李言却对日寇的甲种师团毫无畏惧。
按李言想来,一个五十年代的全装中械旅难道没资格跟一个三四十年代的甲种师团抗衡一二?
这可是整整二十年的装备代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