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三天见效!母亲:这医女是活菩萨 (第1/2页)
开元二十五年,秋八月二十三,清晨。
第一缕阳光透过茅草屋的窗棂,洒在炕边的泥地上,映出细小的尘埃。韩澈是被婉儿的欢呼声惊醒的,他揉了揉眼睛,刚坐起身,就听到里屋传来熟悉的声音——那是母亲赵氏的说话声,虽然虚弱,却清晰可辨。
“婉儿,慢点跑,别摔着……”
韩澈心里猛地一紧,几乎是连鞋都没穿好就冲进里屋。只见赵氏半靠在枕头上,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已经褪去了之前的蜡黄,嘴唇也恢复了些血色。婉儿正趴在炕边,手里拿着一个剥好的野栗子,递到赵氏嘴边:“娘,你终于能说话了!苏姐姐说你今天就能好很多,果然没骗我!”
赵氏笑着接过栗子,轻轻咬了一口,转头看到韩澈,眼眶一下子红了:“澈儿,娘让你担心了……”
韩澈快步走到炕边,伸手摸了摸赵氏的额头——温热的,没有了之前那种灼手的滚烫。他悬了三天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声音都有些发颤:“娘,你感觉怎么样?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好多了,”赵氏摇摇头,“昨天晚上就能睡安稳了,今天早上起来,也不咳嗽了,就是有点没力气。”
韩澈心里一阵暖流——三天前,母亲还昏迷不醒,呼吸急促,连话都说不出来,现在居然能坐起来吃东西,这都是苏月棠的功劳。他想起三天前那个雨天,苏月棠冒雨从后山回来时,裤脚沾满了泥,衣服也湿了大半,手里却紧紧攥着一把新鲜的紫苏根,回来就立刻煎药,守在母亲床边直到后半夜,确认母亲体温降了才离开。这三天里,苏月棠每天都会来两次,早上来把脉调整药方,晚上来查看病情,从未提过诊金的事。
“哥,苏姐姐说今天会来复诊,她什么时候来呀?”婉儿仰着小脸问,眼睛里满是期待——这三天,她已经把苏月棠当成了救星,每天都盼着她来。
“应该快了,”韩澈看了看窗外的日头,“苏医女每天都是这个时候来,我去把昨天晒好的盐包好,一会儿给她带过去,算是诊金。”
他之前就跟苏月棠说过用盐抵诊金,苏月棠当时没拒绝,只说“先看病情”,现在母亲好了,他得主动把盐送过去,不能让人家白忙活。韩澈刚要转身去拿盐,就听到院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还有药箱碰撞的轻微声响。
“苏姐姐来了!”婉儿一下子跳起来,跑着去开门。
韩澈跟着出去,果然看到苏月棠站在院门口,还是一身青裙,药箱挎在肩上,头发用木簪简单束着,脸上带着淡淡的疲惫——想来这三天她不仅要照顾赵氏,可能还在给村里其他人看病。
“苏医女,快请进!”韩澈连忙迎上去,“我娘今天好多了,能说话能吃东西了,真是太谢谢您了!”
苏月棠点了点头,走进院子,目光先看向里屋的方向:“先去看看你娘的情况。”
几人走进里屋,赵氏看到苏月棠,连忙想坐起来,苏月棠快步上前按住她:“不用起来,躺着就好。”她熟练地坐在炕边,伸出手指搭在赵氏的手腕上,闭上眼睛把脉,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脉象平稳多了,风寒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就是气血虚,再喝两天补气血的汤药,就能彻底好了。”苏月棠收回手,从药箱里拿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配好的草药,“这个每天煎一副,早晚各喝一次,记得煮的时候加两颗红枣。”
韩澈接过草药,小心翼翼地收好:“谢谢您,苏医女,这是之前跟您说的盐,您收下,算是诊金。”他转身从墙角拿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半斤雪白的细盐——这是他这几天特意晒的,比之前卖的还要精细,专门留给苏月棠。
苏月棠看了一眼盐包,没有立刻接,反而问:“你这盐晒得很细,比镇上卖的官盐还好,是不是改良了晒盐的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