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驱除倭寇 (第2/2页)
其工业心脏——重工业与军工复合体,虽受政府庇护,然其所需之石油、废钢铁、有色金属等重要原料皆依赖进口。
外汇本已枯竭,如今又添此巨额战损赔补,其还有多少余力维持庞大之军工生产与原料采购?
其下一次进攻之装备从何而来?
兵员可强征,但战舰、重炮、战机,岂能凭空变出?”
————————————
常荫槐扶了扶眼镜,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少帅之意是,日军此败,非但兵员损失,其持续战争之物质基础与经济造血能力,已遭重创?”
“正是!”
张汉钦斩钉截铁。
————————————
“其三,”
他伸出第三根手指,
“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暗流汹涌。”
“如此惨败,巨额损失,必将引发其国内剧烈政治地震。
军部激进派与政府稳健派之矛盾将空前尖锐。
是倾尽国帑以图报复,还是暂缓扩张以求喘息?
其国内必将陷入无休止之争吵与内耗。
加之经济困顿,民生艰难,其民众对军国主义道路之支持度必将下滑。
此其内部凝聚力所受之重击!”
————————————
他深吸一口气,总结道:
“故,综合研判:
日军此败,乃军事、经济、政治三重失败!
其短期内,绝无可能也绝无能力再组织起同等规模之登陆进攻。
其驻朝鲜军已残,本土调兵重建需时,更兼万里海运之后勤链已为我空军斩断!
而我,则赢得了最宝贵之战略发展窗口期!”
————————————
至此,众人脸上已不仅是兴奋,更增添了一种明晰的判断和沉稳的信心。
张汉钦的教鞭再次回到地图上,指向辽阳、奉天、长春。
“故此,当前负隅顽抗之三地附属地敌军,约一万五千人,外援已绝,内无战心,实乃瓮中之鳖!
限令各部,一周之内,肃清残敌,光复失地!”
————————————
“哈哈哈!”
汤玉麟虬髯戟张,声若洪钟,
“这群瓮中之鳖,手到擒来!正好让新兵崽子们见见血!”
————————————
“东北军勇武!”
万福麟亦是摩拳擦掌,
“正当一鼓作气,扫清寰宇!”
————————————
张作相抚须沉吟,补充道:
“虽胜券在握,亦要减少伤亡,多迫其投降。”
————————————
“辅帅老成之言。”
张汉钦表示赞同,随即教鞭东移,重重落在旅顺、大连。
“真正的硬骨在此。
旅大地区,敌经营三十余年,要塞坚固,囤积甚多。
强攻,代价太大!”
————————————
他目光扫过众人,斩钉截铁:
“然,旅大必须收回!
此乃我东北之门户,主权之象征!
我意,对其采取海空封锁,轰炸消耗之策!
以我空军之利,持续轰炸其港口、仓库、交通线,封锁海面,断其外援,毁其储备,耗其斗志!”
————————————
“依当前敌之储备与我之能力,预计:
最多两月,使其有组织抵抗崩溃;
最多四月,其粮弹将尽;
至年底,必可光复旅大!
届时,东北境内,倭寇尽除!”
————————————
“到年底……光复旅大!”
袁金凯激动得老泪纵横,
“苍天有眼!甲午之耻,终于可雪矣!”
“大好!大好!”
刘尚清兴奋地计算着,
“光复后,关税、工商之利,实乃巨数!”
常荫槐已经开始规划:
“封锁期间之后勤,收复后之接收、善后,需立即制定详案。”
张景惠也满脸堆笑:“届时必当普天同庆!”
————————————
整个议事厅再次被极度振奋的情绪所笼罩。
唯有杨宇霆,脸上带着一丝了然于胸的淡淡笑意,目光始终平静地看着张汉钦。
他知道,这一切辉煌的胜利和计划,都并非终点。
————————————
果然,待众人兴奋的议论声稍歇,张汉钦再次轻轻敲了敲桌面。
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奉天城熙攘的街景,沉默了片刻。
阳光洒在他年轻的肩膀上,却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
————————————
他转过身,脸上已无兴奋,唯有深沉的凝重,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我说过,这,仅仅是开始。”
“收复失地,洗雪前耻,驱除倭寇,固然可喜。然,诸君可曾想过……”
他略微停顿,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我华夏近代百年之深重苦难,其根源究竟何在?”
“……今日我东北暂得喘息,然关内依旧烽火连天,列强依旧环伺四周,民族之危亡真正解除了吗?”
“……我们浴血奋战,所求的,难道仅仅只是恢复旧观,偏安一隅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洪钟大吕,在寂静的议事厅内回荡,瞬间将众人从胜利的狂喜中拉回现实,带入一个更深沉、更宏大、也更艰难的命题之中。
——吾辈之责任,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