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你们闹吧,我东北开卷了 (第1/2页)
1929年注定是波涛汹涌的一年,关内的大戏就一台接一台地敲锣打鼓。
南京的常校长看着各地军阀就头疼——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军、李宗仁桂系,个个兵强马壮,哪个是省油的灯?
于是乎,一场“编遣会议”开得鸡飞狗跳。
常校长想削藩,阎老西立马哭穷要钱,冯大将军更绝,直接把军队改个名号叫“宪兵”,换汤不换药。
最刚的还属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俩人一南一北,一个坐镇南京,一个屯兵北平,战线从广西拉到河北,架势拉得十足。
可常校长冷笑一声:拳头硬不如算盘精!
他一边请唐生智去河北策反旧部,一边给桂系湖北将领李明瑞、杨腾辉塞银元升官状。
果不其然,仗还没正式开打,桂系内部先倒了旗——李明瑞战场倒戈,胡宗铎弃守武汉,号称“钢七军”的桂系主力竟一枪未放就散了架。
李宗仁、白崇禧气得直跳脚,最后只能通电下野,跑去香港“考察天气”。
短短三个月,常校长一顿操作,长江中游彻底姓了“常”。
——————————————
这边军阀打得热闹,老天爷也没闲着。
西北大地旱得裂开口子,陕西、甘肃的庄稼还没抽穗就枯成了柴火棍;偏偏长江流域又暴雨倾盆,汉口、九江的堤坝轰然决口,洪水裹着泥浆淹了千万亩良田。
灾民们拖家带口逃荒,路边饿殍随处可见。
这也为中原内战埋下了伏笔,乱世的火药桶咝咝冒烟,只等一颗火星。
——————————————
更绝的是上海滩的金融游戏。
2月里,黄金价格突然坐上了过山车,今天暴富明天跳楼,交易所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闭。
洋行大佬们趁机抬高银元拆借利率,华商钱庄成片关门,连“地产大王”程霖生都赔得底朝天,一夜从豪宅主人变成租界乞丐。
这场号称“民十风潮”的金融风暴,彻底揭穿了南京政府“经济自主”的底裤——中国金融的命脉,到底还是捏在洋人手里。
——————————————
当中国关内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时,隔海相望的日本也闹了出大戏。
7月初,长期对东北虎视眈眈的首相田中义一突然暴毙。
官方说心肌梗死,民间却传是天皇嫌他“满蒙政策”太强硬,直接“被天谴”了。
新上台的滨口雄幸内阁立马换套路,外相币原喜重郎搞起“协调外交”,说着“经济渗透比动刀枪文明”。
关东军的少壮派军官们只能蹲在旅顺骂骂咧咧,暂时只能憋着劲儿等机会。
——————————————
然而,谁也没留意到——东北这片黑土地,正热火朝天地酝酿一场大建设的风暴。
——————————————
1929年8月,奉天,大帅府议事厅。
东北政务委员会,东北发展建设半年报会议
长条桌两侧,坐满了东北军政要员。一年前那场惊天变乱带来的肃杀与不安,已被一种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气氛所取代。
主持会议的依旧是那位年轻的少帅,张汉钦。
他静静地听着秘书长王树翰宣读一份厚厚的报告,手指偶尔在铺开的地图上轻轻划过。
王树翰的声音平稳而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诸位,现将我东北近一年,主要是本年上半之建设情形,汇总简报如下。”
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主位的张汉钦身上。
“自年初以来,得益于与美国‘白山黑水基金会’达成的长期投资协议——据悉,此基金会主要由心系桑梓之海外爱国侨胞掌控——我东北财政压力得以大幅缓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