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 第26章 银质争议:“验银师”的诞生

第26章 银质争议:“验银师”的诞生

  第26章 银质争议:“验银师”的诞生 (第1/2页)
  
  清河郡的折银改革刚推进到第三个县,就炸了锅——这次不是官员抵触,而是百姓闹起了乱子。
  
  起因是临和县的一个粮铺老板,收了农户的粮食却压低银价,还振振有词:“你这银子掺了铜,成色差,一文不值!要么按半价换粮,要么你自己扛着银子去缴税,看衙役收不收!”农户气不过,拿着银子去县衙理论,可衙役也说银子成色有问题,要么多缴三成,要么原路返回。一来二去,消息传开,临和县的百姓都慌了:“折银缴税就是坑人!官府收的银子要上等成色,我们哪有那么多好银子!”
  
  消息传到风渡墨耳朵里时,他正在指导安和县的吏员搭建税收仪表盘。一听这话,他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快马加鞭赶往临和县——不用想,这又是粮商在背后搞鬼。实物税时代,他们靠压价收粮牟利;折银时代,就转而在银子成色上做文章,一边诬陷百姓的银子是“劣银”,趁机压价收购;一边又散布“官府收假银”的谣言,挑起百姓对改革的不满。
  
  【作者插话:家人们!这粮商的套路真是与时俱进啊!实物税玩“损耗”猫腻,折银税就搞“银质”陷阱,简直是古代版的“职业打假人”,只不过人家是为了维权,他们是为了坑钱!只能说,贪婪的人总能找到新的捞钱姿势,防不胜防!】
  
  风渡墨赶到临和县县衙时,门口已经围满了手持银子的百姓,吵吵嚷嚷要说法。一个老农举着手里发黑的银子,哭喊道:“风大人,这是我卖了家里唯一一头猪换来的银子,粮商说它是假的,衙役也不收,我可怎么办啊!”
  
  风渡墨接过银子,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又用指甲刮了刮,心里有数了——这银子确实掺了少量铜,但纯度也有八成以上,按照折算标准,缴一两税银只需多补一钱,根本不是粮商说的“一文不值”。问题的核心的是,没有统一的银质鉴定标准,百姓不知道自己的银子成色如何,衙役和粮商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才给了他们钻空子的机会。
  
  “大家安静一下!”风渡墨站上台阶,大声喊道,“银子成色的问题,我今天就给大家彻底解决!从今天起,临和县设立‘验银点’,所有百姓的银子,都可以先来这里鉴定,成色多少、该缴多少税,一目了然,绝不允许粮商和衙役乱说话!”
  
  百姓们顿时安静下来,眼里满是期待:“风大人,您怎么鉴定啊?我们又看不懂!”
  
  “这个简单!”风渡墨笑着说,他早就有了主意。之前在平县,他就认识一个姓周的银匠,是银匠世家传人,祖上三代都在做银器,对银子的成色鉴定了如指掌——用火烧、用秤称、用声音辨,三招就能看出银子的真假好坏。这次来郡府推广,他特意把周银匠带在了身边。
  
  很快,周银匠被请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坩埚、一把精准的小秤,还有一个小锤子,往台阶上一站,就开始演示:“大家看好了,这第一招是‘火烧验银’,真银不怕火炼,烧完之后还是白亮的;要是掺了铜或铅,一烧就变黑!”
  
  说着,他拿起老农那锭银子,放在炭火上烧了一会儿,拿出来一看,银子表面只是微微发黄,并没有变黑。“这银子成色八成五,是好银子!”周银匠大声说道。
  
  【作者插话:好家伙!周银匠这波是古代版的“质检工程师”啊!三招验银法简单粗暴又实用,比现代的光谱仪还接地气!只能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风渡墨这波人才引进太到位了!】
  
  百姓们看得啧啧称奇,纷纷把自己的银子递过去。周银匠又演示了“称重辨银”和“听音识银”:“同样重量的银子,成色越高,体积越小;用锤子轻轻一敲,真银的声音清脆悦耳,掺了杂质的声音就很沉闷。”
  
  有个年轻人不信,递过来一锭掺了大量铅的假银子。周银匠用锤子一敲,“噗”的一声闷响,再放到火上一烧,瞬间变黑。“你这银子掺了铅,是假的,不能用来缴税!”周银匠当场揭穿。年轻人脸一红,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