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津乡战果震蔡瑁 (第1/2页)
  
  “江陵?”
  
  刘琦有些不解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见刘琦面露困惑,语气凝重地进一步解释:“江陵乃荆州重镇,城坚粮足,又据长江之险。”
  
  “主公若得此地,外可御江东之兵,内可慑襄阳之众。”
  
  “今蔡蒯之辈专权襄阳,异日若生变故,公子手握江陵精兵,进可争衡荆楚,退可自保无虞。”
  
  “若一味满足于江夏太守,一旦刘荆州不讳,彼等矫命立嗣,公子远在江夏,何以相抗?”
  
  “届时非但主公名位难保,恐性命亦在他人掌中矣!”
  
  诸葛亮再为刘琦解惑后毫,继而详陈江陵之重要:“江陵乃荆州心腹,非虚言也!”
  
  “其府库粮米堆积如山,足有五万石之巨,可供万人大军三年之食!
  
  “且赋税年入占全荆州三成!更有荆州最大军械作坊,月产铠甲五百、长矛过千。”
  
  “黄祖遗留之船坞中,尚有战船五十余艘,造船巨木堆积如山,此乃何等雄厚之资?”
  
  “再看地势,”
  
  诸葛亮手指蘸水,在案上粗略勾勒:“溯汉水而上,精锐水师三日可兵临襄阳城下;顺大江而下,则扼住长江咽喉,荆南四郡钱粮北运,必经此地,卡住江陵,便卡住了荆州命脉!”
  
  “此处更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之战略枢纽,水师屯驻,东可拒孙权,西可防益州,实乃进可攻、退可守之根本之地!”
  
  “而今,天赐良机!”诸葛亮声音陡然提高,“孙策新败溃退,江陵守将傅芳兵力空虚,城内人心惶惶,无所依恃!”
  
  “主公正可借协防之名,以抵御江东可能之反扑为理由,速速引兵入城,造成既成事实!待安稳之后,再行文禀报州牧,届时木已成舟,蔡瑁纵有万般不满,急切间也难以翻转!”
  
  刘琦闻言再无犹豫,猛地站起身:“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
  
  接着刘琦对着厅内魏延、黄忠下令道:“时不我待!文长,你即刻点齐你部五百精锐为先锋,勿必抢在蔡瑁反应之前,接管江陵!!”
  
  “末将领命!”魏延兴奋抱拳。
  
  津乡至江陵不足五十里,魏延率部疾行,当日落日之前,魏延的旗号已出现在江陵城下。
  
  ....................
  
  而与此同时,当阳至江陵的官道上,马蹄声如雷,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蔡瑁身着银甲,勒马走在一万襄阳精锐的最前方,嘴角始终挂着一抹自信的笑意。
  
  蔡瑁手中马鞭轻轻敲打马鞍,脑海里反复推演着接下来的“好戏”——刘琦那竖子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横渡云梦泽去截孙策的后路,简直是自寻死路!
  
  在蔡瑁看来,孙策乃“江东小霸王”,连黄祖都能阵斩,刘琦手里不过几千郡兵和刚接手的五千襄阳卒,就算侥幸拦住孙策,也定会被打得岌岌可危,最后只能眼巴巴等着他带着这一万精锐来救场。
  
  到时候,蔡瑁便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先当众斥责刘琦“冒失行事”,再逼着刘琦交出江夏兵权,让这小子知道,荆州的兵权到底是谁说了算。
  
  “将军,前面就是十里坡,天色已晚,是否扎营歇息?”身旁的副将低声请示。
  
  蔡瑁抬头看了眼渐暗的天色,马鞭一扬:“扎营!让弟兄们好好歇息,明日一早便加速赶往江陵”
  
  “咱们得赶在刘琦那竖子被孙策打垮前,去‘救’他一命!”
  
  蔡瑁在说道救字上时,嘴角划起一道幅度。
  
  副将应声而去,营地很快搭建起来,篝火噼啪作响,士卒们忙着埋锅造饭,空气中弥漫着粟米的香气。
  
  蔡瑁的中军帐内,参军王超正捧着陶碗吃饭,碗里是糙米饭拌着酱肉,吃得正香。
  
  王超作为蔡瑁心腹自然是跟蔡瑁一样,打心底里瞧不上刘琦
  
  往日里没少说这长公子是“软蛋一个,只会躲在暖房里跟侍女厮混”。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声音带着颤抖:“都...都督津乡急报!”
  
  “长公子他……他在津乡大破江东军了!”
  
  王超正扒着饭,听到这话猛地一愣,手里的陶碗没拿稳,“哐当”一声扣在案几上,糙米饭混着酱肉撒了满案。
  
  王超顾不上擦拭案几上的饭粒,瞪大了眼睛追问:“你说什么?”
  
  “刘琦那个软蛋……能打赢孙策?”
  
  斥候喘着粗气,点头如捣蒜:“千真万确!”
  
  随后斥候喘了几口粗气,细说津乡之战。
  
  “长公子率部在津乡围住孙策,长沙校尉黄忠一箭射伤孙策肩胛骨,周泰战死,还俘获了徐盛等十二员江东将校!”
  
  “孙策在部将周泰拼死断后之下带着残兵坐船逃了,此战寇掠江陵的江东军基本全军覆没!”
  
  斥候说完,蔡瑁帐内瞬间死寂,只有篝火的噼啪声格外刺耳。
  
  蔡瑁脸上的笑意僵住,手指紧捏着筷子,指节越攥越紧,最后被蔡瑁直接捏断,发出一声咔嚓声。
  
  良久。
  
  “不可能!”
  
  蔡瑁猛地将手中陶碗“哐当”一声扣在案几上,案上的竹简散落一地:“击溃孙策...阵斩周泰...生擒徐盛...”
  
  蔡瑁几乎是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地从牙缝里挤出这些战报,“刘琦...
  
  “刘琦,你怎敢...你何时有了这等能耐?!”
  
  一时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惊怒和前所未有的寒意席卷了蔡瑁全身。
  
  那个在蔡瑁印象中唯唯诺诺、只知饮酒作乐的纨绔子弟,如今竟在战场上取得了连蔡瑁他都不敢想象的辉煌胜利。
  
  之前横渡云梦泽毫发无损,蔡瑁还可以嘴硬说句走了狗屎运,这击败孙策是实打实的军功和威望!
  
  此战之后,荆州上下谁还敢小觑这位长公子?
  
  刘琦之前在父亲面前那点“不堪重用”的评语,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这时,王超走上前来抓住斥候的衣领,面带不敢置信,质问起斥候:
  
  “孙策乃江东小霸王,麾下精锐无数,刘琦手里就那点破兵,怎么可能打赢?你是不是探错了消息?”
  
  “参....参军,小人怎敢谎报!”
  
  斥候吓得趴在地上,“津乡附近的百姓都看见了,江东军的尸体堆得像小山,刘琦的‘刘’字大旗都插到了江边!”.
  
  王超也缓过神来,脸色凝重对蔡瑁说道:“都督,这事恐怕是真的。”
  
  蔡瑁的指节仍死死攥着断裂的筷子,指腹被竹茬硌出红痕,却浑然不觉,对于王超的话,他只觉得废言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