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脱离险境 (第2/2页)
  
  陈弘岭说:“当时末将心急如焚,可是沿途还是有些大食军袭扰,所以耽误了一些行程,所幸最后还是将物资护送回去了。”
  
  李愬说:“巴格达之战说起来也怪我,当时有些托大,其实完全可以先打通补给线,召唤其他部队过来一起打。”
  
  孔文侃说:“大帅说的对,单靠我们第六路军打巴格达有点力不从心,是该召唤其他部队过来一起打,我们一定要再打回去,为时宏远等人报仇!”
  
  陈弘岭说:“末将听说,天竺的几支部队进展比较顺利,我们可以招揽一支部队过来,到时候带足粮食弹药,一定可以拿下巴格达。”
  
  李愬说:“当时范希朝说,我们随时可以招揽其他部队过来,我已经派出信使乘快船到天竺一带求援,并向范希朝禀明情况。”
  
  孔文侃说:“巴格达之战,第五路军也有责任,没有起到牵制作用,导致我们被两大帝国的二十万人围攻。”
  
  李愬说:“现在回想起来,看来黑衣大食也是下了血本,竟然能够从宿敌拜占庭那里请来好几万兵力,估计他们是在西线牵制了第五路军,想先集中兵力将我们消灭,再回头对付第五路军。”
  
  陈弘岭说:“如果从天竺能召来一支部队,加上第五路军配合,三支部队合力,打巴格达才有大的胜算。”
  
  李愬说:“情报工作很重要,这次我们一定要摸清情况,做好充分准备以后再动手,你们看还有什么工作过要做?”
  
  孔文侃说:“这次我们不仅人员损失严重,战马损失更严重,大食军的骑兵比较强,我们必须要再补充一批战马。”
  
  陈弘岭说:“我们从拉伊城打过来,经伊斯法罕到巴士拉,伊斯法罕以东的设拉子一带,还有一股大食军活动,那里的部落盛产马匹,可以将清剿残敌的同时,搞来一批战马。”
  
  李愬说:“波斯一带本就盛产马匹,我们不如就在本地想办法,不如这样,让拉伊城和伊斯法罕的驻军各搜集两千匹马,孔副将带领八千骑兵,向东征讨设拉子一带,顺手再搞他六千匹马,总共有一万匹战马,我们的骑兵实力就恢复了。”
  
  孔文侃说:“末将领命,这次我们兵员损失比较大,末将建议从拉伊城抽调一个契胡团过来,顺道把他们的两千匹马带过来。”
  
  李愬说:“这个建议可行,拉伊城也安稳了,没必要继续多留部队在那里。陈副将后面也带五千步兵,将巴士拉周边的地域扫荡一番,把周边敢于袭扰的大食军全部消灭。”
  
  李愬布置完任务以后,两个副将就带兵分头行动,李愬一方面等待天竺方面援军的消息,一方面派人了解第五路军的情况,为以后二次进攻巴格达做准备。
  
  孔文侃接受任务以后,带领八千骑兵向东进攻,沿途击溃多个波斯部落,逼他们交出不少马匹。部队一路打到设拉子城,采用爆破的方式炸开城门,然后顺利突入城内,抓了好几千俘虏。
  
  孔文侃对这些俘虏的要求很简单,一是以后要彻底脱离黑衣大食,二是要想自由就拿马匹来换,一匹马换一个人。那些有马的俘虏赶紧表态脱离黑衣大食,从家中牵来好马换取自由。
  
  还有近两千俘虏不是本地人,手里也没有马匹,唐军就没法释放他们,孔文侃声称,如果三天内再搞不到马匹,就将他们押到巴士拉做苦役。这些俘虏着急了,表态说自己虽然没有马,但是附近的波斯部落有马,他们愿意抢过来献给唐军。
  
  孔文侃觉得,让他们抢,万一跑了怎么办?干脆留下大半当人质,关在城中,挑选一部分对情况比较熟悉的俘虏,跟随自己动手去干。
  
  据俘虏介绍,设拉子以东还有不少游牧部落,那里的马匹较多。孔文侃想,正好可以顺道收服这些游牧部落,就带着这些俘虏向东扫荡过去。唐军一路上又击败了不少部落,那些部落被迫脱离黑衣大食,并上交一些马匹作为贡赋。
  
  孔文侃忙乎了二十多天,总算顺利搞到六千多匹马,还收服了不少地盘。孔文侃认为,目前唐军兵力紧张,没法派兵镇守设拉子,就将设拉子交给投降的俘虏镇守,反正他们也玩不出花样来。
  
  孔文侃率军返回伊斯法罕,从那里又接手两千匹马,总共带着八千多匹好马回到巴士拉。不久,拉伊城的一个契胡团,也带着两千匹马来到巴士拉,唐军的兵员和战马问题得到了缓解。
  
  陈弘岭带着五千唐军,向巴士拉周边有大食军出没的地方扫荡过去,特别是对古尔奈以西地区来个大扫荡。当时,大食军派出不少骑兵,在古尔奈以西地区袭击唐军的辎重部队,导致前方补给中断。
  
  陈弘岭带领部队从古尔奈往西扫荡过去,碰到大食军就是一顿射击,先后端掉了好几个大食军的据点。那些被裹挟的大食百姓得以回到村庄,开始正常的生产和耕种,保障巴士拉周边的大片区域处于唐军控制之下。
  
  李愬派出去的信使到天竺西海岸找了一圈,碰到了第三路军的船只。原来,张广孝带着第三路军来到马哈拉特一带的海岸,正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开始进攻,结果遇到了李愬派来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