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东西对攻 (第2/2页)
拉赫曼看到自己的三个对策被唐军破了两个,只能寄希望于最后一个方案,就是凭城固守。拉赫曼将三万步兵置于城内防守,将三万骑兵放在城外,希望通过内外合击,打退唐军的进攻。
李愬率军抵达拉伊城后,决定仍采取包围合击的战术,命令各个部队分头将拉伊城包围起来。大食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城外的三万骑兵不断的袭扰围城部队,企图阻止唐军包围拉伊城。
唐军的围城部队先后和大食骑兵爆发了好几次激战,终于击退敌军,完成了对拉伊城的包围。为了防止大食骑兵的袭扰,围城部队抱团行动,主要是封堵城市的进出道路,断绝城内外的联系。
眼见拉伊城被围,拉赫曼只能是集中兵力做好各种防御准备,并预备了多种反击措施,决定和唐军决一死战。
李愬看到拉伊城被加固了很多,决定采取连续射击的方式,将城墙炸开一个缺口。李愬将手中的火炮分成三波,昼夜不停轮流射击,终于在城东射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主攻部队待炮兵停止射击后,从缺口处攻入,并向城内进发。出人意料的是,大食军并未派部队封堵缺口,缺口附近空无一人,仿佛人都吓跑了。
主攻部队感觉似乎太顺了,顺的有点不对头,反而不敢快速进攻,而是沿着街道缓缓向里进发。突然,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发出连续的爆炸,将街道内的很多唐军炸死炸伤。
原来,唐军在城东连续炮击,拉赫曼判定城东就是唐军的主攻方向,拿出库存的炸弹运到城东一带。趁着唐军停止炮击的间隙,大食军在缺口处的建筑物内放置了大量的炸弹,除了留几个点火的人,其他的大食军全部撤离。
首批进城的唐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出城外,清点一下竟然死伤了一千多人。首次出战不利,李愬非常郁闷,紧急和两个副将商议对策。
孔文侃认为,拉伊城内建筑物众多,都可以放置炸弹,唐军贸然进入太危险,可以采取持续炮击的方式打击城内大食军。陈弘岭则认为拉伊城位于一个山谷中的绿洲,非常依赖城外的河流供水,一旦断绝其水源,城内也会坚持不了多久。
陈弘岭提到水源,李愬本想来个以毒攻毒,向流入城内的河流中投毒,但是感觉这个办法会毒死很多拉伊居民,会损害唐朝的形象,最后还是放弃了。李愬认为,即使断绝其城外的用水,城内可以打井,彻底切断其水源不现实,最后决定采取连续炮击的方式。
唐军在城东对拉伊城进行持续的炮击,但是不派兵攻城,对城内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唐军炮击了三天后,马蒙派出一支两万人的援军,会同城外的大食骑兵,进攻围城的第六路军。
李愬被迫收缩兵力,与大食援军进行一番血战,城外两军对战的时候,拉赫曼又指挥城内的大食军向外突围,唐军被迫两线作战。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唐军最终凭借火力优势,击败大食援军,并将城内的部队打回去。
李愬认为,日久容易生变,而且唐军的炮弹不是无限的,后勤补给难度也不小,必须要改变战法,速战速决。李愬忽然想到战国时期田单的火牛阵,来了灵感,想到了攻城的破解之法。
李愬命令部队在拉伊城周边征集了大量的牛羊,全部驱赶到城东一带,唐军的炮兵对原来的缺口又炮击了一番,并派兵将缺口附近清理了一番。
唐军将一大群牛驱赶到缺口附近,牛尾巴上全部包上油布,然后将油布点燃,这些牛被燃烧的剧痛刺激,像发疯了一样朝城内冲去。
城内的大食军故伎重演,又引爆炸弹,发现炸死的都是**,唐军并没有进城,就停止了引爆。唐军此时开始驱赶羊群进城,感觉沿途的建筑物有炸弹,就驱赶一只羊进去,羊的身上带着点燃的炸弹,将建筑物引爆。
唐军不再急于入城,驱赶着羊群稳扎稳打,缓慢朝城内推进。拉赫曼这时开始有点蒙圈了,不愿任由唐军进城,开始指挥大食军反击。
大食军的炸弹也是有限的,主要是在缺口处的建筑物放了一些,再往里的建筑物基本就没有炸弹了,两军开始了真正的对战。
刚开始,大食军还依托工事和建筑物,竭力抵抗唐军的进攻。这些唐军早就憋足了劲,进入城内以后,就开始猛烈的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大量的大食军被消灭,唐军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将残余的大食军压迫到城西一带。
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拉赫曼自知不是唐军的对手,拉伊城被攻占已经无可逆转,决定趁夜突围。半夜时分,拉赫曼集中精锐从西门拼死向外突围,唐军围城部队虽然杀伤了大量的大食军,拉赫曼还是成功带领一些亲兵成功突围,向西仓皇逃去。
拉赫曼逃走以后,城内残余的大食军更无斗志,在第二天纷纷向唐军投降。李愬接收降兵后,终于占领拉伊城,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带领部队进城休整一番。
拉赫曼往西逃了一段,然后就收拢残兵,加上原来被唐军击败的援军,形成了一支有两万多人的骑兵部队。拉赫曼虽然打不过唐军,但也不甘心失败,就持续袭扰唐军的补给线,让唐军也不好过。
李愬占领拉伊城后,本想乘胜追击,但是补给线持续被袭扰,严重影响了唐军的行动。在拉伊之战中,唐军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必须要予以补充,否则根本无法进行后面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