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东西对攻 (第1/2页)
从埃及前往迦南,需要穿过一片沙漠,所以吴元济在抵达埃及东部边城坎塔拉(今埃及塞得港以南)后,命令部队备足水源和干粮,然后沿着海岸线继续向东进军。
没想到这段沙漠比较长,部队很快就将携带的水喝光,后面的路程干渴不已,后面到了沙漠中的小城阿里什才算补充了一些饮用水。部队越过阿里什不久,总算到达迦南一带,摆脱了缺水的危机。
部队进入迦南以后,就进入了叙利亚总督的辖区,开始不断有大食人的部队过来袭扰唐军。吴元济率军边走边战,一路上击溃好几股敌人,来到迦南中部一带。
吴元济率军攻击大食军时,发现这里的大食军已经有了炸弹和突火枪,知道了叙利亚的大食军也有了火器,暗叫不好。
吴元济带领部队击败沿途的大食军后,终于抵达迦南的重要城市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位于一片山上,居高临下,叙利亚总督派了一万多军队守卫这里。
吴元济命令部队包围该城,准备攻下这座城市,谁知道部队刚围上去,大食军就从上面往下面扔炸弹,炸弹滚下来爆炸,对围城的部队形成威胁。
吴元济大怒,命令围城的部队离城墙远一些,然后开始命令炮兵轰城,城内的守军对唐军的炮击无计可施,只能被动挨打。
第二天,唐军在城墙上轰开一个缺口,炮兵停止射击后,一些唐军试图从缺口处冲进去,没想到城上的大食军又开始往下面扔炸弹,唐军被迫撤退。
双方都有火器,唐军火器虽优,但耶路撒冷守军占据地利,吴元济有点懵圈了,不知道该怎么破局。副将邹元标认为,守军的炸弹毕竟扔不远,唐军不如改变战术,改破城为轰城,一直用大炮轰城,守军早晚会受不了。
吴元济听了以后茅塞顿开,觉得完全可以发挥唐军炮兵的射程优势,来个长期轰炸,吃亏的肯定是大食守军。从此唐军不再攻城,而是将城市远远围住,一直用大炮轰击,而且专往城内建筑物多,建筑物高大的地方轰击。
经过连续四五天的炮轰,城内的守军开始顶不住了,觉得如果唐军继续炮轰下去,整个城市都要完蛋,特别是那些重要的圣迹、寺院将毁于炮火,他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最终,城内守军派人过来表示愿意投降,投降的条件就是唐军不要毁坏他们的圣迹和寺院,尊重他们的信仰。
吴元济觉得这个条件不过分,当即答应,让守军全部出城缴械投降。大食军投降的部队有八千多人,吴元济觉得带这些俘虏太麻烦,在他们都保证不再参加大食军后,吴元济将大部分普通士兵释放,留下五百多重要分子集中关押起来。
吴元济在耶路撒冷补充了一些军需物资,留下一个羌戎团镇守耶路撒冷,然后向大马士革方向进发。
大食军觉得硬碰不是唐军对手,转而采取游击战,专门攻击第五路军的补给线。吴元济被搞的愤怒不已,到处追着大食军打,大食军以骑兵为主,唐军很难捕捉。
由于后勤补给线被破坏,特别是弹药补充非常不顺,耽误了第五路军的行程,无法快速挺进大马士革。
李愬原先攻占的萨曼王朝、塔希尔王朝,都属于黑衣大食的地方势力,未触及黑衣大食的核心地区。黑衣大食哈里发马蒙为了防止唐军来攻,调集重兵在黑衣大食东部一带,企图将唐军阻于波斯一带。
在李愬认知中,在世界范围内,黑衣大食是仅次于唐朝的帝国,是唐朝对外扩张的最强对手。唐军虽然在怛罗斯附近击败了萨曼王朝的军队,算是报了一仇,但是尚未伤及黑衣大食的根本,这次要跟黑衣大食的本土力量对决,将是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
李愬率领第六路军从沙普城出发,向西攻入黑衣大食的波斯地区,波斯地区的大食军将沿途的道路挖断,桥梁毁坏,减缓了唐军的进程。第六路军全部是骑兵,可以在荒野上驰骋,但是炮兵和辎重部队仍然依赖道路和桥梁,唐军不得不一边架桥修路,一边缓慢前进。
好在波斯地区相对干旱,河流不多,所以中途桥梁也很少,只是部分延缓了唐军的进程。唐军向西进发的过程中,大食军并不敢来硬碰,而是派出小股骑兵不断骚扰,均被唐军击退。半个多月后,第六路军终于到达波斯的重镇拉伊城(今伊朗德黑兰一带)附近。
黑衣大食波斯总督拉赫曼,带领六万精兵屯守在拉伊城一带,准备在这里阻挡唐军。马蒙对拉赫曼寄予厚望,交给他的都是大食的精锐部队,甚至给了他大量的火器,希望他能重现黑衣大食的荣光。
拉赫曼认为,黑衣大食依然是以冷兵器为主,新配备的炸弹和突火枪等火器,射程和威力都难以匹敌唐军的武器,对前景并不乐观。拉赫曼苦思冥想,想到了三个对策,一是干扰唐军的后勤补给线,二是加固拉伊城,将城墙大幅加厚,三是在唐军的必经之处投毒。
第六路军进入波斯以后,大食军就袭扰唐军的补给线,但是唐军在出发时带了充足的粮草弹药,而且沿途可以夺取波斯人的粮草,弹药消耗不多,所以影响不大。
唐军在往拉伊城进发的沿途较为干旱,水源不是很多,有一支唐军先锋部队在引用当地的泉水时,出现集体中毒的情况,造成一百多人的死亡。
李愬对大食军在水中投毒的行为非常愤怒,跟几个部将商议后,决定部队尽量在波斯人聚居的地方取水。波斯人再毒,总不能断自己的后路,而且取水之前让牲畜先饮用试验一下,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是确实避免了中毒的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