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冬雪初临酿甜暖 (第2/2页)
刚把枣泥酥放进烤炉,就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林丫头,沈小子,在家吗?”林晚抬头一看,是坊正李大叔,他手里提着个食盒,身上还带着雪后的寒气。“李大叔快进来暖和暖和!”林晚连忙搬了把椅子过来,沈砚给倒了杯温热的桂花茶。李大叔喝了口茶,打开食盒,里面放着两罐封装好的酱菜,一罐是腌黄瓜,一罐是泡萝卜,都是林晚爱吃的。“内人听说你们最近忙着做冬雪膏和枣泥酥,没时间腌酱菜,特意做了两罐送来,配着早饭吃正好。”李大叔笑着说,“对了,我今天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个事,下个月西市要办‘年俗节’,各家商户都要出个特色摊位,咱们坊里商议着,让你们‘晚砚堂’牵头,组织个养生美食区,你看怎么样?”
林晚和沈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当然好啊!”林晚连忙说,“我们可以做冬雪膏试吃、枣泥酥品鉴,再煮点生姜红枣茶免费给客人喝,既应景又养生。”沈砚也点头道:“我还可以在摊位旁设个义诊台,给客人免费诊脉,讲解冬季养生知识,搭配咱们的产品,效果肯定更好。”李大叔笑着点头:“我就知道你们有好主意!其他商户也都同意了,到时候大家一起搭棚子,桌椅板凳坊里会统一准备。对了,李公子也说了,他要赞助咱们养生美食区的灯笼,说要给咱们挂满西市最显眼的地方。”
傍晚的时候,枣泥酥烤好了,刚出炉的酥饼金黄酥脆,咬一口掉渣,枣香混着核桃的香气在舌尖散开。林晚装了两盒刚做好的枣泥酥,又装了一罐新熬的冬雪膏,和沈砚一起往王婆家走去。雪后的青石板路有些滑,沈砚一直牵着林晚的手,遇到结冰的地方,就小心翼翼地扶着她走。“慢点走,别急,王婆又不会催咱们。”沈砚的声音温柔,哈出的白气在空气中慢慢散开。林晚笑着说:“我就是想让王婆早点尝到咱们做的枣泥酥,上次她吃了一口就说好吃,这次特意多放了点她爱吃的杏仁粉。”
王婆家的灯已经亮了,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毛豆的笑声:“林姐姐!沈大哥!”毛豆穿着件虎头鞋,跑出来扑到林晚怀里,手里还拿着个木雕的小灯笼,是张木匠刚给雕的。“快进来,我刚熬了红薯粥,就等着你们来呢!”王婆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拿着块刚绣好的帕子,上面绣着雪梅图案,“给你们的,冬天擦手用,吸水性好。”林晚接过帕子,触感柔软,绣工精湛:“王婆您的手艺真好,谢谢您。”
几人围坐在桌前,喝着红薯粥,吃着枣泥酥,聊起了“年俗节”的事。王婆说要帮着照看摊位,还说要做些红薯干当添头;毛豆则说要和阿瑶一起在摊位前表演木雕,吸引客人。“对了,孙老丈的孙子明天要出发去长安,咱们明天一早把冬雪膏和枣泥酥送过去吧,顺便给他送点生姜,路上着凉了能煮水喝。”林晚提议道。沈砚点头同意:“我再写个养生方子给他,里面有预防风寒的药材,让他带着路上用。”
回到“晚砚堂”的时候,夜色已经深了,月光洒在铺前的青石板路上,映着两人的影子。沈砚牵着林晚的手,慢慢走在雪地里,脚下发出“咯吱”的声响。“林晚,”沈砚突然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锦盒,“上次秋实会赢的奖金,我给你打了个东西。”林晚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枚银戒指,戒指上雕刻着小小的梨膏罐图案,精致又可爱。“我想着,咱们也该有个定情信物了。”沈砚的耳根微红,声音带着几分紧张,“等明年春天,我就请周先生做媒,风风光光地娶你过门。”
林晚看着戒指,眼眶突然有些发热,她伸出手,让沈砚把戒指戴在自己的无名指上,大小刚好。“我等你。”她轻声说,抬头看向沈砚,月光映在他眼里,像盛满了星光。沈砚轻轻抱住她,怀里带着枣泥酥的甜香和雪后的清冽气息。“晚砚堂”的灯光依旧明亮,映着门口两人相拥的身影,也映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这个冬天,有雪,有甜,有爱人相伴,还有即将到来的“年俗节”,“晚砚堂”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温暖与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