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凡高尚者 (第1/2页)
孔胤植熟读经史,自诩通晓天地至理。
可眼前悬浮的“山峰”,却让他脑中一片空白。
孔胤植下意识地快走几步,赶上前方的骆养性,颤声道:
“天上……乃是何物?”
骆养性瞥了眼面露仓皇的孔胤植,像看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土财主。
“灵阵。”
短短两字,以及实实在在悬浮于空的奇观,让孔胤植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忙不迭地又跟上两步,几乎与骆养性并肩:
“此阵玄妙,可是与陛下参修大道有关?”
“坊间言陛下得通天之缘,获真武大帝亲传,孔某亦想求证此事……”
“另闻仙丹现世,能开凡俗仙路,不知此等机缘,如今几人获得?”
面对连环询问,骆养性只从鼻子里淡淡地“嗯”了一声。
之后无论孔胤植问什么,他都三缄其口。
骆养性自崇祯出关展现神异以来,便随侍左右,经办诸多隐秘之事,自认为对陛下脾性与行事风格颇有了解。
他虽然不清楚陛下为何召见衍圣公,但在官场磨练出的直觉告诉他:
最好与这位衍圣公保持距离,不要显得过于熟络,以免卷入不必要的是非。
若在平时,以孔胤植的身份和心气,少不得要计较一番。
但此刻,他全部心神被天上不可思议的灵阵所夺,走路深一脚浅一脚,如同踩在棉花上。
‘所以……修仙之事是真的?’
‘陛下真的得了仙缘!’
震惊过后。
狂喜涌上心头。
‘啊……天佑孔门!’
孔胤植精于算计的头脑飞速运转:
‘吾乃圣人后裔,陛下欲立仙朝,岂能无视我孔家传承、罔顾士林清议?于情于理,陛下都该有所表示……’
种窍丸,必有我孔胤植一份!
‘难怪钱龙锡密信催我速速进京,言有关乎士林气运之大事……务必让仙朝根基,仍植于儒家沃土。’
旋即,孔胤植生出些许埋怨:
‘钱龙锡信中语焉不详,若早早明言,我亦可多做准备,不至如此仓促,诸多关节未能深思。’
‘片刻之后面圣,当以何辞进谏,方能既维圣裔体统,不负圣人教诲,又可顺势而为,争得这超脱凡俗之机?’
他一边跟着骆养性往前走,一边紧张地思索着。
科举?
他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
那仙缘岂不是大多要流落到那些寒门子弟、甚至平民百姓身上?
须臾,一个念头如灵光闪现:
‘德行。’
对,当以德行操守为衡量之基!
魏晋九品中正之制,核心便是品评家世、德行。
若能倡言以“德行”为授仙缘之首要标准,则评判“德行”高下之权,自然归于他们这些累世清名、道德楷模的士林领袖手中。
曲阜孔氏于此当仁不让。
东林诸君子,素以气节自许,亦能借此广纳仙缘。
‘此策大善!’
孔胤植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
既能迎合古往今来帝王重视德行的想法,又能最大限度保障士林权益。
孔胤植暗下决心,面圣时便以此陈词。
怀揣这番“深谋远虑”,孔胤植随骆养性行至文华殿。
只见殿外廊下,坐着几十号身着青袍、绯袍的官员,齐刷刷向他望来。
孔胤植端起衍圣公的威仪,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对众人团团拱手,行了个标准的儒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