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章 招募!目标:被封杀的影帝! (第1/2页)
深夜的城中村,万籁俱寂。
只有几只野猫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的声音,和远处大马路上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
顾彻趿拉着十五块钱一双的人字拖,睡眼惺忪地站在一家24小时便利店门口。
冷风一吹,他打了个哆嗦,把身上那件印着“精神稳定”四个大字的T恤领口又往上拉了拉。
“靠,大半夜扰人清梦,这老哥最好是有天大的事。”
他正腹诽着,巷子口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人影,跌跌撞撞地从黑暗中冲了出来,像一头被逼到绝路的野兽。
正是陈冠。
他还是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但此刻,他的头发凌乱不堪,脸上还残留着没擦干净的油彩,整个人看起来,比在舞台上时还要苍老十岁。
最让顾彻心头一跳的,是他的那双眼睛。
那里面,已经没有了舞台上的平静和麻木。
取而代之的,是火山喷发般的激动,是沙漠旅人看到绿洲的狂喜,是溺水者抓住浮木的渴望!
布满血丝的眼球,死死地锁定在顾彻身上。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顾彻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力气大得像是要捏碎他的骨头。
那本被他翻了不知道多少遍,边角已经起皱的剧本,被他另一只手死死地攥在胸前,仿佛那是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藏。
“呼……呼……”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似乎是一路狂奔过来的。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因为情绪太过激动,喉咙里只能发出“嗬嗬”的嘶哑声。
顾彻被他这副样子吓了一跳。
“卧槽,陈老师,您冷静点,不至于,真不至于,有话好说,别动手啊,我这小身板可不禁你摇。”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台风摇晃的小树苗,随时可能散架。
陈冠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松开了手,但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依旧没有离开顾彻分毫。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出,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问出了那个盘踞在他脑海里,让他发疯的问题。
他的声音,沙哑,干涩,还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颤抖。
“这个剧本……”
他举起手里的A4纸,像是举着一道圣旨。
“……是谁写的?”
便利店门口,明亮的灯光照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顾彻看着眼前这个状若疯魔的老戏骨,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稳了!
他清了清嗓子,揉了揉被捏疼的肩膀,脸上露出一副高深莫测,又带着三分寂寥,四分沧桑的表情。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陈冠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了两个针尖!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顾彻,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你……你写的?这……这怎么可能?!”
“你才多大年纪?!”
这不能怪他失态。
这个剧本,太恐怖了!
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
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复杂的特效,从头到尾,就是几个学者,在一间屋子里,聊天!
纯粹靠对话,靠思想的碰撞,来构建一个横跨一万四千年的宏伟史诗!
这种写法,对编剧的知识储备,对人性的洞察,对台词的掌控力,要求高到了一个变态的程度!
在他看来,能写出这种剧本的,绝对是一个活了至少七八十年,读烂了上万本书,对人类文明史了如指掌的怪物级老学究!
而眼前的顾彻呢?
顶天了二十出头!
脸上还带着没褪干净的少年气,穿着一身网购爆款T恤,脚踩着人字拖,怎么看都像个刚毕业,找不到工作,在城中村混日子的废柴大学生。
这俩形象,怎么也对不上号啊!
“我嫩叠啊,陈老师,您这话说的,年龄小就不能有才华了?莫欺少年穷听过没?”
顾彻心里疯狂吐槽,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高手寂寞”的范儿。
他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目光忧郁地看着便利店那块闪烁的招牌,缓缓开口,声音里充满了故事感。
“陈老师,您有所不知。”
“为了这个本子,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三年。”
“这三年,我没出过门,没见过太阳,没跟人说过一句话。”
“饿了,就啃一口泡面。渴了,就喝一口自来水。”
“困了,就在堆成山的书稿上睡一会儿。”
他一边说,一边还配合着做出一些夸张的动作,比如做出啃泡面的样子,又用手比划了一下“堆成山”。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都快疯了。我跟墙说话,跟桌子聊天,有时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都觉得陌生。”
“我身边的朋友,都说我是个疯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妄想家。”
“他们劝我,放弃吧,顾彻,你不是这块料。写剧本是需要天赋的,你没有!”
“可我……不甘心啊!”
说到这里,顾彻猛地转过头,双眼炯炯有神地看着陈冠,语气瞬间变得激昂起来!
“我看到现在的电影市场,都是些什么垃圾玩意儿?!”
“流量明星面瘫脸,剧情逻辑喂了狗,特效五毛不能再多!”
“观众被当成傻子,资本把电影当成洗钱的工具!”
“我就是不服!”
“凭什么?!”
“我们明明有五千年的文明,有那么多好的故事,好的演员,凭什么要被这些垃圾玩意儿糊一脸?!”
“所以,我憋着一口气,用三年的时间,熬白了头发,耗尽了心血,才磨出了这个本子!”
“我就是要告诉所有人,电影,不是那么拍的!”
这一番半真半假,连说带演的“心路历程”,直接把陈冠给说懵了。
他呆呆地看着顾彻。
看着他眼中那不似作伪的愤怒和不甘,看着他脸上那超越年龄的疲惫和执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