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疯狂的订单! (第1/2页)
此时此刻的武汉展会上,一位原本代理天语和金立的HUB省级大代理商钱总,被模特吸引过来后,本来只是抱着看看的心态。
但当李言亲自将一台工程样机递给他,让他感受了外壳的漆面、体验了双扬声器的威力后,钱总的表情从漫不经心变成了严肃。
“李总是吧?你这机器…有点东西。怎么代理?”
当李言报出批发价和广告支持方案后,钱总几乎没有犹豫,当场拍板:“HUB省代,给我做。我马上让财务打定金,第一批先发3000台!”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绝不是普通的山寨机,而是一个能冲击现有市场格局的“爆款核弹”。
李言立刻带上这位老板来到一旁的桌前开始详谈,虽然现在已经看到了效果爆炸的苗头,但是总代理级别的订单,还是得李言亲自来商谈。
天语、金立的区域经理此时正在展会一旁聚在一起聊着天。
起初,他们的销售人员在展会上看到星辰的模特战术,还嗤之以鼻:“歪门邪道,产品不行才搞这些花架子。”
“不过确实好看啊...这大长腿!这胸!这腰!”
但几天后,当下属的经销商开始反馈“下面很多店在问星辰的货”,甚至有些小经销商减少了对他们产品的提货量时,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立刻让市场部去买了几台星辰S1回来拆解研究。
结论让他们既松了口气又感到压力:
松气的是核心还是MTK方案,并没有颠覆性的技术。
但是压力在于对方的ID设计、声学调校、软件优化和营销打法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那种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是他们这些习惯于公模微改、渠道压货的传统品牌从未想过的。
他们连夜开会,紧急讨论对策。
是跟进模仿?还是降价打压?
但船大难掉头,他们的反应速度远不及星辰灵活。
而纯粹的山寨小厂就麻烦了。
这些作坊式的工厂彻底懵了。
他们还在比拼谁的价格更低时,突然杀出来一个星辰,用更高的价格、更猛烈的广告,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他卖638?成本得多少?他哪来的钱打广告?”这是他们最无法理解的问题。
他们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仿冒。
立刻开始寻找类似的镀膜工艺和双扬声器方案,试图尽快推出“星辰S2”、“星河S1”之类的模仿品,但质量和体验短期内根本无法企及。
而此时的互联网上一些关注消费电子的论坛和小杂志,开始出现讨论星辰S1的帖子:
《卧槽!发现一款神机,声音大得离谱!》
《星辰S1体验:这可能是山寨机行业的第一次“消费升级”》
《分析:星辰手机是如何通过差异化营销瞬间引爆市场的?》
虽然声量不大,但标志着星辰开始突破圈层,进入更广泛大众的视野。
但是这里面,依旧有着李言批下去的两万块钱经费的作用,其在贴吧,在各种论坛上的发力,一样在影响着手机的销量跟对外的印象。
而此时星辰电子厂内,工厂临时组建的“客服中心”,其实就是财务张姨带着两个文员,守着三部电话,已经彻底瘫痪。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从未间断。
“喂?对对对,我们是星辰手机!”
“代理?您哪个地区的?哦,河南的,我给您转接我们河南总代的电话…”
“个人买?您得去当地的手机店看看,我们这是厂家,不直接卖…”
张姨忙得焦头烂额,却喜上眉梢。
她从未经历过产品被如此疯狂追问的场面。
李言的三叔坐镇工厂,负责生产和发货。
他看着新组建的销售部不断送来的新订单,对着生产线吼着:“再快一点!仓库都快搬空了!王师傅,今天晚上加个班,双倍工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