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营销手段 (第2/2页)
而此时的李言则是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开始忙碌着广告脚本的设计。
广告内容策划的重点,就是在于震撼+洗脑。
风格模仿但超越经典的“脑白金”和“恒源祥”模式,采用信息密度极高、反复强调的节奏。
场景:一个嘈杂的工地/一个热闹的广场/一个KTV包厢。
人物:一个穿着皮夹克、看起来很有派头的中年大哥。
脚本(15秒版):
画面:大哥在工地,机器轰鸣。
大哥拿起星辰S1,来电,炫酷的呼吸灯爆闪,他接听电话:“喂!说!”音量巨大,清晰可闻。
画面瞬间切到手机特写。
铿锵有力的画外音:“星辰S1!声!音!大!”
画面:大哥把手机揣兜里,忙活了一整天,晚上手机还有三格电。
画外音:“电!量!足!”
画面:夜晚,手机放在桌上,呼吸灯如星光般缓慢闪烁。
画外音:“有!面!子!”
大哥手持手机,直面镜头:“星辰S1,手机中的战斗机!嗷!”
最后画面:产品特写,电话号码。
画外音怒吼:“抢购热线:XXXXXXXX!”
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求一个洗脑加突出重点。
而接下来,李言带着脚本和真机,亲自开车去广州的一家广告制作公司,盯着他们用两天时间拍完并后期制作好。
接下来的媒体投放方面,李言没有选择央视或者大型电视台,因为价格贵,而且用户不匹配。
主攻山东卫视、安徽卫视、四川卫视、河南卫视等覆盖广大二三线及农村市场的省级卫视的非黄金时段(下午档、深夜档),价格便宜,效果奇佳。
再有就是铺透县级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本地电视台广告便宜得惊人,几千块就能包月,在本地拥有极高的公信力和渗透力。
李言首批拿出了已经到账的贷款里的20万元,足够在几个目标省份的卫视和数十个县城电视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密集轰炸。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生产团队已经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正式的第一批5000台手机。
销售团队已经开始了第二步的上门拜访各大代理商。
李言也已经联系好了各大电视台,价格已经谈好,合同已经签订。
而此时的吴强,作为新加入销售团队的员工,心底是有着一些野心的。
原先在厂子里按照计件工资,自己也只不过能拿到一千三百多的工资,这就已经算是不低的了。
而如今厂子里的改变,让吴强嗅到了更近一步的机会。
此时的吴强在完成了自己电话联系代理商的任务后,主动请缨拿着经费来到了附近的镇上跟乡下,开始了自己的新任务。
吴强作为农村人,自然是知道这个时候开始跳广场舞的大妈可不多,这个营销概念还是李言亲自跟自己说过的。
不过吴强也知道,是有着不少聚在公园跳舞下棋或者休闲的大爷大妈的。
“阿姨,您晚上跳舞的时候,把我们的广告横幅挂在旁边,穿上印有“星辰手机”的马甲,用我们的手机放音乐,一个月给您300块辛苦费,卖出一台再奖20块!”
张大妈作为附近十里八乡相当有实力的领舞,那是有自己的小团体跟追随者的。
不过此时看着眼前的小年轻拿着的手机还有各式各样的马甲跟横幅,张大妈还是被那一个月三百块钱给吸引到了。
这可是人均工资一千多的时候,一个月三百块钱,是什么概念?
张大妈觉得,这个星辰手机,很好!
就这样,随着销售团队的逐渐打开局面,随着电视广告的安排就位,李言此时也已经开始带着李姐跟几个员工一起,踏上了前往郑州、石家庄、武汉等地的区域性电子产品交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