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现在看到僧人,都觉得有几分像他 (第1/2页)
“咚咚!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起,展昭睁开眼睛,起身穿衣。
他昨夜四更天后才睡,至今也不过一个多时辰,但精神已然完全恢复,眉宇间更无半分疲惫。
另一间传来动静,显然戒显也被惊动了。
这位老僧显然就没有如此好的精力,展昭低声道:“师兄再睡一会儿吧,门外之人我去看。”
“多谢师弟。”
戒显满是倦意的声音从内间传出。
展昭来到门前,打开后发现是庞府管事,对方先是致歉躬身:“打扰大师休息了!”
然后又颇为急切地道:“老爷请大师去。”
“何事?”
“六扇门来人了!”
展昭了然。
庞府内部的消息,果然惊动了六扇门。
因为苏无情和自己一样,都知道庞吉表面贤明,实则野心勃勃,绝非善类。
六扇门对于庞府既然额外关注,得知府内有人身亡,自是第一时间派人登门。
“领队的是谁?”
“李无刑。”
走入正厅,最引人瞩目的正是这位李神捕。
李无刑身形伟岸,是四大名捕里面最为高大壮硕的一位。
但和汤磊那种横练后全凭身材的威吓不同,他通身散发的压迫感不是寻常武夫的蛮勇,而是一股沉浑无锋的威势。
此时端坐厅内,就令庞昱脸色沉凝,庞旭坐立难安,只觉得浑身压抑。
唯独庞吉淡然自若地品茶。
‘这种压迫感,也似是一门心灵秘法的变种。’
‘无刑……无刑……不必动刑就能达到这种效果么?’
展昭稍作判断后,脚下微顿,也轻轻吸一口气。
展现易容技术的时候到了。
“大师来了!”
眼见他僧袖生风,踏入堂内,出尘面容如月照霜,庞吉赶忙起身相迎:“这位是大相国寺戒色大师,佛法精深,武艺超群,昨夜全赖大师护佑府邸周全!”
李无刑目露审视,但显然没有认出来,起身行礼道:“李某见过大师。”
展昭彻底安心,声调在六心澄照诀的运用下,多了几分柔和,吐字如珠落玉盘,听上去愈发温润如玉:“见过李神捕。”
庞吉请他入座后,肃然道:“李神捕为昨夜血案而来,死者身份特殊,老夫不敢擅专。”
展昭道:“死者是敝寺僧人定尘,贫僧正要向寺中禀告,查究因果,不敢劳动六扇门。”
这是他这个身份该说的话。
但凡武林门派弟子出事,都是寻求内部解决,找出犯人,该清理门户的清理门户,该大事化小的大事化小。
反正没有一死人,就找六扇门的道理。
而小门小派之所以畏惧六扇门,也是因为随着四堂建立,这个朝廷执法机构真的将手朝着江湖的地界延伸。
不必评价谁对谁错。
这个年代,没有对错。
因为六扇门代表的不仅仅是律法的界限,更是庙堂与江湖两个生态位的博弈。
庙堂希望将江湖纳入管辖,认为侠以武犯禁,江湖则不愿意受约束,认为江湖义士是对贪官污吏的一种震慑。
彼此拉锯之间,半庙堂半江湖性质的六扇门,就是其中的风向标。
庞吉很清楚这点,因此搬出这位大师,让大相国寺与六扇门斗去。
“然此案发生在庞府,而非贵寺之中。”
果不其然,李无刑一开口,就要往庙堂上定性:“庞公为帝师,安危关乎国朝社稷,岂能轻疏?死者虽为贵寺僧人,却干系重大,我六扇门不得不肩负起维护庞府安危的重责!”
庞吉闻言早有准备:“戒色大师武功出神入化,府中上下无不信服,有他在定可护卫我庞府周全。”
说着看向二儿子。
庞旭反应过来,赶忙插了一句:“我还想拜戒色大师为师呢!”
庞吉微笑颔首。
事实上二儿子真能拜一位大相国寺高僧为师,只要不是剃度出家,他倒也不拒绝,能与这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深度往来,对于庞府有百利而无一害。
更何况现在亲疏有别,他更希望李无刑不服,最好再当场演练一番,与这位年轻高僧交手。
“原来如此。”
然而李无刑看似粗犷,却无半点莽撞,只淡淡一句,就把这话带了过去,然后目光四顾:“不知罗员外何在?”
庞吉不动声色:“李神捕寻外兄何事?”
李无刑道:“死者虽是大相国寺的僧人,也是罗员外的亲随,既要问明案情,他怎能不在?”
庞吉摇头轻叹:“外兄平日最是器重这亲随,现在突遭横祸,岂能安枕?李神捕若要探望,不妨择日再来……”
“怕是不行啊!”
李无刑拍了拍手:“将人带上来。”
两名镇岳堂捕快入内,中间挟着一道胖大身影,满面油光的脸上都是惊惧。
“罗复?”
庞家一怔,此人是罗府的管事,罗世钧派遣人传信时,常常由他跑腿,可见信任。
六扇门怎么敢……
然而紧接着,李无刑就揭晓了缘由:“我等来府途中,遇此人纵马疾驰,几伤路人,正欲拘押时,他道出了罗宅今晨发生的噩耗。”
“噩耗?”
“五湖门门主孙涛,死在了罗宅别院的天香楼前!”
“什么!!”
……
很快。
满脸疲惫的罗世钧出现在堂中,看着府中管事,最信任的左右手,脸色阴沉似水:“孙门主怎会在天香楼前?”
管事罗复浑身直哆嗦:“禀告老爷,小的不知啊,今早仆婢洒扫,看到天香楼前有人影,才发现了那具可怕的尸体。”
罗世钧道:“如何可怕?”
管事罗府牙齿直打颤:“他的胸口……胸口插着一朵花!”
罗世钧勃然变色,庞府上下的神情也变得无比难看。
又见昔颜花杀人?
庞旭更是涩声:“大师说的没错,那凶手不止要杀一人,这么快就有第二位死者了!”
“哦?没想到大师早有预见?”
李无刑扫了眼沉吟的展昭,沉声道:“五湖门管理汴河民间漕运,号称‘五湖船聚,四海客集’,虽不至此等夸张,确也坐拥数百舟船。”
“然该门为牟暴利,多行不法,暗地里更干过沉船毁尸的勾当,我六扇门已查实诸多罪证,不日便传讯孙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