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帷帽藏锋(一) (第1/2页)
沈青崖与林啸二人离了白沙村,沿着尘土飞扬的土路向北而行。
那匹唤作“灰影”的老马跟在沈青崖身侧,毛色灰暗,眼皮耷拉,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四只雪白的蹄子踏在尘土里,也显得懒洋洋的。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海腥气渐渐被草木和泥土的气息取代,官道的轮廓在眼前清晰起来。
道旁开始出现零星的田舍与行商的车马,人烟渐稠。
晚春的日头,已有几分初夏的毒辣,官道被晒得发白。
两人一马一路行来,身上也沾了些许尘土。
灰影时不时打个响鼻,晃了晃脑袋,似乎对这逐渐炎热起来的天气颇为不满。
“姑姑,前面有个茶棚,歇歇脚吧?”
林啸指着前方道旁。他虽体力充沛,但顾及沈青崖的身体,出声建议。
沈青崖帷帽微点:“好。”
道旁歪着个茅草搭的茶棚,像个趴着的老人,蔫蔫地撑着一点阴凉。几张破桌条凳,散坐着几个被旅途榨干精气的行人。卖茶的老头倚着灶台打盹,蒲扇滑落在地也浑然不觉。
两人寻了张空桌坐下,要了两碗粗茶。林啸将枣木棍小心靠在桌边。
灰影不用人牵,自顾自地踱到茶棚侧后方一棵歪脖子树的稀疏树荫下,熟练地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趴卧下来,眼皮彻底合上,仿佛瞬间就能进入梦乡,只有那偶尔甩动一下驱赶蝇虫的尾巴,证明它还醒着。
林啸看了看那匹瞬间“入定”的老马,又看了看对面安然静坐的姑姑,心里嘀咕这“马爷”真是懒出了境界。
他收回目光,习惯性地扫过周遭茶客,带着少年人初入江湖的警惕。
与他们相邻的一桌,坐着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腰挎一口厚背砍刀,正自斟自饮,目光不时瞟向茶棚角落。
角落里,一对卖唱的父女正瑟缩着。老丈抱着把旧二胡,少女低着头,身形单薄。
起初,茶棚内只有旅人疲惫的低语和啜茶声。
然而,那满脸横肉的汉子几碗劣酒下肚,似乎酒气上了头,开始拍着桌子,冲着那对父女高声呼喝起来,污言秽语混着酒气,熏得本就浑浊的空气更添了几分腻烦。
“喂!唱曲儿的!过来给爷唱个十八摸!爷有赏!”
汉子咧着嘴,露出黄牙,目光淫邪地在少女身上打转。
老丈吓得连连作揖:“这……这位爷,小老儿和孙女只会唱些乡野小调,不会、不会您说的那个……”
“不会?”汉子把眼一瞪,“啪”地又是一掌拍在桌上,“爷让你唱你就唱!哪来那么多废话!”
少女吓得脸色惨白,往老丈身后缩了缩。
林啸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放在膝上的拳头下意识地握紧,古铜色的手背上青筋微显。
他扭过头,看向对面的沈青崖,眼神里带着征询,似乎在问:这还能忍?要不要出手?
沈青崖戴着灰纱帷帽,整个人几乎陷在椅子投下的狭窄阴影里。
一身青布衣裙洗得发旧,空荡荡地罩着单薄的身形。膝头,横着一支磨得温润的紫竹笛“望潮”。
她丝毫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周遭的喧嚣,汉子的无礼,都被那顶灰纱隔开,落入一片无形的寂静里。
她一手支颐,另一只苍白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桌面上画着圈,思绪已飘到前路琐事上:
到了前方镇子,总得寻个代步。马车是奢望,盘缠本就少得可怜;牛车也可将就,无非慢些……若实在不行,只能让灰影拉车了……这春末天气,人也恹恹的,午间定要寻处歇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