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重回冷宫 (第2/2页)
然而,翠竹却面带忧色地迎上来,低声道:“娘娘,方才您不在时,新的管事嬷嬷送来太后赏赐的一些补品,还说……太后娘娘让您有空时,抄几卷祈福的经文送去慈宁宫……”
宁婕微微一怔。
太后刚刚在朝堂上维护了她,转眼又让她抄写经文?
这究竟是进一步的示好,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审视和约束?
朝堂上的惊涛骇浪,在皇帝与太后联手定调后,终于逐渐平息。然而,余波仍需妥善处理,以安抚各方,尤其是那些被煽动起来的“民意”。
第二天,宫里发布了一道公开的圣旨。
皇帝在谕旨中,首先先严肃批评了一部分官员,不要听风就是雨,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差点就冤枉了好人,任何事情都要讲究证据,动不动就以死来威胁,这样会让忠臣心寒,有理有据,既敲打了南诏王阵营,也安抚了那些觉得言官过分的官员。
接着,圣旨说到了宁婕的事情。
旨意里肯定了司农寺在查验祥瑞作物上的进展,也提到了宁婕之前在粮仓案里“稍微有点功劳”。
但紧接着语气就严厉起来,指出她。
“到底还是个有罪在身的人,以前说话做事也有不对的地方,而且这次引起这么大的风波,虽然查下来没有真凭实据,但她也有责任”。
最终,皇帝裁定:“为平物议,亦为小惩大诫,着宁氏即日迁回冷宫,静思己过,无朕旨意,不得擅出。一应用度,依例供给。其功过是非,待司农寺祥瑞验证分明后,再行论处。”
这道圣旨,表面上看是把宁婕又关回了冷宫,好像一切回到了原点。
但实际上,这是皇帝在目前的形势下,能为她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是给外界和言官们的交代。
“无旨不得出”是明面上的惩罚,暗地里却是最有效的保护,将宁婕与外界纷扰隔绝开来,避免她再成为靶子。
“依例供给”则保证了她的基本生存,不至于被克扣折磨,而将最终处置与“祥瑞验证”挂钩,就等于留了一个口子,将来还有转机。
圣旨一下达,各方的反应都不一样。
南诏王和他那一派的人虽然不甘心,但皇帝已经批评了那些乱说话的官员,太后也表了态,他们再没完没了就显得胡搅蛮缠了,只好暂时忍住。
大部分官员觉得这个判决合情合理,既维护了朝廷的脸面,也没冤枉好人。
至于民间的那些流言蜚语,随着官方有了定论,时间一长,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宁婕跪在冷宫院子里,听着太监宣读旨意,心中一片平静。
这个结果,在她预料之中,甚至比她想象的还要好一些。
至少,命保住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也有了,皇帝和太后那边的关系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臣妾领旨,谢陛下隆恩。”她恭敬地叩首接旨。
送走传旨太监,宁婕站在熟悉的冷宫院落中,看着那片曾经带给她生机和麻烦的菜地,恍如隔世。
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她又回到了起点,但一切又都不同了。
翠竹红着眼圈,又是后怕又是庆幸:“娘娘,总算……总算过去了……”
宁婕拍了拍她的手,露出一丝疲惫却真实的笑容:“是啊,过去了。但也只是暂时过去了。”
她抬头望向四四方方的天空,目光变得坚定。
朝堂斗争暂告段落,但真正的隐患南诏王还未根除。
而她与皇帝之间那种微妙而牢固的合作关系,经过这次共度难关,已然确立。
未来的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挨打,全靠读档苟命的穿越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