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四伯 (第2/2页)
薛德民倒没有埋怨兄弟的意思,只是心中牵挂:“你爹已经没了,但愿他别再出事……”
可话又说回来了,若薛德禄不愿屈从燕王,很有可能已沦为阶下囚,甚至丢了性命;若薛德禄从了燕王,如今便成了朝廷罪人,日后燕王落败,他同样不会有好下场,又怎么可能不出事?
薛绿倒是不怎么担忧这位四伯。上辈子她离开春柳县之前,都没人提起她四伯在北平做官之事,大伯父也是顺利出走的。即使这辈子有人知情,想来也不会多事。
再者,四伯绝不是个会为了皇帝舍弃性命的忠臣,多半已经从了燕王,只是身为七品推官,位卑职小,无人关注罢了。
将来燕王打入京城,得登九五,这早早就附从了他的臣子,还怕得不了赏么?
只要四伯能熬过北平守城之战,过后便是锦绣前程了,哪里轮到旁人操心?
薛绿便对大伯父道:“四伯年初写信回来说他升官之事,听说的人不少,消息走漏也不出奇。但如今北平消息断绝,谁能断定四伯就一定附了逆,而不是依然忠于朝廷呢?
“除非有明证证明此事,否则朝廷一时半会儿还顾不上问罪咱们这些族人。就算朝廷真要问罪,也是先问罪那些高官显爵。四伯不过是区区七品的推官,又算得是什么牌面上的人?”
薛德民苦笑道:“若是平日里,自然无人在意你四伯一个小官。可如今你爹出事了,他的亲兄弟正在北平为官,说不定就成了你爹附逆的明证。此事怎能不妨?”
若朝廷正要追究起来,只怕他们长房也逃不过去。
薛绿皱起了眉头,想了想,从袖中摸出一个信封来:“大伯父,这里是我们四房的田契,一共二百亩。趁着咱们如今就在县衙,您想办法将它们改为族中祭田吧。
“就算朝廷真要问罪咱们家,好歹这些田地还能保住,不会被官府收没了去。”
薛德民吃了一惊:“十六娘,你胡说什么呢?你爹没了,当初托名的田地都要归还原主,剩下的地便是你日后立足的根本,怎能改为祭田?没了这些田地,你将来吃什么?!”
“族里又不会饿着我。”薛绿淡淡地说,“况且我除了这二百亩地,又不是没别的依仗了,家里还有些金银财物,杜夫人留给我爹的三百亩地也还在呢。
“我只是未雨绸缪罢了。倘若爹爹冤情得以昭雪,我自然安然无事,靠着三百亩地也足够吃喝了。
“可若是事情不谐,我沦为罪眷,那家中田地再多也保不住,只会便宜了旁人。这二百亩祖上传下来的地,还不如留给族里呢。
“哪怕长房也受了连累,宗族祭田总是能保住的。有这些田地在,咱们薛家人便不缺一口饭吃。我身为薛家女儿,也能从中受益。”
薛德民眉头紧皱,心中已经动摇了。侄女的建议无疑是稳妥的做法。说不定长房名下的田产,也需得用这样的法子去尽量保全。
可是……形势当真已经危急到这个地步了么?!
薛绿把信封往前一递:“大伯,当断则断。趁着咱们就在县衙,该办的事就早早办了吧,省得夜长梦多。
“若是咱们全族都安然无恙,您身为族长,过后再把田地重新划归我名下,难道还有人会阻拦不成?”
薛德民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接过了侄女手中的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