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戳心窝子 (第1/2页)
陶衡松了口气。
陶崇偃也松了口气。
崔述是刺史,由他出面拦截,比他们更加合适。
至于能不能拦截……陶崇偃沉下脸:“立刻派人去将三房的人请回来!”
吃里爬外的蠢货!
陶氏的名望没了,他们以为他们三房能捞到什么好!
陶衡朝李忠使了个眼色,李忠赶紧跑出去叫来两个家丁,让他们到江州府去请人。
有用到崔述的地方,陶崇偃也不好再说什么让杨玄略和萧直方出去的话。沉沉扫他们一眼,又看向陶令仪:“你入狱的事,是陶氏对不住你。杜氏和苏见薇既已归案,你也活着回来,那就可以适可而止了。”
说完这些,他又看向陶衡,看着他没有杂色的白发和凹陷的脸颊,心底的火又窜了上来。
如果不是他沉沦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又何至于让郑元方钻了三房的空子?
身为族长,肩负着多少人的生存?如此为了一己之悲,而弃所有人不顾,简直废物!
理是如此,斥责的话还是卡在喉咙,不忍再说出来。冷哼两声,以表达不满后,陶崇偃教训:“虽有崔大人帮忙,你也要提前做好应对之策,别等他人刁难的时候,你再来手忙脚乱!”
陶衡虚虚瞥两眼杨玄略和萧直方后,干巴巴地称是。
陶崇偃又冷哼一声,才转身走了。
他还得去收拾三房,没空在这里跟他们扯皮。
他一走,书房立刻安静下来。
杨玄略和萧直方被人当面喊着请出去,自觉尴尬,不好贸然开口。
陶衡被打断了情绪,也不知如何继续,且他心里莫名有些怵现在的瑗瑗,更不知如何开口。
还是陶令仪率先打破了沉默。没有铺垫,没有缓冲,就那么接着陶崇偃没来之前的话题,生硬地问道:“继续吧,我入狱后,郑大人又许了什么条件,才让父亲答应坐实我谋害阿瑶一事?”
陶衡好不容易才痛下的决心,早已经被陶崇偃的突然到来打散,如今面对同样的问题,他心里的天平又开始来回摇摆。
陶令仪并不给他逃避的机会,“引荐一个陶氏后生入武氏族学,父亲就可应下我和郑行之的亲事。那么坐实我的罪名,需要引荐几个,是两个,还是三个?”
陶衡难堪:“瑗瑗……”
陶令仪强势道:“回答我!”
陶衡闭一闭眼,天平到底还是倾向了她:“郑大人承诺,可以让郑行之再娶一名陶氏女,另外可再添两个入武氏族学的名额。”
一个入武氏族学的名额,就可以卖了小姑娘;三个入武氏族学的名额,就可以抛弃小姑娘,陶令仪讥讽地勾了勾嘴角。
陶衡误会她是在讥讽苏见薇竹篮打水一场空,不由解释:“苏见薇敢算计郑行之,郑大人岂能容她?更何况她姓苏,不姓陶。我陶氏不认她,她耍再多的心机与手段,也是白费!”
陶令仪才不在意郑元方能不能容苏见薇:“郑大人允诺这些,可有留下什么契据?”
“谢二小姐出事的消息传回来,我就知道,凶手必定另有其人。当时退居只有三个人,不是你,那就只能是另一个。”陶衡沉默少许,才缓缓开口,“郑大人找上门来,要陶氏坐实你的罪名,算是证实了我的猜测,也给我解惑了她陷害你的原因。”
顿一顿,又缓和了一下情绪后,继续:“苏见薇的手里,拿着她与郑行之计划谋害你的书信。这些书信,就相当于契据。”
“也正因为她手里有这些书信,我才暂时容忍着她们母女。原本我是打算,等你的案子判下来后,再寻由头除掉她们,给你报仇。”
说这些的时候,陶衡毫不掩饰他心里的憎恶与杀机。
对苏见薇竟妄想取陶令仪而代之,陶衡憎恶之余,更多的还是鄙夷。
对他而言,苏见薇不过是瑗瑗的一个玩伴。她若能一直哄着瑗瑗开心,他不介意保她一辈子荣华。
她若不识趣,妄图凌驾于瑗瑗之上,他也不介意让她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
他最恨的是郑行之。
若非要仰仗他父亲给陶氏抬轿,凭他的出身,给瑗瑗喂马都不配,他竟敢嫌弃瑗瑗,还和苏见薇合谋陷害瑗瑗!
简直是该死!
还有陶杜氏那个蠢货!
她真以为他不知道,她那个一无是处的前夫,就是被她灌了鬼督邮汤后,伪装的自缢身亡?
“等案子判下来后,为我报仇?”陶令仪知道他是在解释,他并没有弃她不顾,他只是暂时妥协,但她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感到讥讽,“我本来就没有罪,为我报的什么仇?真要报仇,那也应该是找坐实我有罪之人报仇才对,毕竟……”
“父亲都能凭着判断,知道凶手另有其人。如果没有这些想坐实我有罪之人的横加阻拦,以崔大人的本事,想必很快就能还我清白。”
陶衡心口一窒,脸上因失而复得和她还愿意叫他父亲而染上的光彩,更是瞬间被抽空。
他张着嘴,狠喘了几口气后,忽地一口血喷了出来。
接着,人便朝着地上滑去。
“老爷!”李忠眼疾手快地扶住他。
陶衡抑制不住的又喷了一口血后,人便晕了过去。
李忠又叫了两声‘老爷’,才在杨玄略的提醒下,着急忙慌地抱着他冲出去找大夫了。
杨玄略目送他走远,这才收回目光,与萧直方对望了一眼。
他可千万别出事,若出了事……
两人都不敢再想下去。
扫一眼地上的斑斑血迹,杨玄略思忖良久,决定先稳住陶令仪。万一出了什么事,有她这个陶氏的人周旋其中,总能多几分回旋的余地。
思及此,他放缓声音:“这原是陶氏的家务事,在下本不该多嘴,但既见证了陶小姐的死里逃生,又见证了陶府君的悲痛白头,免不了就想叨唠几句。陶府君是陶氏的族长,身上担负着近千人的生存,权衡利弊,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
“陶府君闻知陶小姐命丧火海,一夕白头;闻知陶小姐还活着,连马也来不及骑,便一路疾奔回来的这份拳拳爱女之心,也作不得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