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陶衡的选择 (第1/2页)
“瑗瑗,是父亲错了,父亲不该丢下你不管,父亲发誓,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父亲都不会再丢下你不管。”
进了书房,不等坐下,也不顾外人在场,陶衡便迫不及待地说道,“郑行之那等三心二意之人,不要也罢,以后父亲一定给你挑一个更好的!”
陶令仪没有接话。
陶衡肯当着外人的面,拉下脸面,与她道歉,纵然有对小姑娘的亏欠,但更多的还是为了拿回谈话的‘主动权’。
他知道她要谈什么,他也可以为了她这个女儿做出让步,但他又不愿意损害陶氏的利益。
既要,又要。
她理解,毕竟陶氏上上下下加起来,有近千人之众,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而损害大家的利益。
但不打算尊重,陶氏人再多,也越不过法,越不过人命。
“父亲可知道,我是如何死里逃生的?”陶令仪问。
他既有了退缩之意,那就不能再接着谈判。
必须要重新挑起他的愧疚,逼他做出单一的选择。
陶衡听出了她话中的逼迫之意,面上显出痛苦之色,半晌,才艰涩道:“瑗瑗如何逃出来的?”
陶令仪面无表情地将她在狱中如何绝望,如何想要以死自证清白,又如何写申状被拒,如何求助谢临舟,如何遭遇下毒,如何遭遇放火,如何逃出生天,如何求助崔夫人,如何让崔述瞒着她,如何同崔述商议捉拿背后主谋,又如何决定回陶氏搜查证据的事,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
她说得云淡风轻,陶衡却听得心脏绞痛,张着嘴死死地咬着拳头,才没有痛哭出声。
杨玄略和萧直方虽听崔述说过她的这些经历,但他说得极其简略。如今听她原原本本地道来,愕然的同时,也不免都红了眼。
陶令仪并不给他们情绪缓冲的时间,说完自己的经历,立刻就问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我现在就想知道,当初郑大人和郑夫人上门提亲时,父亲前几次都不答应,最后为什么又勉强答应了?”
不等他作答,陶令仪又继续:“我不懂什么朝堂,什么政治,父亲作为陶氏的族长,却不可能不懂。郑大人与来俊臣等酷吏关系匪浅,以陶氏的名望,与这等污吏结亲,简直有辱门楣。郑大人给了陶氏什么好处,才迫使父亲应下的这等亲事?”
“瑗瑗,你……”陶衡惊愕地看着她,简直不敢相信这些话,是从她的口里说出来的。
陶令仪看向他血迹斑斑的拳头,仅一眼,又赶紧避开:“连续经历了几场生死,人总是要长大的。”
陶衡悄悄藏起拳头:“瑗瑗,都是父亲的错,早知道郑行之是这等人,父亲当初无论如何……”
“我不需要道歉。”陶令仪强势地打断他的话,“父亲只要好好地回答我的问题就行了。”
“瑗瑗……”陶衡挣扎。
陶令仪静静地等着,并不催促。
可她越不催促,陶衡就越是挣扎。
陶氏上上下下有近千人,如果选择了她,那就等于得罪郑元方。诚如她所说,郑元方与来俊臣等酷吏关系匪浅。他虽没有领教过来俊臣等酷吏的手段,却没少耳闻。若郑元方要报复陶氏,那就等于无数条人命。
可若选择陶氏……
想法刚起,脑中便骤然浮出了得知她死讯时,那窒息般的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