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GPU集群启用 (第2/2页)
“准备记录所有异常节点。”他说,“尤其是马尔可夫链的状态切换逻辑。”
程序启动后,四块显卡同时进入高负荷状态。功率计显示总功耗突破700瓦,机柜内部空气迅速升温。红外测温枪扫过主板南桥位置,读数跳到68℃,接近安全上限。
“不行,这样撑不了多久。”张远脱下外套,从洗手间打来两盆冷水,把毛巾浸湿后搭在关键散热片上。水汽蒸腾起来,房间顿时弥漫着潮湿的热气。
“空调开了最大档,还是压不住。”他回头看向角落的温控仪,“现在室温36度,再往上就得停机。”
陈帆看了眼网络延迟指标。由于频繁的数据交换,集群节点间的通信延迟从稳定的0.3毫秒上升到1.2毫秒,部分结果包出现重传现象。
“改本地缓存优先。”他下令,“所有中间变量先写入固态硬盘,等测试结束再统一归档。”
李阳立刻修改配置文件,关闭跨节点同步功能,启用离线计算模式。网络负载应声下降,延迟回落至0.5毫秒以内。
机房温度仍在上升。
张远拆开机柜前盖,用硬纸板做成导风板,引导USB风扇集中吹向电源模块。水流顺着他的手臂滴到地面,在水泥地上积成一小片水洼。
“38度了。”他报出最新读数,“但设备还在正常范围。”
屏幕上,压力测试进度条稳步前行。60%、70%、80%,每一帧输出都经过校验,标记出潜在风险点。估值偏离模型识别出三个可能的爆雷标的,波动率扩张模块预测下周隐含波动率将突破35%,成长因子失效模型则指出当前财报季的盈利虚增比例高达64%。
最后一项推演完成时,已是深夜。
系统自动汇总报告,生成一份包含三百二十七条预警信号的结构化数据集。六大模型中有五个给出高度一致的判断:市场正处于系统性回调的临界点,最佳应对策略为阶段性做空+现金储备。
“全都对上了。”李阳看着置信度分布图,低声说。
陈帆调出算力使用统计:GPU集群连续运行七十一小时五十三分钟,平均利用率92.4%,最高瞬时负载达98.7%,未发生任何宕机或数据丢失。
“算力够了。”他说。
李阳拿起打印出来的性能报告,指尖划过那条醒目的加速曲线。他知道,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拥有了实时验证复杂策略的能力。不再是事后回溯,而是提前捕捉。
张远擦干手,关掉最后一台风扇。机柜表面仍烫手,但他把手掌贴上去,感受那股持续不断的热量。
“这比桑拿房还热。”他说。
陈帆站起身,走到主控台最左侧的物理开关前,将红色保护罩掀开,按下“永久接入”按钮。四块显卡的供电线路从此独立于原有系统,成为专用计算单元。
下一秒,主屏右下角弹出提示:GPU集群注册完成,编号G-01,状态——运行中。
李阳正要把报告归档到加密目录,忽然发现CUDA日志末尾有一行异常记录:某个路径采样器在第69小时出现了0.004秒的延迟偏移,虽未影响整体结果,但触发了内部校验机制。
他放大时间戳,核对系统时钟同步状态。
张远凑过来,盯着那一串数字看了两秒。
“要不要重新跑一遍?”他问。
李阳的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方。